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裡的巴黎百年服裝演化史(下):舞會是時尚的最前線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版畫裡的巴黎百年服裝演化史(下):舞會是時尚的最前線

19世紀巴黎貴族名媛「化妝舞會」銅版畫。主辦者通常都會預先提供一個「扮裝主題」概念,藉此考驗受邀客人對於流行時尚的歷史知識、服裝品味,以及豐富的想像力。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19世紀巴黎貴族名媛「化妝舞會」銅版畫。主辦者通常都會預先提供一個「扮裝主題」概念,藉此考驗受邀客人對於流行時尚的歷史知識、服裝品味,以及豐富的想像力。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上篇:

流行易逝,風格永存——版畫裡的巴黎百年服裝演化史(上)

歐洲舊時女郎是以細腰為美的,當然像這樣的審美觀,對女性身體而言,毋寧是一種嚴苛的摧殘。

自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據說當時最極端的標準腰圍是13英寸(約33公分),及至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期間,標準被放寬到18到20英寸(約50公分)。為了塑造出能夠讓男人用雙手掌握的小蠻腰和臀部曲線、搭配上緊下寬的大傘裙,而呈現宛如魔鬼身材般的沙漏式體態(Hour-glass figure),可想見當年那些從13、14歲開始發育的女孩,每每被束腰禁錮得痛苦不堪。

因之此後的數百年來,女性洋裝的時尚典範幾乎全都繞著馬甲束腹(Tight-lacing or Corset,又稱「緊身褡」或「束衣」)、襯裙(Petticoats)、裙撐(Hoop skirt,用鯨鬚、藤條做成宛如鳥籠般讓裙擺顯見蓬大的環形支撐物)及臀墊(Bustle)等物件發展,其形貌特色皆可統稱為「古典風格」(Classic Style)。

1886年巴黎仕女銅版畫,局部手工上色。當時的貴婦名媛執著於用緊身束腹把自己的腰勒細,積極地搭配臀墊來塑造出理想的體態,且從不在公開場合露出手臂或腿部。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1886年巴黎仕女銅版畫,局部手工上色。當時的貴婦名媛執著於用緊身束腹把自己的腰勒細,積極地搭配臀墊來塑造出理想的體態,且從不在公開場合露出手臂或腿部。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笨重的衣著,身體的不自由

不論何種流行款式,在古典風格衣著的層層包裹下,一般女性穿著整套盛裝通常可重達10數磅——包括緊束的上半身、拖曳及地的長裙和花俏的緞帶花邊裝飾,加上穿著珍貴緞料製作的繡花鞋,表明了這些大家閨秀們從不在一般平民百姓往來的泥地上走路。

笨重的衣服使得她們無法掌控身體的行動自由,也無法在遇到意外危險時快速應變來保護自己,卻反映了當時基督教教義認為女性的身體是誘惑,且阻礙男性回歸天堂的原罪,所以在服裝上必須以高雅和精緻的衣著包覆起來,讓女性在外觀上符合社會期望的端莊(Modest)形象。

女性為此而承受服裝賦予的痛苦,並養成柔軟與順從的特質,展現一己弱不禁風、無力從事勞動來凸顯其身份高貴,乃是身為貴族女性必要的美德。

誠如英國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筆下小說主人公的真實寫照:婚姻是19世紀女性的重要志業。在自由主義的氛圍下,儘管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女人們開始有了更多資訊來源和經濟基礎,也被社會允許追求知識學問,但一切的學習卻仍以培養自己成為婚姻市場上最搶手而稱職的妻子作為最重要課題。

如何找到真愛,如何擁有幸福的婚姻,並且獲得提升社會階級的機會,一切全都取決於妳是否嫁了個好丈夫。

創辦於1879年的法國著名女性雜誌Le Petit Echo de la Mode,採用(八開)大開本彩色印刷,乃是當年特有的畫報形式週刊。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創辦於1879年的法國著名女性雜誌Le Petit Echo de la Mode,採用(八開)大開本彩色印刷,乃是當年特有的畫報形式週刊。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19世紀巴黎名媛的社交日常

職是之故,在19世紀的名流社會裡,那些逐漸沒落的王公貴族,以及渴望晉身上流階層的貴婦名媛和紳士們,必須經常參加各式的沙龍聚會、宴席和(化妝)舞會,或到公園散步、喝下午茶,乃至前往歌劇院欣賞歌劇及音樂表演等,種種社交活動通常從下午2、3點一直延續到凌晨4、5點(當時的名流人士普遍認為,到了晚上還待在家裡是很丟臉的事)。

由於在不同時段的社交場合,各有其講究嚴謹的著裝守則(Dress Code),包括頭飾、帽子、手套、鞋子等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因此參與者得要透過不斷變換的華麗衣裝(據說從起床到就寢,人們換衣服的次數可達8次之多),穿戴各式奇異的羽毛高帽或皮草大衣,來展現自身的時尚品味。

比如彼時貴族名媛出門不戴帽子便會被認為家底差、沒教養,而女人更要注意不可將帽子遺落在主人家中,這代表著心動的暗示:我想和你發展一段關係等。參與者除了藉此彰顯其身份地位的權力象徵,他們也得以彼此炫耀,同時享受「窺看」與「被看」的慾望和樂趣。

值此,早自維多利亞時期(1850年代)即已相當盛行的「Décolletage」(迪克拉吉)低胸禮服樣式,迄今仍是女性出席重大社交宴會時的必備服裝。

之後伴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逐漸帶動女性從事網球、登山、打獵、游泳等各類運動的流行熱潮也陸續成為了不同的封面主題。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之後伴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逐漸帶動女性從事網球、登山、打獵、游泳等各類運動的流行熱潮也陸續成為了不同的封面主題。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從禁錮中解放的女性身體

在古代歐洲上千年嚴格的社會階級紀律與宗教觀念中,女性的身體向來都是必須被嚴密監控和包覆的對象。那樣的時尚風氣來到19世紀晚期終於開始轉變,服裝改革運動也隨之興起。

1881年創立於英國倫敦的「理性服裝協會」(Rational Dress Society)基於健康理由,反對緊縛身軀的束腹馬甲,擁護寬鬆的衣著。所有在當時被禁錮已久的慾望和思潮,更一瞬間釋放開來。而甫興起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就像脫韁的野馬般,快速地擴散到歐洲各個角落。

許多藝術家、建築師與工匠們紛紛摒棄了舊思維,轉而崇尚自然界的圖騰,並從花卉、貝殼、樹木、藤蔓等紋理元素得到啟發,廣泛使用有機樣式的曲線造型來進行設計創作。

1886年,英國機械工程師史塔利(John Kemp Starley,1854-1901)製作出可供量產的大眾化「安全自行車」(Rover Safety Bicycle),從此不僅逐漸成為人們新興的代步工具,也帶動戶外單車運動的熱潮。於是乎,女性開始有了出門上路的自由,她們可以騎車到郊外兜風、登山健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打網球,或者前往海邊遊玩休憩,有些人甚至還組織了女子單車俱樂部。

其後,隨著自行車的普及,為了方便女性騎乘,且兼顧各類戶外休閒活動所需,時裝設計師們必須發揮創造力,貢獻出更加輕便簡潔的衣著,予以擺脫傳統緊身胸衣(corset)和襯裙的束縛,讓女性可以更自由地舒展身體。

20世紀初期巴黎仕女石版畫。身著保羅波瓦烈設計的寬鬆長袍搭配裙裝,佩戴印度古風的絲質頭巾出席各種社交晚宴,乃是當年巴黎前衛女性的時裝典範。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20世紀初期巴黎仕女石版畫。身著保羅波瓦烈設計的寬鬆長袍搭配裙裝,佩戴印度古風的絲質頭巾出席各種社交晚宴,乃是當年巴黎前衛女性的時裝典範。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身體的自由,時尚的流轉

為此,處在改革時代浪尖上最受矚目的其中一位設計師保羅.波瓦烈(Paul Poiret),特別借鑒於早期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服裝風格,亦融合了來自日本、中國、印度和阿拉伯等具有東方異國色彩的衣飾元素,在法國推出寬鬆、直桶型剪裁的時裝。

他甚至從俄羅斯的芭蕾舞劇《一千零一夜》獲得靈感,為當時巴黎上流社會的女子設計了一款便於運動、能讓身軀更加靈活自如的土耳其式燈籠褲(Harem Pants)。他將多褶的褲子在腳踝處收緊,結合西方的緊身腰帶,與邊緣如傘狀的燈罩裙搭配穿著(又稱作「裙褲裝」),深受女性喜愛。

約莫同時期,另一位女裝設計師尚.帕圖(Jean Patou)更大力推廣運動休閒服飾,亦曾替史上第一位職業網球女選手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1899-1938)量身訂做一套經典的白色針織背心和及膝的百褶裙、額頭綁著一條簡單的髮帶。由於這些服裝樣式典雅加之色彩鮮豔圖案豐富,他所設計的睡衣、運動服、泳衣,皆是當時法國巴黎時尚圈的流行指標。

或許有句老話說的沒錯:越是精緻奢華,就越容易被淘汰。如早昔一度盛行的古典風格社交服飾及舞會裝束,實際上並不以穿著舒適為目的,倒更像為了展現人們所擁有的財富和地位,甚至是為了激發觀看者的欲望及想像力的一種扮裝媒介。

回顧過去,時尚的潮流總是不停地輪迴、變換。早年曾流行過的服裝樣式,若干年後,它總會以另一種姿態再度流行回來。

20世紀初期巴黎仕女帽飾石版畫。珍稀的动物羽毛不僅常被插在帽緣作為裝飾,前前後後更是佈滿了精緻刺繡。當妳的帽子造型越是華麗誇張,就表示妳的身份和品味越顯高貴。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20世紀初期巴黎仕女帽飾石版畫。珍稀的动物羽毛不僅常被插在帽緣作為裝飾,前前後後更是佈滿了精緻刺繡。當妳的帽子造型越是華麗誇張,就表示妳的身份和品味越顯高貴。 圖/舊香居提供原件,作者翻拍

▲ 非常霓裳——巴黎時尚版畫展(點圖前往活動頁)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