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折的美中關係:通往華盛頓最快的道路是台北? | 王俊評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轉折的美中關係:通往華盛頓最快的道路是台北?

美國總統川普於日前演說表示,與中國關係良好,但是應該能確定美中關係已不如川習會後樂觀。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日前演說表示,與中國關係良好,但是應該能確定美中關係已不如川習會後樂觀。 圖/美聯社

美中兩國於6月21日在華府舉行首屆外交暨安全對話,但結束後並未發佈任何官方聲明,亦無聯合記者會。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對話舉行前夕的6月20日,立場強硬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題為〈中美對話不是美方說中方聽的地方〉的社評,與四月初的川習會之後,美中兩國領導人一派和諧的氣氛完全不同。

無獨有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當地時間20日中午,於個人推特上發表一則貼文,指他個人感謝中國國家主席與中國政府對北韓核武議題的幫助,儘管並無成效,但至少他知道中國嘗試過。

這則推文是否代表美國對東亞政策的轉變尚不得而知,雖然川普事後又在演說中表示,與中國關係良好,但是應該能確定美中關係已不如川習會後樂觀,而這主要是雙方在整個亞太的戰略競爭的緣故,巴拿馬撤銷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或許也與此密切相關。

十九大前北京對美中台關係的兩面操作

今年以來,不少觀察家(包括筆者在內)常會提出一項「因為十九大將於秋季舉行,因此習近平頗不願對外關係節外生枝」的說法。是項說法在巴拿馬撤銷對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之後遭到批評,認為因此被「矇騙」,而忽略中方在兩岸關係的攻勢,導致在巴拿馬的外交戰中落敗。

習近平確實不想在十九大前於對外關係節外生枝,特別是在最為重視的對美關係,這可從川習會上極力安撫川普看出。而北京與平壤在4月中旬之後,的確也出現官方媒體隔空撕破臉互相「叫罵」的罕見情況。此外,習近平等中國高層也確實日益從亞太戰略的大框架,來思考如何運作兩岸關係。

如果說上述關於「不願節外生枝」的觀察有什麼值得批評之處,首先應是未特別凸顯中共高層對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有不同的考量:前者確實不能亂,後者至少在十九大結束前,只會越來越硬。其次則是沒有明顯指出美中關係自5月下旬來的連串轉變帶來的影響。

圖為巴拿馬外長德聖馬諾與中國外長王毅。 圖/美聯社
圖為巴拿馬外長德聖馬諾與中國外長王毅。 圖/美聯社

美國才是「現狀」破壞者?

第一個轉折是美軍杜威號驅逐艦(USS Dewey)在5月25日,於中國控制下的南沙美濟礁執行航行自由作戰任務。

杜威號的航行是川普就任後的第一次南海自由航行任務,被視為美國基於對中國無法有效制止北韓持續發展彈道飛彈,失望之餘而做出的施壓之舉。然而,杜威號不但在美濟礁12海哩水域內航行達90分鐘之久,還在這段期間舉行操演,與過去歐巴馬時代,美軍戰艦在執行相同任務時秉持的「無害通過權」主張完全相反,等同直接否定美濟礁擁有主張領海的權利。

美軍此舉固然有法律上的依據:第一,人工填海前的美濟礁,原本就是漲潮時會完全沒入海中的「低潮高地」,按照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本來就無權主張領海。第二,即使中國要主張領海,按照前項條約之規定,也要先公布「領海基點」,再據此劃設領海,但中國也沒有這麼做。

然而對中國來說,南海即使不屬於「核心利益」,也是「重大關切」。杜威號的航行無疑比起歐巴馬時代的航行自由任務,是對中國主權更徹底的「侵犯」。在中國看來,這顯然是對歐巴馬時代以來,美國對南海「現狀」的轉變:從過去對主權爭端與人工島的相對中立與溫和立場,轉向可能有所偏袒與更加強硬的路線。但如果選擇對美國改變路線,又不是中國在十九大前所期望的發展,而且很可能引發日本、東協(ASEAN)諸國的連鎖反應,讓中國自去年八月以來苦心維繫的緩和局勢破功。

很可能就在此時,中國高層決心以巴拿馬和中華民國的邦交,作為對美國的一項警告。畢竟巴拿馬十幾年來時常想與北京建交而未果,而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在6月13日的記者會也指出,我方在事發「兩週前」掌握相關情資,事前沒有料到中方的「下手」如此之快。

第二個轉折點是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上的致詞,明確表示美國會將臺灣納入未來亞太戰略的一部份。即使馬蒂斯在回應解放軍與會代表的提問時宣稱,美國仍會繼續遵守一中政策,但在北京高層看來,歐巴馬政府從未將臺灣納入其「再平衡」(rebalancing)戰略,馬蒂斯的發言明顯是對這種美中台關係「現狀」的破壞。這很可能加速北京與巴拿馬當局的談判。

因此當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的立場是「持續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時,北京或許認為這樣的指責不應由其來承擔,反而是美國與臺灣才是「禍首」。

美軍杜威號驅逐艦(USS Dewey)。 圖/路透社
美軍杜威號驅逐艦(USS Dewey)。 圖/路透社

通過台北來制伏華府?

如此便能理解《環球時報》為何會在習近平最重視的外交暨安全對話舉行前夕,在該社評表示:

只要特朗普(川普)政府不放鬆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不賣給中國先進武器,不推動廢除《與臺灣關係法》,不下令美軍停止對中國沿海的抵近偵察,不停止在韓國部署『薩德』,不向中國開放更多美國市場等等,我們就感覺不到華盛頓對中國做了什麼『讓步』,難道僅僅是美國官員這一陣子忙於其他方向的糾紛,少說了幾句讓中國不悅的話,就算『讓步』嗎?

可以說透過該文,把中國對美國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遭西方國家禁運以來累積的種種不滿,全部發洩出來。

該社評還進一步表示:「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表達了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但是美方提高了與臺灣現役軍人交往的級別,另有傳聞稱,特朗普政府準備擴大對台軍售規模,這些都向蔡英文當局發出了錯誤信號」,等同指責川普放縱馬蒂斯與蒂勒森(他在6月中的國會聽證上表示,要「實現對臺灣的承諾」),才導致今天的種種局面。

雖說從情緒管理角度來說,把不滿發洩出來,可能有助於個人心理健康。而且考量到蒂勒森此前表示,美中關係正面臨轉變的關鍵點,美國不希望在未來與中國爆發衝突,透過官方媒體的強硬文章,也可能是一種抓住對方弱點的談判策略。特別是社評說「美方言行不一,這不是負責任政府的應有態度」,是給川普留下轉圜的餘地,畢竟北京實在也不打算惡化美中關係,眼前又即將迎來十九大前哨戰的八月北戴河會議,何況美中關係還有另一個關鍵點即將來臨。

美中雙方在七月中將會針對所謂的「百日計劃」(100-Day Plan)提出具體內容,美國是否能在經濟面達到川普預期的目標,甚至預期之外的收穫,將會是新焦點。從川普選前對中國的態度來看,他顯然認為美中關係的本質,經濟面遠重於安全面,如果不是金正恩持續攪局,美中關係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川普關於美中關係的推文很可能暗示,為自己依賴中國解決北韓核武議題,卻遭逢失敗的政策路線找藉口。反過來說也就是中國可能在「百日計劃」的談判中,給予美國很大的讓步。但如果北韓未來舉行第六次核武試驗,或者果真發展出射程能抵達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很難斷定美中在經濟面的妥協,是否能緩和安全面的競爭。

說到底,美中關係「鬥而不破」的局面,還會持續維持好幾年,沒有什麼「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存在,那本來就是一個因誤解歷史而產生的奇特理論。不變的是中國持續對臺灣的打壓,那是不管台北的政府打算用什麼國號,都不會改變的事情。巴拿馬外交戰與《環球時報》的社評均顯示,過去認為「通往台北最短的路是華盛頓」,也有可能轉為「通往華盛頓最短的路是台北」——藉由對臺灣的壓迫,來強迫美國改變政策。

這或許是巴拿馬斷交事件,給予臺灣最大的啟示。

美中關係「鬥而不破」的局面,還會持續維持好幾年,不變的是中國持續對臺灣的打壓。 圖/美聯社
美中關係「鬥而不破」的局面,還會持續維持好幾年,不變的是中國持續對臺灣的打壓。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