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當傻統遇上傻獨

公共政策.范疇:11 Oct, 2017

當遇上「統獨」這個議題時,台灣基本上只有三種人:傻統,傻獨,和統獨油子。如果不明白「統獨油子」的意思,那就可以翻譯為「統棍和獨棍」;如果連什麼是「棍」都不十分明白,那麼再說明白點說,「棍」就是「惡棍...

如果不想投降,那就恢復徵兵制

社會文化.黃益中:06 Oct, 2017

國防是關乎人民性命安危的政策,絕對不能隱瞞事實。根據美國智庫「二○四九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在所著《中國侵略威脅》引用中國資料揭露,中國已擬訂一份2020年攻台的秘密計畫,打算對台發動大規模的飛彈攻擊...

台灣的選擇:地緣悲情之子,還是領先東亞轉大人

公共政策.范疇:03 Oct, 2017

寫作六年,這可能是其中最嚴肅的一個議題,但容我輕鬆開場,先「做出一個吸引眼球的動作」(XD),從三個歷史穿越劇的場景開始。穿越歷史看台灣第一個歷史穿越場景。近兩年網上出現一個笑問,而那肯定出自台灣年...

楊玉君/中秋、大樹、土地公:認識臺灣土地的八月半祭儀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28 Sep, 2017

以台灣中南部的時序而言,八月中秋在節氣秋分(9月23日)前後,二期稻作已進入成熟期。在這期間,台灣中南部的農田會長出一種特別的「作物」,通常是禾本類植物的蒿桿,在末端剖開一道縫,夾著一疊金紙,一束香...

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談《中國有嘻哈》席捲兩岸的現象

公共政策.商台玉:28 Sep, 2017

做過科學實驗的人都知道,為了證明某個假設的存在,實驗會設計在特定的條件下,反複證明該假設可重複發生,從而形成科學的「理論」。台灣的娛樂產業,特別是官方的態度,也給我這種感覺:假設沒有中國市場的存在,...

網路跑新聞:跟著黃子佼從台北到北京

公共政策.商台玉:30 Sep, 2017

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跑新聞,大概是這幾年台灣甚至全世界新聞圈的常態,從名人的臉書、微博等社群帳號裡挖掘新聞也早已不是新鮮事,尤其是娛樂新聞,東抄抄、西寫寫、重編編,出稿快比內容正不正確更重要,晚了搶點閱...

黃頌竹/支持文言文必修:美好人生的選擇與認同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6 Sep, 2017

近日關於國文課綱中的文白比例又帶來一波爭議,在這波爭議中,支持文言文比例降低,甚至主張文言文應該從必修科目中退場的一方,似乎站定了一個自由多元開放的位置。例如賴天恆的〈高中國文課綱「微調」:文言文論...

美國撤退,日本崛起?淺論美軍可能的亞太戰略調整

世界脈動.王俊評:25 Sep, 2017

甫於去年7月卸任的前日本自衛隊陸上幕僚長(相當於陸軍參謀長)岩田清文,15日在美國華盛頓表示,有鑑於中國將宣稱具有反艦能力的「東風-21D」(DF-21D)中程彈道飛彈作為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

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公共政策.黃偉翔:22 Sep, 2017

近日我與《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製作人有場對談,談論青年世代的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讓我感嘆,強調就業力的技職教育畢業生,居然也是「厭世代」的一部分,甚至更慘。「厭世代」是指大約20-35歲...

台灣距離海洋國家有多遠?——從漁民節前夕的一通電話談起

公共政策.林于凱:21 Sep, 2017

漁民節即將到來,今年,除了表揚模範漁民、優秀漁民,更應該慶祝一通姍姍來遲的電話。賴清德院長上任後,除了新政被認為接地氣,還在高鐵上接受民眾對海洋保育的陳情。可列為台灣稀有種的公務員蕭再泉,也因此接到...

林立青/被集團操控的愛心販賣?——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Sep, 2017

我們很辛苦,但至少我們絕對不要在地上爬。巨輪服務協會(巨輪合作社)理事長陳安宗說道。1 這裡離板橋市中心有一小段距離,偌大的空間隔成倉庫,也隔成辦公室和一間一間的房間,招牌的旁邊有四輪機車和枴杖,入...

陳昱齊/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敵人:記白色恐怖受難者蘇友鵬醫師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9 Sep, 2017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蘇友鵬醫師過世了,高齡91歲(1926.1.12-2017.9.16)。歷經日本殖民統治、戰後國民黨威權戒嚴統治、臺灣民主化三次政黨輪替,他的一生宛如臺灣近百年政治社會發展的縮影。...

王鼎棫/回首侵蝕憲法的戒嚴冰河,以及那些民主破冰者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Sep, 2017

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臺熱映,故事背景是甫擴大戒嚴後的光州事變,給人無限反省。而也曾歷經戒嚴時期的我們,在影院感動流淚,羨慕別人能有這樣的作品問世之際,也是時候回首過往,鳥瞰那些「戒嚴冰河」對...

「去中國化」背後的政治中立理由

時事觀察.朱家安:18 Sep, 2017

有些人主張說,文言文有助於我們做一個「自豪的中國人」,而減少高中文言文比例則是「去中國化」。另外一些人則主張,就是因為如此,才應該讓文言文在高中退場: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有些人認為,「中國化」...

如何打造台灣新世代工會的成長空間?

公共政策.張烽益:14 Sep, 2017

台灣的工會組織,誕生於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政治經濟脈絡下,因國民黨作為外來政權,缺乏穩固社會基礎,必須透過威權統治此高度控制工會的方式,方能進行社會動員,以維護其統治的正當性。而此,也鑄成台灣工會長...

現代版「三矢之教」?德國外長的「一歐政策」

世界脈動.王俊評:12 Sep, 2017

德國副總理兼外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日前宣稱,歐洲國家應該要有統一的中國政策,以免遭中國分化、各個擊破。他並呼籲中國,好比歐洲國家都有「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

賴清德的神花與火雲,只是少見多怪的穿鑿附會而已

公共政策.陳民峰:08 Sep, 2017

有賴神之稱的前台南市長賴清德近期受蔡英文總統延攬入閣,未料,此舉一出,天地異象莫不盡出,新聞報導除了火龍雲纏繞宮廟上空,還有神花千年一現。如此現象,究竟是賴神威名撼動天地,還是是民眾與媒體的造神之舉...

回應「批判文言文運動」(下):教學不止目標導向,經典教育仍有必要

社會文化.厭世哲學家:08 Sep, 2017

在批判文言文的聲浪中,朱家安與朱宥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前文先指出他們論述的策略,就是將以「經典」為導向的國文教材,扭轉為以「範本」為導向,這會導致國文教材失去核心的人文精神。本篇將繼續討論,經典...

回應「批判文言文運動」(上):國文課的文學價值與人文素養

社會文化.厭世哲學家:08 Sep, 2017

最近,社會上與網路上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台灣島民長久以來對「國文課」的不滿,一次爆發開來,矛頭首先指向「文言文」,我稱之為「批判文言文運動」。知名網紅朱家安為此運動開了第一槍。朱家安認為,國文課一直...

【圖輯】雞籠中元祭:有了賽陣頭,不用打破頭

編輯室.編輯室:07 Sep, 2017

(圖、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農曆7月,是臺灣人的鬼月,是臺灣民間文化的一大盛事,各地皆有著各具特色的普度文化。以每年農曆7月14日於基隆舉辦的雞籠中元祭為例,2008年1月,由當時的文建會(文化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