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的結果:共找到 2588筆 約 0秒
媒體「標題黨」誤國:詐騙集團失控命案是「台版柬埔寨」?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Nov, 2022日前有新聞報導詐騙集團利用高薪徵才為餌,使求職者交出帳戶,又為確保該人頭帳戶「可使用」,因此以約定或誘迫的方式讓該人頭帳戶申設者在旅館或公寓「集中管理」,該人頭中途想「下車」(擺脫詐騙集團的控制),...

賴宜欣/確診者投票與海外投票,為何台灣做不到?日本韓國怎麼做?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9 Nov, 2022中選會及疫情指揮中心在上月拍板,經確診而被隔離的人不能參與11月26日舉辦的九合一大選,進而無法投票,引發違憲之虞。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這是不得已的做法,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辦理,先前大...

空氣汙染,「中國製造」?世界工廠為全球付出的環境代價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Nov, 2022輪到你了,中國雖然我們的環境在名為政治的雲霄飛車上經歷了一些顛簸,但相較於以往,大眾對於環保議題的意識也從未像今天這般高漲。政府面臨巨大壓力,必須處理氣候變遷、可再生能源、廢塑料等議題——還有空氣品...

《她和她的她》:與性暴力創傷同活,看見受害者療癒的可能
社會文化.曾麗心:07 Nov,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她和她的她》一劇討論許多的性暴力事件下受害者的處境,無論是權勢性侵、關係霸凌、職場性騷擾、性私密影像散佈、家暴等,都是你我身邊每日真實發生的事件,既視感強烈的戲劇總是能...

電視辯論≠政見發表會:候選人螢光幕前唇槍舌戰的歷史
編輯室.編輯室:04 Nov, 2022文/編輯人豪台北市長選舉重頭戲「電視辯論會」明(5日)天即將登場。本次由TVBS及三立電視共同舉辦,不過在辯論會展開前,因電視台只邀請陳時中、蔣萬安及黃珊珊三位候選人出席,引起其他候選人的不滿。台灣...

蔡政忠(馬瓜)/音樂授權怎樣處理?解決創作與使用者困境的提案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Nov, 2022難以言喻的現實場景常年教授智慧財產權課程,每年我都會進行一個小調查:現在還會逛書店、唱片行與購買實體書籍(教科書除外)或專輯的同學有多少?如果用百分比來估算,比例大約是百分之五以內,也就是說每一百位...

羅世宏/電視快被NCC管垮了?改善徒勞的監理方式刻不容緩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8 Oct, 2022(※ 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已故資深記者宇業熒曾以《電影被我跑垮了》書名自我揶揄。電影當然不是被他跑垮的,而是藉此表達他對電影產業不振的憂心,以及他對台灣過往電影政策缺失的針砭。若借用他...

遭媒體混淆的安平古堡更名事件,兼談「熱蘭遮堡」的合併爭議
社會文化.顏瑞霆:27 Oct, 2022國慶連假後,台南市安平區的熱門觀光景點——安平古堡傳出將要改名成「熱蘭遮堡」,引起民眾熱議。文化部於10月11日於臉書發文澄清,並非將園區改名,而是將指定法定文資的古蹟合併,「正名」為熱蘭遮堡而已。...

在台灣亂告人不會被罰?為何「誣告罪」形同虛設
公共政策.寇德曼:26 Oct, 2022年底九合一大選將近,各路政治人馬基於各種目的,陸續對其他陣營提出妨害名譽、違反選罷法、著作權法、個資法等刑事告訴,受指控者也不甘示弱,隨即也提起誣告罪的告訴來反擊。在第一線的司法實務工作者看來,此類...

蘇詣倫/確診者不能參與大選投票?檢視中選會政策是否合乎比例原則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Oct, 2022隨著時間突飛猛進,已經到2022年的倒數,四年一度的地方大選(包含縣市首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及代表)即將登場,相信不少人都已經決定自己心儀的候選人,想給對方神聖的一票。中選會其實早在8月中就有說明...

徐佑德/吳宗憲「拿納稅人的錢拍戲」有理?從官方補助的《斯卡羅》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Oct, 2022吳宗憲才剛暗嗆電視劇《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拿納稅人的錢拍戲」,網路上各劇擁護者就立刻掀起議論。公視委製曹瑞原的《斯卡羅》就在金鐘獎最後開出的大獎最佳戲劇獎,以頗令人意外之姿拿下了大獎,擊敗了賽前入圍...

美中對峙格局下,台灣半導體與ICT產業的地緣政治與決斷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Oct, 2022台灣必須在美中G2格局下,檢討「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供應鏈的升級與轉型。一旦我們確認全球的產業往G2的架構發...

帶病生活(七):透過報導揭開醫療獨大、官僚鄉愿的遮羞布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0 Oct, 2022原編按: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NPO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相比於藥...
國慶日傳員警清槍走火,警械使用豈只是「大膽用槍」的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Oct, 20222019年7月「鐵路刺警」案案發後,行政院在網路民意一片沸騰的情況下,無視該案問題背後真正的結構性因素1,反而是在不明就裡的民粹聲浪中,急就章地將行政院版「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立法院內...

「你才不中立,你全家都不中立!」遭誤用的行政中立淪政治口水戰
公共政策.曾執轡:19 Oct, 2022今年選情之冷,讓論文抄襲意外成為選戰主旋律,不過如果有什麼比論文更好用來打擊對手的,就屬「行政不中立」了。例如今年2月,前台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在宴請工會時表明:「若珊珊當選,我就還在,看你們要不要我...
男大生被控偷耳機含冤而死?檢視低落的司法新聞品質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Oct, 2022日前媒體報導,台中市一名張姓男子,經南投地方法院認定,去年5月間在南投草屯的一家便利超商竊取一條手機耳機,判處竊盜罪,科處有期徒刑四個月,得易科罰金。張姓男子收到判決書後,對母親表示自己遭到冤枉,說...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下):重見民族音樂研究的多元視角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Oct, 2022▍上篇: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關於「民歌採集運動」一詞,最初源自史惟亮《論民歌》一書,泛指1966年1月到1967年8月,先是由「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發...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Oct, 2022今日新興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爆炸,導致日常生活大量充斥著各種真假混淆的訊息,令人難以辨別。因此,如何普遍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聽人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必須知道,當把事件的某些細節和關...

謝達文/復興中華到團結堅韌:蔡英文國慶演說透露什麼新民族「故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22(※ 文:謝達文,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今年雙十國慶,總統蔡英文的演說,主軸強調台灣是個有「韌性」的國家,展現在防疫、經濟等各個面向。並且提到:「這是我們過去多年以來,從黑暗的坑洞中,掘光而行,終於...

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上)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Oct, 2022「吉卜力高畑勲展」業已落幕,伴隨展覽,吉卜力的經典動畫作品也重新上映,再次牽動人們的集體記憶。展覽雖已結束,不過,卻仍留下一個值得從台灣文化史來思考的問題。高畑勲與宮﨑駿的動畫人生,從1960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