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嘴砲無責?回應李震華律師的「恐龍判決時有所聞」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30 Jul, 2019

李震華律師日前投書媒體,抨擊《國家賠償法》第13條縱容司法官有權無責,這已經是老哏了,只是李律師話鋒一轉,舉了一個「暴龍型的判決」,說是要「印證有恃無恐的司法恐龍確實存在」。 李律師所謂「暴龍型的判...

小國的職業運動發展:紐西蘭可以給台灣籃球職業化的一課

社會文化.陳子軒:29 Jul, 2019

▍前情提要:巨嬰化的中華職籃,趁還沒開始就結束掉它吧中華職籃發展一波三折,在區域化的ABL與本土化的SBL/CBL之間,出現了充滿爭議的「農場說」。台灣籃球發展的金字塔,此時卻顯得搖搖欲墜。職棒終於...

官商鄉黑與全球資本主義——香港元朗無差別襲擊背後

時事觀察.許偉泰:26 Jul, 2019

本月21日,數十位白衣人(即港人港媒所稱「鄉黑」)持藤條與棍棒等衝入港鐵元朗站,於大廳、月台與車廂等處,對剛結束反送中活動的返家民眾與一般市民,進行無差別攻擊、逢人就打。輿論頗多質疑元朗暴力事件,可...

書店未來式:關於「無人書店」的實驗與想像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Jul, 2019

店面本無人,一旦有了書,隨之而來便是不可預期的相遇。7月中旬,熱心的網友以簡訊告知,位在辛亥路上(門牌一段48號)靠近羅斯福路交叉口的某處一樓臨街面,最近出現了一家奇妙的書店。我發現它沒有名字,只見...

李中志/「叛黨候選人」韓國瑜,為何打趴國民黨建制派?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4 Jul, 2019

國民黨的初選結果底定,一如預料,韓國瑜以銳不可當之勢勝出,初選民調輾壓群雄,竟以17.9%的差距領先第二名的郭台銘,綠營灌票實在無法解釋這個差距。雖然初選過後韓國瑜在各網路民調出現崩盤,但這或許只是...

全球華人血肉相連?美國智庫揭中共滲透新加坡

時事觀察.吳介聲:24 Jul, 2019

日前有旅美台灣學者在美國華府智庫「詹姆士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發表研究報告1,探討中共影響新加坡的現況,警惕中共正在逐步加強新加坡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恐已影響新...

趙君朔/香港元朗襲擊事件:為何「擁抱祖國」竟是如此痛苦?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3 Jul, 2019

7月21日在港島舉行的新一輪示威遊行中,到了晚上很不幸地示威民眾再度和警方發生衝突。示威群眾也首次將抗議目標指向中聯辦,而同一天在元朗,還發生身穿白衣的大批幫派份子追打示威者,但警方卻姍姍來遲的醜聞...

你竟然是那種人!加入母豬教是理想的生涯選擇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22 Jul, 2019

日前讀到Dcard有則文章,描述男生被女友發現自己是母豬教徒,女友傷心決定分手。母豬教是批踢踢崛起的特定網路群眾,會在各大論壇、甚至新聞留言區,集體攻擊各種他們認為行為「不正確」的女性。文中寫到:刪...

不只進駐台中,中國海康威視「天網」早已籠罩台灣

時事觀察.吳介聲:22 Jul, 2019

日前有台中市議員指出,台中市台灣大道多處地點裝設中國海康威視(Hikvision)監視器,再度引起資安熱議,台中市政府隨即請廠商於19日開始拆除,替換為台灣產品。前年即有代理業者表示,海康威視的監視...

中國不是敵人?美國百人團聯名信,老派觀點難成氣候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Jul, 2019

7月3日,美國國慶前夕,《華盛頓郵報》刊登一篇備受矚目的文章,是由百名美國亞洲問題專家聯署致函總統川普以及國會的公開信。信中表達現今對中國政策的擔憂,認為面對中國強勢崛起以及高壓的內政,美國必須堅決...

版畫裡的巴黎百年服裝演化史(下):舞會是時尚的最前線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Jul, 2019

▍上篇:流行易逝,風格永存——版畫裡的巴黎百年服裝演化史(上)歐洲舊時女郎是以細腰為美的,當然像這樣的審美觀,對女性身體而言,毋寧是一種嚴苛的摧殘。自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據說當時最極端的標準腰圍...

莊迪澎/「東方瑞士」不自由:暗渡陳倉的新加坡打假訊息法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7 Jul, 2019

東南亞島國新加坡自2017年透露將訂立打擊「假新聞」的新法規,並於2018年召開聽證會,終於在2019年的愚人節(4月1日)向國會提呈《防止網路假訊息和網路操縱法案》(Protection from...

陳方隅/韓流淹沒果凍,2020大選將成和稀泥大戰?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Jul, 2019

國民黨初選結果出爐,由高雄市長韓國瑜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以下是幾個主要的「看點」。一、獨步全球的「全民調」初選民進黨與國民黨兩大黨都採用全民調方式來決定候選人,這是獨步全球的「創舉」。我們當然可以說...

劉維人/科學社群如何保持政治中立?從《刺胳針》將台灣納入中國說起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Jul, 2019

今年6月底,一件事情引發科學社群爭論。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篇由中國學者討論中國重要疾病死亡率的論文,在圖表中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事情引發許多台灣人的抗議。公衛專家陳建仁...

沈榮欽/韓國瑜贏了第一戰之後,台灣的命運何去何從?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6 Jul, 2019

國民黨總統大選初選一如所料,郭台銘慘敗,由韓國瑜出線,但是紛爭並未隨初選結束而停止,新的賽局即將正式開打。目前所有目光焦點都集中在未被兩大黨提名的幾位可能參選人的競合,包括郭台銘、柯文哲與王金平,這...

美台總統演說三部曲續集:彭斯再度呼籲中國必須改變

時事觀察.吳介聲:15 Jul, 2019

去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於著名智庫發表長篇專題演說,全程抨擊中共對美國的長期滲透,措辭之嚴厲舉世關注,被輿論認為確認了美中新冷戰趨勢。美國副總統彭斯這場在華府保守派智庫...

何必再當想像的中國人?評《香港,鬱躁的家邦》(上)

社會文化.林運鴻:15 Jul, 2019

2017年,本業為醫生的青年民間學者徐承恩,憑藉對家鄉的真切摯愛,以及社會科學的紮實訓練,花上數年的工餘時光,完成了40萬餘言的《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下簡稱《鬱躁家邦》)。聽出...

智慧城市的進步糖衣底下,市民「被智慧」的隱憂

公共政策.蔡宜臻:12 Jul, 2019

智慧城市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幾年常常可在台灣媒體見到諸如無人載具、人臉/人型識別、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突破的報導,是我們「往智慧城市邁進的又一成功跨步」。智慧城市一詞在媒體的語境中,彷彿成為不...

何必再當想像的中國人?評《香港,鬱躁的家邦》(下)

社會文化.林運鴻:15 Jul, 2019

▍上篇:何必再當想像的中國人?評《香港,鬱躁的家邦》(上)文化中國想像第四個本土敘事的關鍵面向是,如果史家意圖讓所謂「香港意識」從猶待詮釋的歷史迷霧中清晰現身,那麼,《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

台北電影獎改制(下):思慮欠周的遊戲規則,以及被犧牲的台灣電影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ul, 2019

▍上篇:台北電影獎改制(上):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電影獎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東西,無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奧斯卡,還是被尊為電影藝術最高殿堂的坎城金棕櫚獎,或者全球化網路時代名稱千奇百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