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流外交是春秋戰國時代謀略的現代繼承者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1月20日上台至今,雖然在內政上遭遇頗多挫折,但原來被視為外交「門外漢」,目前在這方面卻虎虎生風,頗有讓專家眼鏡碎裂一地之感。
美國與台灣學界存在一種說法,認為中國的大戰略指導受到《孫子兵法》的深刻影響。然而對筆者這種喜愛中國先秦國際關係史的研究者來說,川普政權在東北亞與美俄關係的操作,前者類似中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對付強大的敵人而常使用的「攻強」策略,反手轉為北京與平壤的決裂;後者則近於中國春秋時代,為了尋求改善雙邊關係,而進行的「體面戰爭」。兩者皆頗有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列國運用計謀的遺風。
中朝官媒互罵:北京與平壤的非正式決裂
川普的外交政策最主要的表現,首推東北亞的北韓核武議題,讓原來是美國與北韓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四月初的川習會後,急轉直下成為北京與平壤之間的互相叫罵,甚至進一步的決裂。
北韓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終於在5月3日刊登署名評論,直接點名批判中國對朝鮮的「自主合法權利」、「尊嚴和最高利益」的嚴重侵害,並指明這是「露骨威脅」,越過雙邊關係的「紅線」,要中國做好亂砍與北韓關係之後,迎來「災難性後果」的思想準備。等同直接與中國撕破臉。
中國外交部雖然拒絕直接回應朝中社的評論,但《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卻直接點名朝中社社論是「圖窮匕見」,不但將雙方的利益矛盾袒露出來,而且激烈的警告言辭無異於決裂的宣言。
然而,「俠客島」的文章也代表北京與平壤的決裂宣言。首先,在文章中顛倒事實,宣稱「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統一半島,半島怎麼會爆發戰爭」。再者「俠客島」又表示,如果中國與北韓是「正常國家關係」,應該彼此照顧核心利益和關切,但俠客島只談到半島的無核化與和平穩定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卻貶低北韓的核武發展為普通利益,還說平壤對於核武的執著無異於「中蠱」。這些言論,其實也都是向平壤當局傳遞「決裂」的宣言。
川普東北亞「攻強」:瞄準中國
與北京平壤關係急轉直下成鮮明對照的,不僅是美國官方一再宣稱無意推翻金正恩政權,川普更在5月2日突然表示,若能與金正恩在合適的情況下舉行直接對話,將「深感榮幸」。雖然他同時也表示,仍有可能與北韓爆發直接衝突,但這樣的態度與北京平壤的相互叫罵比起來,實在相對「溫暖」得多。而這正是川普在東北亞的「攻強」操作。
「攻強」出自戰國兵書《六韜》的〈三疑〉篇:「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太張必缺。」亦即如果要擊敗強大的敵國——未必比自己更強,也可以是勢均力敵,或力量稍弱的大國——最好的作法是幫助他,讓他更加強大,最後就會因剛愎自用,內部引發民怨,外部招來其他國家的怨恨與恐懼,而導致失敗。這也可說是道家學說「將欲取之,必姑與之」邏輯的一種展現。
戰國時期的國家非常喜歡使用這個策略。根據史書記載,為了吸引敵人上鉤並盡可能保證成功,這種策略具體來說,首先必須辨識出目標國在國際間有哪些潛在矛盾,再設法讓自身提供目標國獲得其最想要的利益,引發其他與目標國有矛盾國家的憤怒與恐懼,自己則可能與那些國家暗中有交易,或者維持友善中立,最終讓目標國因為遭到其他國家的圍攻失敗。
當然,「攻強」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策略:如果敵人變得更強,最後沒有其他力量能制衡,必然反受其害。所以問題關鍵就在於,要對潛在敵人協助到什麼程度,才不會產生遭到反噬的危險。這當中的拿捏極為重要。
雖然美國目前將北韓核武問題視為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但長期來說,中國才是美國在亞太的首要威脅,因為:
第一,從技術上來說,遭到國際制裁將近二十年的北韓,想要開發出像其他核武國家那樣可靠的中長程彈道飛彈攻擊美國,就算不是不可能,難度也非常高。北韓再怎麼樣也不會自認具備擊敗美國的實力。
第二,從戰略上來說,北韓想要與美國簽署正式和平條約來取代含暫停火協議,正式結束戰爭狀態,以及美韓聯軍對北韓生存的威脅。因此核武是「制止」、「嚇阻」美韓聯軍發動攻擊的最終手段,而非用來「主動攻擊」美軍的戰術武器。易言之,發展核武及即代表孤立的北韓不願意再發動一場韓戰。
因此,北韓核武危機不會無限上綱發展為類似冷戰時期的美蘇「相互毀滅保證」(MAD)。東亞唯一具有這種實力的國家只有中國,待北韓問題告一段落,美中還是必須面對從經濟到戰略面的各種矛盾,以及中國是否能在東亞取代美國,與美國在亞太劃分勢力範圍、建立兩極體系的最終問題。所以,川普在朝鮮半島的操作,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真正目的是針對中國的「攻強」。
以北韓核武議題爭取時間
由於美國當前的國力仍強於中國,因此川普使用「攻強」戰略,不至於在短期內產生遭中國反噬的不利後果。而川普之所以要針對中國「攻強」,最主要是美國無法將力量全部集中於東亞。更何況川普政權的內政問題多如牛毛;重要部會的人事空白也讓川普政權不清楚,廢除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的亞太「再平衡」(rebalancing)戰略後,未來是否會有新的戰略規劃,要怎麼規劃新的戰略,現階段也尚未能清晰得知。
反之,中國不斷穩步擴張海空力量、增加南海七座人工島的軍事化部署,以爭取在第一島鏈面對美國的作戰優勢。但保守估計,美國至少需要18年才能兌現「355艘海軍」的擴軍計劃。亦即,美國不僅需要爭取時間推出新的戰略規劃,也要爭取時間減緩中國在東亞的部署速度。
川普在2月間一改就職前的態度,突然願意遵守美國傳統的一中政策。川習會不僅給習近平高規格禮遇,也同意接受中國提出的百日計劃磋商美中貿易結構。川普雖然沒有同意接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但也同意習近平以四項領導人之間的高級別對話機制,取代過去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U.S.-China S&E Dialogue)。此外,川普似乎也不願落實軍售台灣以增強其對抗中國軍事壓力的承諾,美台軍售向來是中美關係相當敏感的「障礙」。最重要的是,川普以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為理由,拒絕將中國標定為匯率操縱國。
可以說,川普成功對外界營造出,美國相信中國對北韓核武議題有絕對性的影響力,可以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不需要美國動武。為此美國願意在貿易上「吃點虧」,願意在台灣議題讓步,願意壓下包括南海在內的其他美中安全矛盾。這些都會給金正恩造成疑慮,懷疑中國是否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決定把北韓作為與美國的交易標的。
另一方面,美國不僅放出願意與北韓會談的意願,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在2月初還釋放出中國想重建明朝朝貢體系的訊息。川普甚至在專訪中突然表示,習近平在川習會上宣稱,朝鮮半島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這些說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北韓的憤怒——後者在歷史上,原本就是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統治地區,自1960年代以來,金日成透過主體思想的確立、清洗親中的「延安派」對內鞏固權位,對外確立北韓絕非中國屬國的立場。金正恩對張成澤的處決、暗殺異母兄金正男,也就是金日成路線的延續。如果這些作為還不夠明確,上述朝中社在5月3日的署名社評就是最新的證明。
於是,本來北韓開發核武是為了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來防止美國消滅其生存。那麼美國這陣子的操作,顯然已經把北韓的戰略重心暫時轉移至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讓中國短期內無暇與美國在東亞進行全面性的戰略競爭。
體面戰爭與美俄關係
另一項川普外交操作展現出先秦時代遺風的,是運用「體面戰爭」修補美俄關係。
使用武力迫使他國支持本國的政治要求,是常見的國際關係現象。但中國在春秋時代另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國家之間為求「體面地」恢復友好關係,以戰爭作為給予雙方下台階的手段。
如果是A大國想改善與B大國的關係,為了避免直接攻擊對方引發戰爭升級,結果造成更大的仇恨,這種「體面戰爭」常以對方陣營的小國或友好國家作為攻擊對象。但是「體面戰爭」,只有在對方也不想持續敵對狀態,才有成功的希望。例如晉國在西元前608年想要透過攻擊秦國的盟友崇國,來與秦國達成和解的意圖,就因為秦國仍堅持與晉國的鬥爭,而以失敗告終。
川普上台前展現出與俄國總普丁的個人友好關係。然而執政初期,隨即因國會與行政部門反俄派的運作而急轉直下,不僅推動親俄路線的旗手,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僅在職25天就辭職,最終還導致美軍在川習會期間空襲敘利亞,讓雙邊關係跌到谷底。
但弔詭的是,也是在空襲敘利亞之後,美俄關係出現意想不到的快速修補。
美國在4月初向俄羅斯的盟國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並將敘利亞政府軍發動化武攻擊的責任,歸咎於俄羅斯未嚴格履行2013年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敘利亞的化武監管不周,的確類似春秋時代的「體面戰爭」:
首先,美軍事先通知俄國,且以敘利亞政府軍為主要打擊對象;其次,攻擊理由並不具備讓美俄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的條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俄羅斯本來就無意與川普政權對峙。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即表示,瞭解美國為何突然對敘利亞發動攻擊的真實意圖非常重要,蒂勒森在攻擊之後對莫斯科的訪問與柔軟身段,就給了俄方台階。
但在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於4月中訪問莫斯科後,雙邊關係卻開始恢復:俄方在5月2日宣布,川普及普丁在7月間將針對敘利亞停火議題展開合作;而美俄高級將領也在5月7日宣布,將恢復自2015年以來,旨在降低美俄軍機於敘利亞上空發生事故的信心建立措施(CBM)。
雖然川普因為國內反俄派的作梗,而無法實行競選期間的「友俄敵中」路線,但巧妙地利用敘利亞空襲作為「體面戰爭」,也讓美國反俄派缺乏進一步緊繃美俄關係的理由。而俄羅斯在5月初一改原先在空襲後將北韓、烏克蘭、敘利亞綁在一起的談判策略,不僅讓三者脫鉤,普丁在與川普通電話以後,還突然無預警推遲原訂於5月9日開航北韓的新航線。美俄關係修補的速度,遠超過外界的預期。
由此觀之,中國恐怕仍須注意,是否會再度出現美俄關係改善,結果影響中國在歐亞大陸的戰略「大後方」的發展。此外,「攻強」雖然屬於短期操作策略,但是其有時能對整體國際局勢,發生根本性影響。
川普政府上任還不滿四個月,未來還有至少三年多的任期,川普流外交戰略操作目前的成果,究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還是精心策劃佈局,往後將會逐漸清晰,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