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高虹安公費助理費反成自家小金庫?國會助理兼職爭議欠缺法源
編輯室.編輯室:08 Nov, 2022日前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被爆出疑似要求助理上繳部分薪水、利用男友李忠庭擔任「人頭助理」掛名領錢,詐領立委助理薪資的爭議事件。面對爭議高虹安雖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並出示三百多張資料證明李忠庭的工作...

空氣汙染,「中國製造」?世界工廠為全球付出的環境代價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Nov, 2022輪到你了,中國雖然我們的環境在名為政治的雲霄飛車上經歷了一些顛簸,但相較於以往,大眾對於環保議題的意識也從未像今天這般高漲。政府面臨巨大壓力,必須處理氣候變遷、可再生能源、廢塑料等議題——還有空氣品...

台東美麗灣「借屍還魂」?縣府作法恐陷廠商於違法爭議
公共政策.蔡中岳:07 Nov, 2022美麗灣渡假村案爭議再起,台東縣政府打算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下簡稱促參法)「文教設施」的形式,公開招標。遭反美麗灣運動大聲撻伐,批評此案是美麗灣借屍還魂。台東縣政府則以經過「TTPush縣...

蔡政忠(馬瓜)/音樂授權怎樣處理?解決創作與使用者困境的提案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Nov, 2022難以言喻的現實場景常年教授智慧財產權課程,每年我都會進行一個小調查:現在還會逛書店、唱片行與購買實體書籍(教科書除外)或專輯的同學有多少?如果用百分比來估算,比例大約是百分之五以內,也就是說每一百位...

西拉雅族的未竟之路:憲法判決後,待解決的原住民政策不正義
社會文化.謝若蘭:03 Nov, 2022有關西拉雅族原住民身分案,憲法法庭日前作成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其意旨有三:(一) 包含確認《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及第12項前段規定所保障的原住民族,應包括既存於台灣的所有台灣南島語...

故宮出包事件簿:毀損文物並非「國寶」?戳破馮明珠史無前例說
公共政策.蕭文杰:01 Nov, 2022台灣許多有歷史的建築、文物常常毀於都市更新,平時輿論不見得關心,不過以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物聞名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傳出三件文物毀損,卻引起了各界騷動。然而大多數媒體對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博物館...

羅世宏/電視快被NCC管垮了?改善徒勞的監理方式刻不容緩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8 Oct, 2022(※ 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已故資深記者宇業熒曾以《電影被我跑垮了》書名自我揶揄。電影當然不是被他跑垮的,而是藉此表達他對電影產業不振的憂心,以及他對台灣過往電影政策缺失的針砭。若借用他...

在台灣亂告人不會被罰?為何「誣告罪」形同虛設
公共政策.寇德曼:26 Oct, 2022年底九合一大選將近,各路政治人馬基於各種目的,陸續對其他陣營提出妨害名譽、違反選罷法、著作權法、個資法等刑事告訴,受指控者也不甘示弱,隨即也提起誣告罪的告訴來反擊。在第一線的司法實務工作者看來,此類...

邁入習近平的獨霸時代(下):面對出兵威脅,台灣應該如何應對?
編輯室.編輯室:25 Oct, 2022▍上篇:邁入習近平的獨霸時代(上):中國出兵攻打台灣已開始倒數計時?文/編輯人豪甫落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二十大),決議將「堅決反對和遏止台獨」寫入黨章,即便習近平在開幕時的工...

蘇詣倫/確診者不能參與大選投票?檢視中選會政策是否合乎比例原則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Oct, 2022隨著時間突飛猛進,已經到2022年的倒數,四年一度的地方大選(包含縣市首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及代表)即將登場,相信不少人都已經決定自己心儀的候選人,想給對方神聖的一票。中選會其實早在8月中就有說明...

邁入習近平的獨霸時代(上):中國出兵攻打台灣已開始倒數計時?
編輯室.編輯室:24 Oct, 2022文/編輯CY今(2022)年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二十大)閉幕,隔(23)日的二十大一中全會,習近平繼2018年3月修憲取消中國國家主席僅得連任一次的制度之後,他打破...
國慶日傳員警清槍走火,警械使用豈只是「大膽用槍」的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Oct, 20222019年7月「鐵路刺警」案案發後,行政院在網路民意一片沸騰的情況下,無視該案問題背後真正的結構性因素1,反而是在不明就裡的民粹聲浪中,急就章地將行政院版「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立法院內...

「你才不中立,你全家都不中立!」遭誤用的行政中立淪政治口水戰
公共政策.曾執轡:19 Oct, 2022今年選情之冷,讓論文抄襲意外成為選戰主旋律,不過如果有什麼比論文更好用來打擊對手的,就屬「行政不中立」了。例如今年2月,前台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在宴請工會時表明:「若珊珊當選,我就還在,看你們要不要我...

成為展演法律的舞台:《非常上訴》探討威權體制對人權的迫害
世界脈動.阿潑:18 Oct, 2022遙望香港,威權壓迫的既視感「我刑期快滿,當權者以為牢房可以摧毀我們的信念實在高估了高牆與鐵窗的威力。我們要上訴,」2020年4月23日,即將出獄的香港「佔中三子」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陳健民在「獄...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下):重見民族音樂研究的多元視角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Oct, 2022▍上篇: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關於「民歌採集運動」一詞,最初源自史惟亮《論民歌》一書,泛指1966年1月到1967年8月,先是由「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發...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Oct, 2022今日新興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爆炸,導致日常生活大量充斥著各種真假混淆的訊息,令人難以辨別。因此,如何普遍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聽人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必須知道,當把事件的某些細節和關...

謝達文/復興中華到團結堅韌:蔡英文國慶演說透露什麼新民族「故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22(※ 文:謝達文,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今年雙十國慶,總統蔡英文的演說,主軸強調台灣是個有「韌性」的國家,展現在防疫、經濟等各個面向。並且提到:「這是我們過去多年以來,從黑暗的坑洞中,掘光而行,終於...

藍貝芝/只有「向上」的路:《德州的梅麗莎》如何面對腐敗不公的司法
公共政策.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11 Oct, 2022(※ 文:藍貝芝,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劇場工作者)2007年,梅麗莎.盧西奧(Melissa Lucio)被控將自己的二歲女兒瑪萊亞(Mariah)虐待致死,她成為美國德克薩斯州首位被判死刑的...

吳子黔/澳門最後一面青天白日旗:國父紀念館與台澳關係的轉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Oct, 2022(※ 文:吳子黔,澳門學16號成員)9月13日,台灣媒體報導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澳門)只剩下三名官員,而三人簽證即將到期,假如簽證不獲延期,最晚10月30日後再不會有官員駐澳門。報導指出,澳門政府要...

《雞湯與意識形態》: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在日朝鮮人的世代創傷與和解
世界脈動.阿潑:06 Oct, 2022所謂意識形態都在合理化屠殺,現在的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歷史不光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我們需要正視歷史這個悲劇,保守與進步派都需要接受公正的評價,各位,濟州島的春天終於到來。2018年4月3日韓國總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