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台北電影獎改制(上):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ul, 2019

無論有沒有特別關注金馬獎,每年金馬獎一頒完,只要國產電影(也就是台片)獲獎結果不如預期,網路上馬上就會出現一股聲音:「給我台灣電影獎、給我國家電影獎,其餘免談!」但是多數高喊這句話的鄉民、藝文工作者...

性別即政治:女子世界盃足球賽的時代精神

社會文化.陳子軒:10 Jul, 2019

本屆女子世界盃足球賽在美國隊以全勝之姿衛冕成功畫下句點,美國隊長之一的拉皮諾(Megan Rapinoe),絕對是場內與場外的焦點人物。場上,拉皮諾包辦最多進球的金球獎與最佳球員榮譽的金靴獎,現在一...

《黑鏡》劇情成真?社會信用體系即將籠罩香港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Jul, 2019

香港爭取民主自由有如長期抗戰,前路多艱。縱使反送中運動已經推遲「逃犯條例」的修訂,中共於部分地區實施約5年的「社會信用體系」其實已悄悄進發香港。該體系配合數位監控,對700萬香港居民佈下更嚴密的天羅...

後反送中時期,「馬格尼茨基法」牽制香港局勢

時事觀察.吳介聲:09 Jul, 2019

香港因「逃犯條例」修訂而起的「反送中」系列遊行,自6月9日以來,已累積數百萬人次參與,規模浩大舉世震驚,過程中香港警方鎮壓行動激烈,國際輿論熱切關注香港前途。緣此,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提出《香港人權與...

政黨輪替與民主世代變革下,原住民「台灣認同」的焦慮

社會文化.李志銘:05 Jul, 2019

日前(7月1日)港人舉辦「七一大遊行」,抗議港府硬推逃犯條例,主張「撤回惡法、林鄭下台」。與此同時,港星譚詠麟、梁家輝、鍾鎮濤(阿B),卻在香港建制派議員組織的「撐警集會」中現身發言:「絕對值得支持...

台灣有可能用「網路實名制」打擊假新聞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05 Jul, 2019

在這個電子布告欄與社群媒體逐漸取代報紙或是電視新聞,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年代,透過網路接收訊息,可說是現代人必備技能。但比起傳統媒體有著編輯等職業管理人在過濾訊息,這些新型社交網站/軟體上的訊息常常真...

葉蔭聰/示威者不信傳統媒體?香港反送中的媒體混戰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02 Jul, 2019

「反送中」抗議,演變成香港的「六月風暴」。隨著2次過百萬的遊行、,1次數萬人的佔領後,特區政府暫緩「逃犯修訂草案」,但是,事件演化成民間與政府的持續對抗,尤其是警察。在沒有領導者或團體帶領下,市民利...

保存三峽文化DNA:李梅樹家族墓園真的不具「歷史建築」價值?

公共政策.蕭文杰:02 Jul, 2019

台灣有一句俚語:「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敬田頭」,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人飲水思源,懂得感恩。但是現實社會的台灣人,因為失去在地觀點的歷史詮釋權,也缺乏草根的在地知識,對於教科書沒教的歷史,也因此無知而無感...

你聽過「不孝訴訟」嗎?《幸福一家人》的五大看點

社會文化.潘怡豪:02 Jul, 2019

家庭劇的動人之處在於不玩技法,不說大道理,寫實中還必須增添人情的動容與趣味。就算不是新鮮的故事軸線,但將眼前最平實的浮世繪串成人生走馬燈,觀眾也能感受到劇中的溫暖情懷。由李立群、邱澤和董潔主演、花了...

吞下去或不要做以外——不爽,何不來搞工會?

世界脈動.徐沛然:28 Jun, 2019

6月12日,《中國時報》地方記者廖肇祥於個人臉書頁面公開發表了一篇自己離開旺中集團的內部離職信。信中指出《中國時報》的資方與主管階層,為了遂行親近中國政府的立場,不惜侵害新聞專業,製造假新聞與惡意扭...

私刑正義再起,如何重建失去的司法心防?

公共政策.孫健智:28 Jun, 2019

反送中,反什麼?誠如許多先進已經指出的,「反送中」的癥結之一,就是中國糟糕的人權環境,還有它糟糕的司法:它既不獨立、也不公正,中國最高法院院長更公然表示,「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

台港聯隊——從國族到市民社會的足球情

社會文化.陳子軒:27 Jun, 2019

在接連兩波反送中的示威抗議下,透過香港,映射出台灣人對於中國這個共同他者的情結。除了政治,台港間的流行文化聯繫,也巧妙體現了兩者間的關係,港劇、四大天王、周星馳串起5到7年級生多少的集體記憶。隨著9...

趙君朔/G20高峰會焦點:習近平美中貿易的「城下之盟」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Jun, 2019

本周G20峰會在大阪舉行。但是舉世矚目的焦點,不在峰會本身要討論的主題,而是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進行雙邊高峰會,討論貿易戰相關議題?畢竟如果美共在貿易與經濟上的對抗持續升高不見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讀中國公益人寇延丁《親自活著》

社會文化.林吉洋:25 Jun, 2019

中國公益圈流傳一句話:「戴著鐐銬跳舞」,傳神地形容民間公益事業的困境,明知有一道無形的天花板存在,仍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然而局勢每況愈下,寇延丁書寫的《親自活著》,就是另一種在強大的逆境下,...

數位列寧主義下的思想控制:中國正在「讀取」你的心?

時事觀察.徐子軒:20 Jun, 2019

去年,有媒體報導,中國杭州中恒電氣讓工人們戴著一種智能帽工作。帽子裝設無線傳感器,能記錄腦神經的電訊號,也就是俗稱的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旋即發送到電腦,由...

《文字慾》: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已死去,活著的只有語言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Jun, 2019

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世界,寫作者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回顧過去那些被寫進歷史的種種不堪與尷尬,並不會因為一時的迴避而永遠消失。儘管人們根據親身所見所聞,乃至藉由文字描述了某些日常生活裡所謂的「真實」...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n, 2019

近日香港民眾上百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法(即「反送中」),港府卻對民眾的不滿未予以適切回應與檢討,甚至在示威行動中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廣為媒體批載並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報導:〈香港市民反送中 港府暴...

戴達衛/德媒看台灣通過同婚專法——翻譯的失誤和歡呼之間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8 Jun, 2019

當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之同性婚姻專法時,大部分的德語電子媒體都即時作了相關報導,並以「亞洲第一」、甚至是「亞洲第一國」為標題,歡呼台灣社會繼續往更平等的方向邁進,為亞...

《阮玲玉》看影史(三):淺談蔡楚生和費穆的電影

社會文化.陳煒智:18 Jun, 2019

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阮玲玉》,除了呈現阮玲玉幕前幕後的紅伶心事,也同時勾勒了多位早期華語電影的巨匠形象,如孫瑜,以及本文要談的蔡楚生及費穆。阮玲玉進入聯華公司、登上演藝事業巔峰的1930年代初期,正好...

香港反送中之際,莫忘台灣杜氏兄弟「送終」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Jun, 2019

近日,香港立法會因審議「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而在香港社會掀起滔天巨浪的反抗潮。送中條例主要內容是,只要觸犯該國最輕本刑3年以上之罪,香港就能把人移送過去;不管你是否是香港人,只要你入境香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