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新黨青年涉諜案:「反獨促統」是門好生意?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Jan, 2018

沸沸揚揚的新黨青年軍搜索案,台北地檢署於一月二日偵查終結,查出「共諜」陸生周泓旭從2015年開始,與新黨青年組成「星火秘密小組」,籍此結識台灣軍方人員,拓展人脈。其中具體作法包括成立「燎原新聞網」,...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時事觀察.陳方隅:04 Jan, 2018

(※ 本文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者「都是」?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自1992年以來,定期追縱台灣民眾的重要政治態度趨勢。其中,台灣人/中國人的認同意識,在過去...

沙漠裡的冰球夢:職業運動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場豪賭

社會文化.陳子軒:03 Jan, 2018

台灣人對冰球極其陌生,在我十幾年前擔任體育台外電編譯時,還接過觀眾來電,表示疑惑:「你們播的冰球新聞十分精彩,讓我也想多了解這項運動,但為什麼總是都不播出第四節的片段呢?」(其實冰球比賽以三節各20...

新竹輕軌如何永續經營?借鏡日本富山輕軌經驗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Dec, 2017

新竹或將成為下個輕軌城市,而財務永續性是軌道運輸建設的主要挑戰。新竹可借鏡日本的富山輕軌,採公私部門合夥讓民間業者承擔營運盈虧,並為確保穩定的搭乘人口而規劃輕軌接駁公車、提供誘因鼓勵市民移居軌道沿線...

名存實亡的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從肯亞詐欺案談起

公共政策.寇德曼:26 Dec, 2017

2016年4月肯亞詐欺案中被移送中國的台籍被告,日前由北京當地法院宣判,多數遭十年到十五年的重刑,引起政府和民間一陣譁然。陸委會和法務部則表示,應將台籍被告帶回台灣,依法偵查、審判,才有助於跨境打擊...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Dec, 2017

前陣子有個陳姓男大生,單戀並死纏爛打學妹,最後將學妹砍傷。川普托邦(Trumptopia)有總統和副總統。1有台獨大老認為穿裙子不能領導國家。有以「剪綵」、「不存在」聞名的政治人物暗示單身女性不可能...

莊勝涵/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2 Dec, 2017

史學界學長學弟,記不得初次相遇始末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下簡稱「故事」)共同創辦人陳建守和「故事」專欄作家吳政緯初次見面,約在師大商圈水準書店旁,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裡發生了什麼事,自然是說...

華語能不能是臺灣的?「解殖」能否作為臺語復興的理由?

時事觀察.萬宗綸:15 Dec, 2017

我在新加坡念書時跟中國同學相處,常發現他們有心也好、無意也罷,認為「華語」不是我的母語,會對著我說「中文是這樣說的」,讓我好氣又好笑地說,「我知道,我好歹也是個Mandarin native spe...

林斯諺/改編作品一定要忠於原著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3 Dec, 2017

今年七月,音樂劇《變身怪醫》在中國上海大劇院首演,這是1990年於美國休士頓首演(後於1997年在百老匯首演)之同名音樂劇(英文原名Jekyll & Hyde)的中文版本。日本知名演員三谷幸...

洋教練唸經,台灣足球需面對的課題

社會文化.陳子軒:12 Dec, 2017

中華男足隊雖然11月中在亞洲盃會外賽,客場以1:2敗給土庫曼,而確定無緣會內賽,但上周中華台北足協杯邀請賽以三戰全勝奪冠,令人對於英格蘭籍教練懷特(Gary White)執教功力以及男足的進步有目共...

都市更新,房屋一定要越長越高嗎?

公共政策.吳比娜:12 Dec, 2017

看到身邊大街小巷,原本低樓層的房屋,改建後變成拔地而起的矗立高樓;看到都市更新辦法裡種種的建築容積獎勵,如開放空間、街廓整併、公益設施容積獎勵,從關心都市公共空間與生活品質的角度來看,忍不住產生疑問...

陳明呈/國民參審重建司法信任——解答對國民法官的疑問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Dec, 2017

(※ 文:陳明呈,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日前司法院推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下稱前開草案),引起各界廣泛熱議。每當一項新制度即將推行,總會引起正反意見論辯,越是重要的變革、越是如此。因此,我們...

列冊追蹤或失蹤?——由三峽祖師廟事件看官方文資保存的怠惰

公共政策.蕭文杰:11 Dec, 2017

前輩畫家李梅樹,他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接受西方美術訓練的畫家,經由台展、府展及新文展嶄露頭角,獲得台展永久免審資格,作品獲得國內三大美術館典藏。然而,多數人對李梅樹印象最深的作品,通常不是放在美術館...

當朝之下無完卵:違建大火燒出「低端人口」問題

公共政策.寇德曼:06 Dec, 2017

近日,新北市中和區與台北市八德路上發生違建隔間火災,造成多起人員傷亡。隨後,新北市政府立即下令,將在12月8日強力拆除列管中的頂樓違建,而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6日受訪時表示,將考慮拿掉「阿扁違建特赦令...

朱家安/天下有白吃的午餐?談「無條件基本收入」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4 Dec, 2017

想像一下,不管你幾歲、住哪、家中收入如何,只要你是台灣國民,政府每個月就會給你一筆錢。這筆錢的數字依照社會可以負擔的情況而定,可能是三百塊,也可能是一萬元,不過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每個人拿到的錢都一...

蘇碩斌/旅行究竟是刻苦還是享樂?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1 Dec, 2017

旅行書是當今書市的強勢文類,台灣的實體書店總是有大大一櫃,今年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也就是「旅遊」。旅遊書若是一種文類,當然不只是按圖索驥的圖冊、guide book。讀進旅行書的內裡,必定有幾朶「人生...

國情不同?——永續城市,別說台灣不可能

公共政策.廖桂賢:27 Nov, 2017

先將時間回到2009年7月,《好城市》初出版之際。當時,即便許多朋友基於友情大力支持,卻對這本書的銷售不樂觀,不忘間接或直接告訴我:「你這本書陳義過高,可能很難賣」;也有人大致瀏覽之後就單刀直入說:...

以公益行旅串起兩岸交流——記走路的人寇延丁

社會文化.林吉洋:27 Nov, 2017

第一次見到寇姐,是年初她徒步旅行來到美濃的時候,朋友聯繫我當地陪。第一次見面,寇姐穿著一身運動風輕裝,令人印象深刻。 實際上,從我2013年還在北京時,「寇延丁」大名就已如雷貫耳,寇姐長年活躍於中國...

從車的城市到人的城市:台灣該向美國汽車文化看齊?

公共政策.廖桂賢:27 Nov, 2017

在一次聚餐中,我與兩位美國友人聊起他們在荷蘭當交換學生的經驗。他們提到一位荷蘭老師,直說他非常具有美式風格,像極了美國人。我問朋友何以認為那老師很美式?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是因為他與一般荷蘭人大相逕庭...

魯蛇們的黑色世界:禁播的中國電影

社會文化.李政亮:24 Nov, 2017

黑色意味著無法被看見,就像在大片時代裡,光鮮亮麗的新富生活和成功神話,小人物的真實生活被大片時代所遮掩。黑色是潛規則的黑箱運作,就像黑色的礦坑是金光閃閃的煤老板們致富的聚寶盆,其背後是煤老板與地方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