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2

的結果:共找到 3215筆 約 0秒

對疫苗提出疑問就是假訊息?指揮中心「澄清文」的反效果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Jun, 2021

筆者於今年5月發表〈「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一文,探討《社會秩序維護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紓困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

新冠疫苗爭奪戰(八):塞爾維亞牽手中俄,「疫苗大外宣」巴爾幹?

時事觀察.徐子軒:16 Jun, 2021

媒體報導,經過俄國的授權和測試後,塞爾維亞在六月正式成為Sputnik V疫苗的新產地,預計未來半年可製造400萬劑。此前,塞爾維亞已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手,由中國國藥協助在塞國建立疫苗工廠,若十月...

林伯謙/為了滾動式防疫,就該讓警察當「萬用工具人」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Jun, 2021

現今疫情嚴重,為了「方便」防疫,都會由警察取締那些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人;民眾如遇到違反防疫規定的狀況,通常也不會去聯絡傳染病防治法的主管機關,而會直覺想到警察;警察接獲通知也都會親力親為地服務人...

疫苗安全有效嗎?防疫關鍵期,政府如何因應「疫苗信任危機」?

時事觀察.陳文葳:15 Jun, 2021

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全台共同抵禦疫情之際,公共辯論也伴隨疫情升溫而趨於白熱。細究論戰內容不脫兩項:一是疫苗,二還是疫苗,主題從國產疫苗的研發與授權,到疫苗的進口數量時程與分...

藝人捐HFNC,但誰來操作?醫療人力不足的當務之急

公共政策.廖郁雯:15 Jun, 2021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爆發至今即將邁入第二個月,許多醫院陸續將非感染科病房改建為負壓隔離病房,指揮中心甚至祭出強力手段,將「收治確診病患數量」列為評鑑指標,各醫院若未達標就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而近日報載五月...

詹氏/從政治冷漠到狂熱:《捍衛民主》外的反送中大小事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11 Jun, 2021

「試問誰還未發聲?都捨我其誰衛我城,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誰要認命噤聲?試問誰能未覺醒?聽真那自由在奏鳴,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為何美夢仍是個夢,還想等恩賜泡影?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真與偽來做...

《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上) 從串流還魂再生,卻不夠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漢斯黃:10 Jun, 2021

2004年5月6日,家喻戶曉的情境喜劇《六人行》歷經十季、236集播出最終大結局,估算約有5,200萬名觀眾在電視前,守候羅斯與瑞秋會否完美復合,錢德、摩妮卡、喬伊與菲比將如何與觀眾告別。《六人行》...

以巴衝突的未解之結:以色列精準武器發威,卻陷入戰略困境?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0 Jun, 2021

當全世界都在為新冠肺炎疫情焦頭爛額之際,沉息一段時間的以巴衝突突然再起。今年5月以巴衝突的主因,是5月6日時,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抗議以色列最高法院決定驅逐六個巴勒斯坦家庭,這次抗議迅速升級為猶太...

台灣8月能解封?關鍵「400萬劑疫苗」將決定命運

公共政策.翁銘佑:09 Jun, 2021

(※ 本文發布後,6月9日指揮中心公布最新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順序,與本文最初引用之人口數字有所差異,然不影響筆者欲呼籲的主題。)疫情爆發至今邁入第四周,指揮中心宣布延長三級警戒至6月28日,大家都關心...

年輕世代沒做過的事,為何要悔罪?一段台灣與德國學生的對話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Jun, 2021

只有坦誠面對過去,才能勇敢走向未來。六四剛過,不少外媒在這一天做了回顧報導。雖然在中國和香港被迫「噤聲」,香港的一些悼念活動也被打壓,1但極權政府或可堵悠悠之口,卻無法抹去人民歷史記憶中的傷痛,以及...

文家倩/科技法庭的轉機:疫情下,法院「視訊開庭」的挑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Jun, 2021

(※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台灣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司法院亦宣布:除時效性、緊急性、必要性案件外,法院原則上暫緩開庭,或採取遠距視訊之方式開庭。由於...

「先醫療後司法」精神:施用毒品戒癮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公共政策.張淵森:04 Jun, 2021

緩起訴戒癮治療的前世檢察官對於初次施用毒品,或是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施用毒品的民眾,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0條第1項,向法...

吳冠緯/文化認同為何重要?台灣哲學家選讀——林茂生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3 Jun, 2021

一個人失去其文化是不幸的,因為這預示了性格崩塌跟個人生存根基之毀敗,尤其是在受到外來壓迫時。——林茂生(1887─1947)接受教育,成為有用的人。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什麼意義上?而語言作為社會發...

AZ罕見血栓發生,我可以混打疫苗嗎?「疫苗信心」為何將影響台灣解封?

公共政策.翁銘佑:02 Jun, 2021

新冠疫苗截至6月1日已有50萬餘人施打,台灣受限疫苗現貨,第一線醫護必須全數施打AZ疫苗後直接上戰場,AZ疫苗誘發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

在家上班兼顧防疫與工作?淺析「電傳勞動」的美麗與哀愁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Jun, 2021

意外的防疫破口,讓台灣近日從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的優等生,變成國際媒體眼中的大爆發災區。指揮中心面對嚴峻的疫情,不得不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各級學校停課或採取遠距教學外,不少企業也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或輪...

王臻明/疫情像一場演習:若戰爭開打,台灣的全民防衛完備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1 Jun, 2021

近日因為華航諾富特飯店的群聚感染事件,導致台灣的疫情加遽,已進入全國第三級警戒的狀態。股市因此出現大幅震盪,讓人心極為浮動,在擔心疫情進一步失控下,民眾大舉搶購民生物資。此時,部分縣市又逢乾旱,正在...

葉怡廷、廖郁雯/是醫生還是學生?醫學生到院見實習的焦慮與困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1 May, 2021

(※ 文:葉怡廷,住院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廖郁雯,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疫情三級警戒已超過兩週,一線醫護人員有著清楚的任務:忙於處置篩檢站蜂擁而至的人潮和專責病房的布置及照護作業;與...

王宏恩/防疫做得好就是民主國家?疫情將改變民眾對民主的認知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8 May, 2021

最近國內許多縣市長與政治人物喊出要向對岸進口疫苗、而對岸涉台單位也同步喊出要給台灣疫苗。現在因為疫情爆發,國內對疫苗的需求大增,無論之前民意如何,當下民意即是如此。政府目前使用法律程序完備與安全性作...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下):科技萬歲?紙本書的不死逆襲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

▍上篇: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回想2012年某日下午,我曾陪同幾位開書店的朋友一起來到永和的「小小書房」湊了場熱鬧,參加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主持國是論壇第二場「我街角的...

玉山軍艦的模範?新世代兩棲作戰艦艇: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8 May, 2021

由台船公司為海軍建造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2021年4月29日舉行下水典禮,正式命名為玉山號(1401)。該艦全長153公尺,舷寬23公尺,排水量10,000噸,可搭載通用登陸艇(LCU)、機械登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