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
的結果:共找到 852筆 約 0秒
社會企業不只是企業,也非神話——對《大誌》的倫理反思
時事觀察.周孟謙:21 Dec, 20182018年勞工影展有一部紀錄片,《貧窮股份有限公司》(Poverty, Inc.),透過訪談與田調,分析慈善與公益如何可能反造成更大的傷害。片中一部份在談「慈善輸出」在國際政治現實下的弔詭困境,一部...

擺脫逐底社會?渴望「閃婚」的30歲世代日本女性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Dec, 2018目前的30歲世代,有一種特質,那就是傾向保守。女性都想當家庭主婦是其中一種象徵,另外從求職活動也可以看出些許端倪。像還沒畢業就開始投履歷,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對於30歲世代以後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在學...

30年後的臺灣:面對2050年,我們準備好了嗎?
公共政策.甘獻基:04 Dec, 20182050年是民國139年,距今(2018年)還超過30年。那麼為何挑2050年來談?2050年又是什麼年呢?2050年是國民政府遷臺(民國38年,1949年)滿一百年。也就是說,所有隨國民政府來臺灣...

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平權公投後,重整腳步再出發
社會文化.喬瑟芬:27 Nov, 2018很多人覺得公投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但也有一些運動者心裡早有數,畢竟在平權公投提出前,社會經過盟盟們連番的抹黑與謊言訊息轟炸下,民調已經不樂觀。但不管是未卜先知還是事後諸葛,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7百...

王鼎棫/銀色民主的浪頭襲來:當「世代價值」成公投關鍵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Nov, 2018眾多公投開票後,見到不少網友表示,原來世代間對議題的認知差距已擴大如此。以平權公投為例,參考《端傳媒》的報導,40歲以上的公投權人有1270萬人,未滿40歲的有748萬人,再對比支持同志議題的年齡層...

民進黨為何大敗?柯綠戰爆、韓流引爆、選務爛爆
公共政策.徐嶔煌:25 Nov, 2018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落幕,最終以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在「韓流」加持下大勝落幕,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經歷與民進黨分手之後,在藍綠夾擊下,以無黨籍的身份連任台北市長成功,相反地,國民黨的丁守中,得票竟然跌破上...

不再「熱血」助人的年輕人,你們怎麼了?
公共政策.蔣維倫:23 Nov, 2018一直以來,台灣的高捐血率為各國所羨慕,高收入國家的捐血率約3.2%,而台灣的捐血率高達7.4%1。但這漂亮的數字卻無法掩飾襲來的隱憂:台灣的捐血率,正逐年下滑(見表1)。不到十年的時間,20歲以下的...

備戰2020:台日兩國的東京奧運棒球國策
社會文化.鄭仲嵐:12 Nov, 201811月7日,日本九州福岡縣的巨蛋球場,湧進了28,143名球迷觀看中職聯隊與日本武士國家隊的交流賽,兩隊也打出了一場令人激賞的賽事。前8局,中職聯隊在統一獅投手江辰晏的先發帶領下,僅讓日本隊敲出1隻...

客訴三萬次的奧客,與醫院裡的怪獸病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7 Nov, 2018本章要討論的是,那些希望他人能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存在,且這樣的慾望強烈到失控的自戀怪獸。對企業、店家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奧客;雖然沒有攻擊行為,但長期跟隨他人的跟蹤狂,都是典型的例子。這類型的自戀怪獸比較...

佐渡守/用台灣的文學態度走向國際——專訪台文館館長蘇碩斌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Dec, 2018國立台灣文學館日前舉行館長交接,由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接任館長。Openbook特別專訪新任館長,暢談關於台灣文學的界定、文學的未來圖像,以及台文館政策和執行面的諸多擘畫。台文館的15年與102年身...

同志團體不懂政治?婚姻平權爭議曝露的舊政治遺緒(下)
社會文化.喬瑟芬:02 Nov, 2018▍上篇:同志團體不懂政治?平權爭議曝露的舊政治遺緒同志團體與民進黨的衝突,並非只因平權議題 台灣同志運動是很特別的,因為它「管很大」。在多數國家,性別團體會專注於自身的業務倡議與遊說,但台灣的性別運...

同志團體不懂政治?婚姻平權爭議曝露的舊政治遺緒(上)
社會文化.喬瑟芬:01 Nov, 2018這兩年來,有很多人指責同運團體推動婚姻平權的策略,是不懂政治、不聰明、得罪盟友,這些責難中,不外乎下面幾種論調: 不應施壓民進黨,不應該跟民進黨鬧,更不該去跟部份國民黨人合作,他們不可能幫你達成目標...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武俠巨擘金庸的自我建構與解構(上)
社會文化.陳茻:31 Oct, 201810月30日傍晚,一代武俠小說巨擘金庸辭世消息傳出,周遭的友人紛紛回憶起那些讀金庸的日子,無論如何,這位小說家的離世,確實象徵了一個時代的逝去。有好多人開始嚷著要回去重看這些經典小說,雖然這些話也不...

如果我們能談論P.K.14,以及那些音樂政治寓言
社會文化.簡妙如:22 Oct, 2018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會從萬能青年旅店、宋冬野開始認識中國現今的民謠搖滾、新民謠。也許多一點,再聽了李志、五條人,而感到驚艷。如果你想聆聽更接近獨立搖滾的創作,那麼可以聽聽Carsick Cars、...

從在地到國際:搭建NGO參與平台,讓台北邁向世界公民城市
社會文化.林吉洋:18 Oct, 2018兩個禮拜前,在北京認識的一位環保組織的朋友,以觀光名義來台灣參加研討會。我約他在台北石牌一家快炒店接風。酒酣耳熱之際,噠啦噠啦的垃圾車聲音傳來,民眾三三兩兩從家門口跑出來倒垃圾。這位老兄三步作兩步湊...

從《世上最美麗的離別》與《最後的禮物》看見韓國不同形式的「家」
世界脈動.何撒娜:11 Oct, 2018韓國電影與電視連續劇裡,「家」一向是重要的主題,「母親」也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很少有電影像《最後的禮物》(下稱《最》)與《世上最美麗的離別》(下稱《世》)這二部電影一樣,呈現身處在不同的家庭...

負面競選的「最佳成果」:讓選戰回歸藍綠對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Sep, 2018◎文:陳方隅市民期待的是一場政策討論的良性選舉,大家聚焦市政議題理性論辯,來爭取選民認同。希望從此刻起不要再有抹黑、不要再惡意攻擊、不要再人格抹殺。——這段話是2014年6月時,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

群的征服:戰爭,是舊石器祖先留給我們的劣根性?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Oct, 2018考古已經發現大規模地屠殺人類司空見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工具中就有設計用來作戰的器具。1991年在阿爾卑斯山上發現、凍在寒冰中的「冰人」(The Iceman),已經證實有5千年的歷史,他是死於插在胸...

面對死亡,學習告別——評電影《生生》
社會文化.鄭秉泓:10 Sep, 2018《生生》就是今年的《順雲》。我的意思是,在今年八月的最後一天悄悄上映的台灣電影《生生》(安邦導演),和去年十一月默默上片又下片的台灣電影《順雲》(王明台導演)一樣,因為都以主角為片名,容易造成觀眾困...

裸身與解放——林絲緞與60年代台灣的女體影像
社會文化.李志銘:07 Sep, 2018長久以來,關於「裸露」(Naked)與「裸體」(Nude)、「藝術」(Art)與「情色」(Erotic)之間的論辯,一直都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早自歐洲十六世紀文藝復興以降,從古典時期、啟蒙運動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