歧視言論為何總是出現爭議?一切都與刻板印象有關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歧視言論為何總是出現爭議?一切都與刻板印象有關

圖為去(2021)年以線上方式進行的台灣同志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去(2021)年以線上方式進行的台灣同志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這是一篇流亡文章:本文於2020年12月發表於立場新聞哲學版,原標題為〈何謂歧視言論:刻板印象分析〉,時任主編為王偉雄。立場新聞於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政府以「串謀發佈煽動刊物」之罪名強迫停止運作。)

在台灣,「同性戀不正常」、「女人三十就該嫁了」、「原住民平均而言教育程度較低」、「我們可以再『進口』一些外勞」被視為典型的歧視言論,若明星或政治人物公開說出這些話,聲討和公關危機便會隨之而來。在過去的歧視爭議裡,有些不了了之,有些受指控的人出面道歉收場。但就算在道歉了事的例子裡,說話者也很少為歧視道歉,他們多半為「失言」或「讓人不舒服」道歉,並且拒絕承認自己歧視。下面這種「道歉格式」很常見:

我的措辭不當,冒犯到同志朋友們,我很抱歉。我沒有歧視同性戀,我本身也有很多同志朋友...

這種道歉有道理嗎?到底怎樣才算是發表歧視言論?仔細想想,會發現對於歧視言論常見的理解往往不太完善。它們要嘛有顯著反例,要嘛難以說明歧視言論為何有道德問題。

幾個常見但錯誤的說法

例如說,有些人認為,歧視言論就是那種講出來會「冒犯特定族群」的言論。以這種理解,上述道歉看起來還算合理:人為冒犯道歉,並且強調這種冒犯的效果並不在他的意圖之中。可惜的是,歧視言論跟會造成冒犯的言論應該是兩回事,因為兩個方向的反例都存在:「台灣是獨立國家」會冒犯大中國主義者,但你很難把這句話理解成是任何形式的歧視言論。「女人三十歲前結婚比較好」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被聽者理解成「善意提醒」因此不感到受冒犯,然而這樣一來我們就得說它「忽然變成不是歧視言論」了嗎?

此外,若一則言論之所以歧視,就只是因為它冒犯特定族群讓他們心理不爽,這似乎代表,歧視言論之所以壞,只是因為它白目、不禮貌、讓人不開心。但只是這樣而已嗎?有些人可能因此認為「冒犯特定族群」的分析並沒有真的點出歧視言論的問題所在。

又例如說,有些人認為,歧視言論就是那種「把人分等第高下」來貶低特定族群的言論,照這說法,若公開指某族群在某方面特別不堪,就是在公開歧視該族群。以此理解,說「同性戀不正常」、「女人過三十就貶值」,都是歧視言論,不管聽的人認為如何。這個判準至此可以避開上個判準「沒冒犯到人就不算歧視」的問題,但它自己也有其它問題。若我們把上述句子的主述詞互換,照「把人分等第」的判準,下面這些也會是歧視言論:「同性戀過三十就貶值」、「女人不正常」,但這樣的結果有點奇怪,我問過的多數人認為這些句子「看得出來在批評特定族群,但難以理解,可能需要脈絡才會知道在講什麼」,但並不明確認為它們是歧視言論,特別是跟主述詞互換前的句子相比的時候。

此外,若主張貶低特定族群就是歧視,那「納粹分子在道德上比較低下,因為他們認為猶太人不享有平等的人權」也會是歧視言論(當然,在此標準底下,句子裡描述的納粹也歧視猶太人,因為納粹把猶太人排除於人權保護之外)。這樣的判準,將使我們無法對任何族群進行評論而不犯下歧視的錯誤,顯然荒謬。

「冒犯特定族群」跟「貶低特定族群」不管是做為歧視言論的充分條件或是必要條件都不恰當,因為都有反例,而且把它們加起來也不會比較好。你可以想像,就算「納粹分子在道德上比較低下」冒犯了納粹,對我們來說這句話依然可能不是歧視言論,而是對於納粹價值觀的恰當評論。

進一步探尋歧視言論

歧視言論不容易定義,因為許多我們直覺上認為與歧視有關的條件,事實上都有反例,因此難以構成真正恰當的歧視言論定義,例如:

  • 歧視言論可能冒犯人,也可能不冒犯人。
  • 歧視言論可能貶低人,也可能不貶低人。(例如「女生該秀氣一點」)
  • 歧視言論可能出於故意,也可能是無意的。

因此有好一陣子,我對於歧視言論到底是什麼毫無頭緒,直到後來注意到類似這樣的例子:

A. 胖子都好吃懶做、同志都是HIV帶原者、女人愛歇斯底里、原住民教育程度不高
B. 胖子教育程度不高、同志都好吃懶做、女人都是HIV帶原者、原住民愛歇斯底里

(A)和(B)兩組語句涉及同樣四個族群和四個負面述詞,只是組合方式不同。在我過去幾年課程和演講的討論裡,雖然並非百分之百,但多數聽眾會認為(A)組語句比(B)組語句更像是歧視言論。

同樣的負面述詞,為什麼用在某個族群會比用在其他族群較明顯是歧視?為什麼說同志都是HIV帶原者,會比說同志都好吃懶做較明顯是歧視?如果這些直覺差異呈現了什麼重要洞見,這個洞見應該是:歧視不是詞彙本身具備的性質,而是詞彙和特定脈絡條件搭配之後,才會出現的性質。

歧視言論的「刻板印象分析」

什麼樣的脈絡條件會讓一則言論成為歧視?仔細觀察,會發現(A)組具備一個(B)組缺乏的特色:(A)組語句描述的族群特徵,不論真假,都剛好是台灣社會當中許多人持有的刻板印象:胖子都好吃懶做、同志跟HIV有關、女人愛歇斯底里、原住民教育程度不高。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剛好可以說明為什麼(A)組語句會產生(B)組語句缺乏的道德問題:若(A)組語句進一步在社會上散布,它們鞏固的刻板印象會讓相關的族群更難脫離困境。更重要的是,這些困境本身不正義:

  • 「胖子好吃懶做」這種想法缺乏根據,並可能出於對肥胖科學成因的不了解。
  • 「同志都是HIV帶原者」這種想法以偏概全,並且在相關使用脈絡污名化HIV病患、誇大HIV感染的可怕程度。
  • 「女人愛歇斯底里」這種想法將女性陷於知識的不正義。
  • 考慮到台灣殖民歷史,就算「原住民教育程度不高」一定程度符合事實,這也不是原住民的問題。

當然,鞏固刻板印象不一定有問題,因為刻板印象不一定有問題。照社會學用法,刻板印象是中性概念,指稱社會大眾對特定族群的特定看法,刻板印象本身不見得一定有褒貶,也不見得一定為真或為假,人類生活在巨大群體中,無法認識所有其它人,因此需要靠刻板印象來跟陌生人互動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負面刻板印象,也可能合理且有用途,例如前述「納粹道德低下」的例子,或者「面試時衣著過於邋遢的人比較散漫或不尊重工作」、「臉色蒼白嘴唇發青的人很可能健康有問題」。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們從有問題的刻板印象去理解歧視言論,照上述討論,我們可以建立另一個對於歧視言論的分析:

  • 歧視言論就是預設、沿用或鞏固了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的言論。

在這個「刻板印象分析」底下,言論S是歧視言論,若且唯若:

  1. S預設、沿用或鞏固了刻板印象T。
  2. T以偏概全、污名化,或有不正義的歷史成因,並且讓T覆蓋的族群陷入困境。

刻板印象分析用刻板印象來理解歧視言論,以下我將說明,這樣做能帶來很高的說明力,也能為歧視言論爭議指出解決方向。

「刻板印象分析」的說明力

刻板印象分析主張說,歧視言論就是預設、沿用或鞏固了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的言論,這種理解可以說明一些現象,例如:

人們對歧視言論的直覺

為何我們直覺認為(A)組比(B)組更像歧視言論?

A. 胖子都好吃懶做、同志都是HIV帶原者、女人愛歇斯底里、原住民教育程度不高
B. 胖子教育程度不高、同志都好吃懶做、女人都是HIV帶原者、原住民愛歇斯底里

照刻板印象分析,這是因為(A)組的語句都預設、沿用或鞏固了不正義的刻板印象。我們甚至可以用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思想實驗來進一步驗證,像是:

假若只有異性戀會罹患HIV,所以整個人類社會沒人認為同志會是HIV帶原者,在這種情況下,「同志都是HIV帶原者」依然會是一句歧視同志的話嗎?還是說它會變成一句純粹令人困惑的話,類似現實社會裡的「30歲男性是子宮頸癌高風險族群」?

歧視言論可能出於無意

歧視言論可能出於無意,甚至可能出於善意,像是(對女人說)「你也快三十歲了,應該把握機會嫁掉」,在這種情況下,人不會察覺自己有所歧視,若被指責歧視,很可能真心感到無辜。

刻板印象分析可以說明上述現象。歧視言論可能出於無意,因為人不見得會意識到自己持有哪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多半是自動化的捷思(heuristic),這是為什麼它能幫助人跟其他人互動。

在刻板印象分析底下,歧視可能出於無意,這個理論後果除了能說明相關現象,也有指引上的重要性,因為它能提醒我們:發表歧視言論的人不見得是有惡意的人,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處罰而是教育。我會在下一節進一步討論這一點。

歧視言論不見得冒犯人

就如同歧視言論可能出於無意,歧視言論也不見得會冒犯人。被建議「你也快三十歲了,應該把握機會嫁掉」的女人不見得會因此生氣,因為他自己可能也持有相關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並且不認為有問題。有了刻板印象分析,我們就可以恰當理解上述狀況,並且知道,就算當事人不在意,這也無法成為證據,去說明歧視沒發生。

歧視言論總是針對族群

一般人可能不會特別想到這件事,不過:我們有能力僅僅歧視特定的個人嗎?

確定的是,我們有能力用歧視言論攻擊特定的個人,例如罵林鄭月娥「人盡可夫」,罵連勝文「神豬」。然而,這些歧視性的辱罵並不僅僅針對個人,而是都會把整個族群拖下水。「人盡可夫」強調女性的性應為特定男性所有,若有歧視,是歧視整體女性族群;「神豬」藉體型罵人,若有歧視,是歧視整體肥胖族群。

可能是我自己想像力有限,不過我沒有辦法想像任何話語,能讓我們僅僅歧視特定個人,而不歧視他背後的整體族群。你罵一個女性「人盡可夫」,並不是歧視他而已,是歧視所有女性。你罵一個胖子「神豬」,並不是歧視他而已,是歧視所有胖子。(由此延伸,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應該避免使用歧視言論罵人)

如果這是歧視言論在概念上的特色,那對於歧視言論的理論應當要能夠說明它。而刻板印象分析可以提供很好的說明:歧視言論必定針對群體,無法僅針對特定個人,這是因為刻板印象必定涵蓋群體,無法僅涵蓋特定個人。如果你不合理地認為某人懶惰,而且這個判斷對你而言僅僅適用於他,那麼,比起「你對他有刻板印象」,我們似乎更應該說「你對他有偏見」。

歧視言論有(有限的)道德錯誤

歧視言論議題值得討論,因為多數人認為歧視言論是道德錯誤的言論,如果歧視言論沒什麼問題,那定義歧視言論的必要性便減去大半。然而,到底是基於什麼原因,讓歧視言論有道德錯誤?

我在文章開頭考慮過兩個判準:「歧視言論冒犯人」跟「歧視言論貶低人」,這兩個判準都難以充分說明歧視言論的道德錯誤在哪裏,因為若不搭配其他脈絡,光是冒犯人和貶低人,似乎最多只是個人行為上有點過失,並沒有「歧視」這麼嚴重。

刻板印象分析可以說明為什麼歧視言論嚴重到值得在意:因為每個歧視言論的現身,都顯示有某個不正義的刻板印象正在讓特定族群陷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意義上,歧視言論的重要性主要是來自刻板印象,而不是言論本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則歧視言論個案可能多少有散布、鞏固刻板印象的效果,但無法反過來替整個刻板印象負責。進一步說,若除去冒犯、尊嚴受創這類心理影響,歧視言論並無法直接對被歧視的族群造成傷害,而是必須藉由刻板印象的影響。

也就是說,據此分析,歧視言論重要,但歧視言論本身不一定嚴重。歧視言論本身只有有限的道德錯誤,但我們可以從一則歧視言論「挖掘」出的道德意義卻不止於此。

不正義的刻板印象值得注意

最後,我想指出刻板印象分析在道德實務上的另一重要性。根據刻板印象分析,歧視言論的道德錯誤,來自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理論上,當不正義的刻板印象越糟糕,相應的歧視言論就越糟糕。而實務上,不正義的刻板印象本身也確實值得注意。

不正義的刻板印象一方面促發不公平的差別對待,另一方面有時會具備自我實現的特性。照心理學家史提爾(Claude Steele)的研究,光是存在有「女性數理能力較差」的刻板印象,就足以讓女性在數理測驗上真的表現較差。給定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的這些特性,人類更需要主動偵測刻板印象背後是否有問題,否則便容易將事實當作合理,錯失矯正不正義的機會。而如同下文所述,注意歧視言論,就是一種偵測不正義刻板印象的方式。

歧視言論是症狀,不是疾病本身

考慮上述說法,我建議我們把歧視言論當成「症狀」,把相應的不正義刻板印象當成「疾病」。這樣的比喻著重於:

  1. 症狀的存在顯示了疾病的存在。
  2. 有些症狀(例如咳嗽)有加速疾病傳染的效果,如果情況允許,我們有理由設法打斷此效果。
  3. 然而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消滅疾病,而不是消滅症狀。
  4. 基於(3),有時候我們反而有理由不刻意壓抑症狀。

歧視言論和仇恨言論(hate speech)的討論往往涉及該否管制或懲罰言論的問題。自彌爾(John Mill)以降的悠久傳統,讓許多人專注於衡量怎樣的言論會產生「立即且直接的傷害」,例如引發暴力行為。刻板印象分析的問題關懷與此不同但相容,我想指出歧視言論另一可深挖的方向,並不在於立即的效果,而在於與其對應且早就存在的刻板印象。

假設一個抗議的場景,除了布條和油漆,還有木棍和汽油彈。這時有人揚起擴音器大聲列舉受抗議的人的「罪狀」,語氣激昂,群情激憤。考慮脈絡,此言論可能造成的最大傷害,就是現場的武器可能造成的最大傷害。如果我們認為此傷害值得阻止,那麼以後果論為考慮,阻止言論的產生就算並非唯一、也是可能的選項。

然而,言論可能產生的傷害,當然並不限於受言論唆使而行的暴力,考慮下面這個例子。

假設一個演說的場景,演講者不時說出對於女性的歧視言論。台下有人點頭稱是,也有人皺眉,或者試圖舉手反駁。這讓我們知道些什麼?若從刻板印象分析去思考,我們可以分別考慮下列議題。

關於演講者

演講者說出對女性的歧視言論,代表女性因為不正義的刻板印象陷入弱勢困境,而演講者的話語預設、沿用或鞏固了此刻板印象。這不見得代表演講者對女性有惡意,但至少代表演講者持有此刻板印象,並且不經意或不介意說出來。這些事情可能無法讓公權力有充足的理由強硬阻止他繼續發言,或者處罰他,畢竟我們不容易判斷說話者出於故意、應受處罰。然而,依照刻板印象嚴重的程度,以及演講者的工作性質和地位,我們可能會認為需要讓他接受性別教育。於此,刻板印象分析會強調教育先於言論管制。

關於刻板印象

當然,上述刻板印象並不只有演講者持有,在場許多人和社會上許多人也持有。因此這個演講歧視的事件,不但顯示需要在現場指出刻板印象不正義之處作為澄清,也顯示演講廳之外的社會整體需要接受相關的性別教育。就算對於普遍成年人的性別教育滯礙難行,至少我們可以檢查演講者的話語沿用了哪些不正義的刻板印象,並且檢查目前中學的性別教育有沒有處理它們。在這方面,刻板印象分析可以橋接哲學家對於物化(objectification)的討論。

關於現場異議者

若發現別人的言論預設、沿用或鞏固了不正義的刻板印象,你自然可能有動機想要指出來。然而,至少在中文世界,似乎還沒有相關的溝通常規來特別支持這種表達異見的行為。舉手指出別人的說法有歧視疑慮,常被認為是在找麻煩、挑釁、離題。但若我們同意不正義的刻板印象值得社會花費小小成本去對抗,就有理由調整溝通常規,讓這些「指出歧視」的意見能自然地出現在檯面上讓大家考慮。異議能否自然有效的出現,跟言論權力有關,在這方面,刻板印象分析的結果也能橋接哲學家對於認知的不正義(epistemic injustice)和反制言論(counter speech)的討論。

結論

前文試圖指出我們為何應該接受「刻板印象分析」,把歧視言論理解成預設、沿用或鞏固了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的言論。照我的說明,這樣的分析可以解釋許多關於歧視言論的常見現象,並且能對於「我們該如何應對歧視言論?」這個問題給出具體指引。

刻板印象分析強調歧視言論的癥結在於不正義的刻板印象,而非言論本身。這個聚焦在當代討論有重要性,它顯示了:如果言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許可,我們應該注意這類刻板印象的存在與影響,藉由教育和澄清的手段來對抗它們,而不是直接限制言論自由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