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r

的結果:共找到 195筆 約 0秒

《誰無罪》的啟示——找尋臺灣的「羅森堡計畫」

公共政策.高慧玲:27 May, 2020

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以下稱席拉赫)首部長篇小說《誰無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罪人的控訴》,2019年4月18日於德國...

詹氏/《RBG:不恐龍大法官》:「聲名狼藉」的性別平權先鋒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4 Apr, 2020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中年紀最長、也最家喻戶曉的大法官,受到年輕人歡迎的程度,讓鄉民鐵粉們對她暱稱「聲名狼藉R.B.G.」。RBG傳奇的一生讓外界討論話題不斷,然而她個人低調害羞,...

韓逸成/台灣職棒邁向國際的基本功,從正視「使用者經驗」做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Apr, 2020

將2020年稱之為「全球職業運動浩劫年」實在不為過。但有幸的是,台灣努力防疫的成果,讓中華職棒成為今年全球第一個開打的棒球聯盟。當全世界棒球迷都陷入「棒球戒斷症」而轉向台灣職棒時,Eleven Sp...

中共滲透角力戰之惡果?川普宣布美國停止資助WHO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Apr, 2020

美東時間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的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已經指示政府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WHO)。川普表示,WHO明顯包庇中國政府隱匿疫情、宣揚假消息,在中國當局限制追查病毒來源等問題保持沉默,...

藝匠之都史特拉斯堡(上):來上一堂古書裝幀魔法課

社會文化.李志銘:31 Mar, 2020

我腦海裡仍然保留著許多未曾見過也永不會看到的城市,它們的名字附帶一種形貌、或者想像的形貌的片斷或一瞥⋯⋯聳立在海灣之上的城也還在那兒,它的廣場藏著一口井,可是我再也喚不出它的名字,也想不起自己怎樣會...

機會與陷阱:智慧城市下的特區發展

公共政策.蔡宜臻:14 Feb, 2020

2008年科技巨擘IBM發布《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報告提出將資訊科技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中的概念後...

陳紫吟/厭女,只因女性「太像人類」?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2 Feb, 2020

前議員李婉鈺和高雄市長韓國瑜皆數次以「喜歡喝酒」登上新聞版面,但李婉鈺因此受到的批評比韓國瑜多,且內容不限於喝酒。醉酒風波後,與李婉鈺有關的新聞,就時常出現「可以朝AV界發展」等暗指「李婉鈺對性事態...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四):控制變因越多越好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Feb, 2020

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

楊理然/「香蕉黏牆」算什麼藝術?——關於概念藝術的哲學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31 Dec, 2019

前陣子紅極一時的「娛樂」新聞,是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名為《丑角》(Comedian)的「香蕉黏牆」三件裝置藝術品,以三、四百萬台幣不等的價格成交。其中一件的香蕉,...

香港獨立女導演唐書璇與《再見中國》(上):你看見自由了嗎?

社會文化.李志銘:02 Dec, 2019

在懷疑一切的現代人心目中,奔向天堂的逃避,從表面上看是很好的,但其實這與奔向其他的目標一樣,看似真實,其實非常不真實。對他們而言,「天堂」簡直就是錯覺和幻想的同義詞。——當代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

陳平浩/不合時宜的《狂飆一夢》,記錄民主運動裡的失敗者群像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9 Oct, 2019

廖建華的第二部紀錄片《狂飆一夢》以及圍繞著它、構造了它的田野踏查文字記錄,在此時此刻面世,其實相當不合時宜。不合時宜。紀錄片《狂飆一夢》以二位打從黨外時代就熱情投入反對運動的行動者作為記錄對象,一是...

美眾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凸顯港府魁儡本質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Oct, 2019

美東時間10月1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三項香港相關法案,因未被議員要求記名投票,率皆以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 美國眾議院以「全體議員一致」(unanimously),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R...

忍一下三年官、兩年滿?一個在績效與偵查魂間掙扎的警察故事

公共政策.吳忻穎:10 Oct, 2019

(本文改編自真實案例)日前,一位過去與我合作偵辦案件的基層員警W與我分享孩子的照片,突然有感而發地說:「看著孩子,我覺得我好像不該再被績效逼著追人犯。」那一刻他彷彿是洩了氣的皮球。兩年前,W曾承辦我...

中國入歐安全港?布拉格斷姊妹市北京,凸顯紅色滲透問題

時事觀察.吳介聲:08 Oct, 2019

日前由於中國北京市政府,不理會捷克首都布拉格要求刪除姊妹市協定中的「一中條款」,布拉格市政府遂於10月7日決定取消與北京的友好關係,相關提案近日排入市議會議程,預料該案將批准通過。 布拉格取消北京姊...

李柏翰/脫歐插曲:強森策動關閉英國國會,為何「於法不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Sep, 2019

除非重大如脫歐,否則英國最高法院通常是五或七人合議庭,這次破天荒出動了11名法官(共12席,但保持奇數以免做不成多數決)作出了歷史性的判決——日前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關閉國會五...

臺灣就是太自由?那些「反反送中」臺灣人背後的故國情懷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Aug, 2019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以要求撤回送中條例揭開序幕,如今除了撤回條例、釋放被捕示威者、調查警民衝突、收回暴動定義、盡快實行雙普選等五大訴求外,也陸續出現其他聲浪,包括查明元朗暴力事件始末、追究港警暴力...

小國的職業運動發展:紐西蘭可以給台灣籃球職業化的一課

社會文化.陳子軒:29 Jul, 2019

▍前情提要:巨嬰化的中華職籃,趁還沒開始就結束掉它吧中華職籃發展一波三折,在區域化的ABL與本土化的SBL/CBL之間,出現了充滿爭議的「農場說」。台灣籃球發展的金字塔,此時卻顯得搖搖欲墜。職棒終於...

智慧城市的進步糖衣底下,市民「被智慧」的隱憂

公共政策.蔡宜臻:12 Jul, 2019

智慧城市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幾年常常可在台灣媒體見到諸如無人載具、人臉/人型識別、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突破的報導,是我們「往智慧城市邁進的又一成功跨步」。智慧城市一詞在媒體的語境中,彷彿成為不...

蕭人瑄/非洲森林悲歌(下):黑猩猩棲地破壞、非法盜獵與野味交易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4 Jul, 2019

▍上篇:非洲森林悲歌(上):逐漸「島化」的野生黑猩猩群體以泰國家公園(Taï National Park)為例,40年前的國家公園邊界與外界相隔了100公里,研究人員必須開車在泥地上顛簸前進至園區邊...

張智皓/為什麼假設性問題值得回答?讀《另類時空圖書館》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3 Jul, 2019

《另類時空圖書館》一書在寫作上不是標準的學術寫作風格,但具有高度學術性,許多內容可以獨立寫成專業期刊論文。也因此,本書並不被設定為普及讀物。作者王一奇已盡量以輕鬆的筆法吸引讀者,章節安排環環相扣,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