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三矢之教」?德國外長的「一歐政策」
德國副總理兼外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日前宣稱,歐洲國家應該要有統一的中國政策,以免遭中國分化、各個擊破。他並呼籲中國,好比歐洲國家都有「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y),中國也應該尊重歐洲,制訂自己的「一歐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對嘉布瑞爾的說法感到「吃驚」,希望有關人士能澄清何謂「一個歐洲」,以及這種說法在歐盟成員國內部是否有共識。
似乎意識到這種說法可能是在譏諷中國自己的「一中原則」,華春瑩跟著強調,歐盟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區域組織,而非主權國家。華春瑩也暗批嘉布瑞爾所謂「中國試圖分化歐洲」的言論,說她個人相信,這並不代表歐洲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嘉布瑞爾在歐盟內部提出「一個歐洲」發言,宛如現代版的「三矢之教」——傳說日本戰國時代首屈一指的「謀將」毛利元就,將三個兒子叫到跟前,一人給一枝箭,要其折斷,最後再以一枝箭可以輕易折斷,三枝箭不容易被折斷的教訓,要兒子們團結一心,輔佐毛利本家興旺。
不過歐盟很可惜不是東亞國家,或許沒有相關的文化背景。其實嘉布瑞爾與華春瑩,都是站在維護本國利益的立場。但中文與英文、德文媒體如何描述「一個歐洲」的概念,明顯凸顯各自對這個議題的認知立場與取向,有著非常巨大的差異。
「一個歐洲」:原則或政策
嘉布瑞爾很可惜沒有在他的聲明中,對「一個歐洲」提出更多具體的說明。有趣的是,絕大多數中文媒體(含臺灣媒體與外資媒體的中文版在內)在報導這則新聞時,使用的描述是「一歐原則」,但英文及德文媒體則使用「一歐政策」(One-Europe Policy/Ein-Europa Politik),兩者顯出巨大的差異。
國家在國際政治上對特定議題若有既定的指導原則,必然會制訂出符合這項原則的相關政策。但其他國家則不必然在相關議題上,全盤接受特定國家的政治指導原則,否則幾乎等於在這項議題上成了對方的屬國。
「一個中國」就是這樣的一種現象:北京與台北的中國政府,各自堅持自身的「一中原則」,但其他國家對兩岸的政策容或保留了一中原則的大方向(政府承認的對象),細節上卻未必完全接受,反而還時常看到衝突與爭執,例如對臺軍售、航權談判、駐外館處名稱、在任官員訪問等等。這也暗示,即使國家對於某些議題會形成連貫政策,但未必表示即存在某種最高政治指導原則。
嘉布瑞爾既然拿歐洲國家的「一中政策」來做比對,並且呼籲歐洲各國統一對華政策,那麼對中國提出「一個歐洲」的要求,就不會是「一中原則」之類的政治指導原則,因為正如華春瑩所言,無論歐盟或歐洲,都不是「主權國家」,實不存在對歐洲或歐盟的外交承認問題。
嘉布瑞爾的弦外之音
5月28日,無法就國防預算與川普達成共識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說出一句震驚世人的重話:歐盟不能再完全仰賴美英,必須靠自己掌握未來的命運。
緊接著,梅克爾與訪問德國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現出非常熱切的態度,大有德國即將「棄美投中」的態勢。在7月6日的「20國集團」(G20)漢堡峰會,中德之間的更把雙邊關係,進一步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部分人士認為中國藉著美德齟齬,找到乘虛而入的機會。
與中國加深關係,並不代表德國及歐盟忽略關於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鋼鐵傾銷、審查中資併購德國或與歐洲企業間的貿易摩擦等。但嘉布瑞爾的團結論導火索,主要可能來自希臘在6月中,以「對中國的非建設性批評」,和中國人權問題不應在聯合國討論等兩項理由,否決歐盟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批評聲明。
英國的退出,以及其他成員國右翼脫歐勢力的崛起,已經導致歐盟神經緊繃。如果歐盟要存續,剩餘27個會員國的團結不可或缺。而這種團結不單只是經濟上的合作,還包括政治與安全等更加敏感的領域,也是梅克爾在5月28日發言的深意。而中國卻成為這種團結的新破壞者。
中國曾視歐盟為推動國際關係多極化,與建立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夥伴。雙方在2013年的《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EU-China 2020 Strategic Agenda for Cooperation)重申了多極化的發展。歐盟在2016年6月22日(英國脫歐公投前夕)通過的《歐盟對中戰略新要素》(JOINT COMMUNICAT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Elements for a new EU strategy on China),也在序言開宗明義指出,利用中國加強歐盟全球行為者的角色。
但是如果歐盟的政治行動可以因為中國對其成員國(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中受到重創的南歐成員國)的經濟影響力而被迫停止,無論歐盟想要當全球行為者,甚至成為國際關係所謂的「極」,都是緣木求魚。沒有臺灣的中國,依然是強國;沒有統一性的歐盟,什麼雄心壯志都是夢。
所以嘉布瑞爾是要求中國必須在政策上,將歐盟視為整體。不能像美國過去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 Jr.)政府時期,稱呼反對美國進行伊拉克戰爭的德、法、荷等歐洲整合核心班底為「舊歐洲」,支持的中東歐國家則是「新歐洲」。
中國的警惕
以華春瑩的職業外交官身份、經歷與訓練,很難想像她在讀過相關報導後,會不知道嘉布瑞爾所言,究竟指「原則」還是「政策」。我們反而能從華春瑩的回應看到,中國清楚明瞭嘉布瑞爾的弦外之音。
不過,中國認識到德國本身缺乏實力在歐洲推行與貫徹其意志;歐盟當前也面臨嚴重的經濟、社會困境。因此華春瑩對嘉布瑞爾的呼籲不但以外交辭令搪塞,甚至提出「不知歐方有關人士能不能列舉出有哪些國家比中國更加持續、堅定、無條件、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都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嘲諷。
華春瑩甚至進一步頤指氣使表示,在當前歐盟內部面臨各種問題的情況下,中國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堅定支援更顯得難能可貴,歐方對此應感到珍惜。希望有關人士以客觀、開放而非零和的心態看待中歐關係,不要再發表此類無助於互信與合作的不負責任言論。
這番回應在在顯示中國外交部相當警惕嘉布瑞爾這番發言背後的意圖,以及對德國的警告:切莫傷害中國在歐洲的戰略利益與地緣政治利益。
被消費的臺灣
嘉布瑞爾作為德國外長,其「一個歐洲」的發言並沒有在歐盟引起什麼具體迴響,倒是在臺灣產生一陣新聞熱潮,某些媒體甚至認為德國是在替臺灣發聲。但是當然,這完全不是嘉布瑞爾的意思。
無論嘉布瑞爾的發言最終會不會讓歐盟鑄造出更具統一性的對華戰略,是否會迫使中國更加嚴肅對待歐洲,都不會改變臺灣既有的處境。本文前已說過,雖然各國大多有自己的「一中政策」,且在細節上不會全盤接受中國的要求,但大方向(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不會變化的,否則就不是「一中政策」,隨時可以變成「兩中政策」,甚至「一中一台政策」。
畢竟這個大方向的最大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在臺灣海峽兩岸均為正式官方立場,不會有其他外國政府在中國代表權爭議已經塵埃落定四十幾年之後,還自己推動1960年代早已被拒絕的「兩個中國方案」,乃至更具革命性的「一中一台」方案。歷史已經證明,這種事情當然得由當事人自己推動,其他國家的推動只是自討沒趣。
所以德國外長的一個歐洲言論,其實跟臺灣沒什麼關連。更何況當年的西德,從一開始就沒有與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反而在1972年情勢大致底定後,直接與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迄今。這足已表明德國政府對兩岸關係的一貫立場。
當然,更不會有利用「一個歐洲」,去諷刺「一個中國」的用意。嘉布瑞爾是很嚴肅地看待德國與歐洲,未來面對中國的團結問題。若無團結,即無歐盟,這是歐盟生死的問題,不是輕鬆言笑。臺灣若要從嘉布瑞爾的發言得到什麼啟示,應該也是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大國,只要與自己的存亡有關,就必須嚴肅面對。
而唯一能倚靠的後盾,只有實力派的強硬態度。任何想要靠攏其立場,或者想要以軟化自身立場的態度來換取對方的善意,甚至卑躬屈膝的態度,都不會對自己的安全及未來有什麼幫助,尤其是面對一個唯物主義至上,同時又擅長分化對手心理的國家。
就像德國歷史上另一位著名人物,布蘭登堡選侯(Elector of Brandenburg)菲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總結自己戎馬倥傯,畢生以小抗大經驗的遺訓:「有盟國當然很好,但是自己的實力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