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讓「北漂族」痛苦的不是高雄,是台北的既得利益者
時事觀察.溫朗東:07 Nov, 2018高雄選戰拉鋸,「北漂」一詞成了政治流行語。這個來自中國的詞語,本意是形容北京的外來人口,在北京沒有戶籍,工作不穩定、居住不穩定、心情不穩定,狀似漂泊的生活狀態。北漂一詞拿來嫁接到高雄青年身上,描述一...

趨勢還是曇花一現?談跨國資本與運動結盟
社會文化.陳子軒:07 Nov, 2018上週世界體壇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英超萊斯特城泰國籍老闆維猜.斯里瓦塔那布拉帕(Vichai Srivaddhanaprabha)於球場搭乘直升機離去時墜機身亡的消息。這位擁有泰國皇權免稅店的大亨,自20...

「意識形態」是髒話嗎?談韓國瑜與台灣常見的誤解
社會文化.梁靧:06 Nov, 2018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在媒體專訪表示,他選上後:「所有高雄街頭,政治的抗議、意識型態的請願,全部不准。」韓國瑜所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似乎有特別指稱,所以他說:「環保可以抗議、教育可以抗議,治安不...

不准政治抗議?該放下的是對集會遊行的限制思維
時事觀察.許仁碩:06 Nov, 2018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若當選將禁止「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抗議、請願,引發侵害人民集會遊行權利的批評。面對批評,同黨的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也以「台獨無助台灣發展」聲援。也...

佐渡守/用台灣的文學態度走向國際——專訪台文館館長蘇碩斌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Dec, 2018國立台灣文學館日前舉行館長交接,由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接任館長。Openbook特別專訪新任館長,暢談關於台灣文學的界定、文學的未來圖像,以及台文館政策和執行面的諸多擘畫。台文館的15年與102年身...

同志團體不懂政治?婚姻平權爭議曝露的舊政治遺緒(下)
社會文化.喬瑟芬:02 Nov, 2018▍上篇:同志團體不懂政治?平權爭議曝露的舊政治遺緒同志團體與民進黨的衝突,並非只因平權議題 台灣同志運動是很特別的,因為它「管很大」。在多數國家,性別團體會專注於自身的業務倡議與遊說,但台灣的性別運...

柯文哲台北市長任內多少文資慘遭毒手?(下)
公共政策.蕭文杰:01 Nov, 2018▍上篇:柯文哲台北市長任內多少文資慘遭毒手?公然違法與行政怠惰柯文哲當選後在蔡瑞月舞蹈社發表演說表示:「擔保會盡他最大的力量保存台灣文化,特別是帶有台灣文化的古蹟」,但是台北市政府連國定的文化資產都...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武俠巨擘金庸的自我建構與解構(上)
社會文化.陳茻:31 Oct, 201810月30日傍晚,一代武俠小說巨擘金庸辭世消息傳出,周遭的友人紛紛回憶起那些讀金庸的日子,無論如何,這位小說家的離世,確實象徵了一個時代的逝去。有好多人開始嚷著要回去重看這些經典小說,雖然這些話也不...

梁靧/鬼門開,有鬼乎?來看王充的「無鬼論」怎麼說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31 Oct, 2018對於鬼存不存在,現代人往往尋求科學實證。不信鬼的,聲稱沒有科學證據說有鬼;信鬼的,認為科學有極限,目前沒找到證明不代表就沒有。那在科學未發達、人們欠缺科學儀器之前,是如何討論鬼存在與否?又有哪些工具...

迴返源頭的路:太巴塱部落Moli Ka'ti的繪畫
社會文化.吳思鋒:30 Oct, 2018四年前(2014)到光復看了Moli Ka'ti繪畫個展「O MA’AN那是什麼」,幾天以後,我發現我的看展記憶徒剩「憂鬱」一詞而已。儀式中的人、小米、家空間的靜物等,皆被一股不知從何而來...

是誰剝奪北漂青年的投票權?不能說的「不在籍投票」
公共政策.寇德曼:29 Oct, 2018在年底即將到來的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打出「北漂牌」,使「北漂青年」成為熱門關鍵字。北漂,原為中國用語,學者葉高華指出「漂」不是一般的人口遷移問題,而是在中國特有戶籍制度下才會產生...

動物沒有「語言」,所以無法溝通?——訪《以動物為鏡》作者黃宗慧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30 Oct, 2018除了人類,動物「似乎」沒有語言,那麼我們如何能與非人動物溝通?我們對動物行為的詮釋,是否只是人類的自說自話?一般人又如何看待由文學研究者來詮釋動物這件事情?或許,從文學研究者的角度來談動物,對有些人...

王鼎棫/當《宗教基本法》劃出法外之地——國家該管制宗教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Oct, 2018《宗教基本法》草案最近沸沸揚揚,爭執點有如該草案案由所說:「因少數團體或個人假借宗教名義所發生之不法行為,反應在人民對政府功能的主觀期待上,甚至希望政府對宗教加強監督管理。從而影響政府在制定宗教相關...

文資毀滅SOP:從北投暫定古蹟汾陽居被「誤拆」說起
公共政策.蕭文杰:24 Oct, 2018最近媒體有則關於台北市北投的暫定古蹟洲美街汾陽居古厝遭「誤拆」的報導,引起輿論一陣騷動。該「誤拆」事件在經媒體披露後,文化部於第一時間(16日)便緊急發布新聞稿指出:「毀損暫定古蹟違文資法涉刑責,將...

從菁英走向大眾,以電影彌補鴻溝——大稻埕與臺灣新文化運動
社會文化.李政亮:24 Oct, 2018剛剛啟用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再現1920年代以來,以大稻埕為中心的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乃至文化藝術方面的變遷,設計用心,足以讓觀眾領略殖民地臺灣知識分子,與藝術家們所發出的種種主張與聲音。有趣的是,文...

當我們談論他的名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訪中國另類搖滾樂團P.K.14
社會文化.簡妙如:22 Oct, 2018六月時,筆者(下稱簡)因北京行程而與P.K.14靈魂人物楊海崧(下稱楊)在他的新工作室碰面。我們聽了新專輯《當我們談論他的名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歌曲,也知道了他們去年為了這張專輯到柏林的傳奇場地錄...

如果我們能談論P.K.14,以及那些音樂政治寓言
社會文化.簡妙如:22 Oct, 2018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會從萬能青年旅店、宋冬野開始認識中國現今的民謠搖滾、新民謠。也許多一點,再聽了李志、五條人,而感到驚艷。如果你想聆聽更接近獨立搖滾的創作,那麼可以聽聽Carsick Cars、...

賴天恆/「歧視咒語」的神秘力量,你選擇配合還是反制?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Oct, 2018在一部溫馨浪漫感人的史詩級愛情喜劇裡,薩魯曼站在高塔的頂端,從他的法杖噴出火焰射向甘道夫。甘道夫輕易擋下魔法攻勢,抬頭凝視薩魯曼,大喊:「薩魯曼!你的法杖壞了!」瞬間薩魯曼的法杖就在他手中爆開。1小...

從在地到國際:搭建NGO參與平台,讓台北邁向世界公民城市
社會文化.林吉洋:18 Oct, 2018兩個禮拜前,在北京認識的一位環保組織的朋友,以觀光名義來台灣參加研討會。我約他在台北石牌一家快炒店接風。酒酣耳熱之際,噠啦噠啦的垃圾車聲音傳來,民眾三三兩兩從家門口跑出來倒垃圾。這位老兄三步作兩步湊...

劉永祥/攝影視角的主觀:評《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8 Oct, 2018「有圖有真相」這句話,多少帶了點戲謔的意味。照片可以抓住瞬間,卻從來都不能呈現全貌,拍攝者的視角左右了他人看到的故事與詮釋。和文字一樣,圖片呈現的「真相」,很多時候可能也只是主觀的想望。《這裡沒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