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活著就要不斷與藝術創作搏鬥——論紀錄片《草間∞彌生》

社會文化.李志銘:08 Nov, 2018

她,終其一生不斷和自己內心糾纏,像是野草般頑強,平日每每遊走於幻覺與現實之間,許多信手拈來、輕而易舉所勾勒出的畫作,都成了一種神祕的符號。憶想我最初之所以開始接觸、並且喜愛上草間彌生(Kusama ...

《禁身接觸》:今年最挑釁的電影之一

社會文化.鄭秉泓:15 Oct, 2018

打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羅馬尼亞導演阿狄娜・潘提琳(Adina Pintilie)就沒有要讓觀眾好過的意思。銀幕上,先是毛髮和肌膚,然後慢慢出現陽具,隨著起伏有致的呼吸,鏡頭持續向上,看見了乳頭。片名T...

從《世上最美麗的離別》與《最後的禮物》看見韓國不同形式的「家」

世界脈動.何撒娜:11 Oct, 2018

韓國電影與電視連續劇裡,「家」一向是重要的主題,「母親」也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很少有電影像《最後的禮物》(下稱《最》)與《世上最美麗的離別》(下稱《世》)這二部電影一樣,呈現身處在不同的家庭...

郭光宇/《延禧攻略》集體嘉年華:宮鬥爽劇的三個重點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1 Oct, 2018

我對宮鬥劇有免疫力。雖然也看了《後宮甄嬛傳》,不過那是被周遭的人逼到沒談資,才花了幾個半夜,跳著快轉過一遍。宮鬥最大的問題是鬥來鬥去都一樣,來一個黑一個,不論男女老少,到頭來全都成了做作陰狠的心機婊...

以動物為鏡:《馬達加斯加》系列電影裡的「現代方舟」形象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Oct, 2018

2018年8月,肯亞知名景點納瓦沙湖的索帕度假村湖邊發生了河馬攻擊遊客的事件,造成一死一傷。發生了這樣一起人與動物「雙輸」的悲劇之後,許多人也才知道,河馬雖然是草食性,但作為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其實...

《我的嗝嗝老師》:寶萊塢又一省思教育的催淚好片

社會文化.鄭秉泓:21 Sep, 2018

身為教學資歷七年的大學講師,在教師節前夕搶先看到《我的嗝嗝老師》(Hichki),不免「嗝外」有感,很開心今後除《三個傻瓜》(3 Idiots)和《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一個故事,兩種敘事:《小森食光》與《小森林》的日韓文化差異

世界脈動.何撒娜:12 Sep, 2018

改編是很常見的,像是從漫畫或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從電視劇改編成電影、或者是同一個故事在不同國家改編重拍等等。我很喜歡在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中,仔細觀察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在不同國家之間的改編版本。從...

「坐立難安」的《粽邪》:斷裂的敘事,生不了的同情

社會文化.陳夏民:11 Sep, 2018

(有微雷,慎入)要怎麼說故事,觀眾才會覺得精彩有趣?又要怎麼說故事,才能夠把一部還算好看的恐怖片變成無法錯過的經典?這或許是看完《粽邪》之後,我內心興起的疑問。我私心是喜歡的(因為有夏于喬),但總有...

面對死亡,學習告別——評電影《生生》

社會文化.鄭秉泓:10 Sep, 2018

《生生》就是今年的《順雲》。我的意思是,在今年八月的最後一天悄悄上映的台灣電影《生生》(安邦導演),和去年十一月默默上片又下片的台灣電影《順雲》(王明台導演)一樣,因為都以主角為片名,容易造成觀眾困...

「後囍宴時代」酷兒電影:從《親愛的卵男日記》看多元成家

社會文化.鄭秉泓:29 Aug, 2018

電影的開場是連串一閃而逝的列車窗外風景,那是英國社區最典型的褐色建築。偶而插入一對女同志的性愛特寫,接下來我們的兩位主人翁登場,坐在列車上的榕心(雷艾美飾)有意無意撫摸著懷孕隆起的肚子,不願接起伴侶...

與神同行:千年之後,糾纏不清的父兄與家國敘事

世界脈動.何撒娜:27 Aug, 2018

最近上映的韓國電影《與神同行》1、2集票房火爆,被稱為催淚鉅片,據說看過的人無不淚灑戲院。好吧,可能天氣太熱我火氣比較大,也可能只是我不夠熱血,在趕熱鬧看完兩集後,我並沒有被催淚成功,反而被即使死後...

文學青年呂赫若的音樂生涯(下):放棄紙筆,投身武裝革命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Aug, 2018

▍上篇:文學青年呂赫若的音樂生涯(上):尋找迷霧中的台北歌手1943年1月,呂赫若進入「興業統制會社」電影公司,工作期間認識了前來面試的荳蔻女子蘇玉蘭,已有家室的呂赫若在日後更上演「金屋藏嬌」的外遇...

文學青年呂赫若的音樂生涯(上):尋找迷霧中的台北歌手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Aug, 2018

今年(2018)4月,客家電視台精心製播的本土時代劇《台北歌手》首度上映,透過改編文學作品結合戲劇演繹,講述上世紀四〇年代台灣小說家呂赫若(1914~1951)從文學創作走向左翼革命的傳奇一生。而片...

佐渡守/鬼月談動物:《鬼燈的冷澈》裡的動物議題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0 Aug, 2018

曾獲得2012年日本全國書店員漫畫票選第一名的《鬼燈的冷澈》(講談社),在暌違三年之後,最新動畫(第二期後半)終於在今年4月開播了。台灣方面,巴哈姆特動畫瘋、LiTV 線上影視、愛奇藝、中華電信MO...

唐葆真/人們為何愛看動物影片?——動物影像的再現與情感連結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6 Aug, 2018

英國作家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有隻會笑的柴郡猫(Cheshire Cat),其形象來源為當地俗語「笑得跟柴郡貓一樣」(grin like a Chesh...

李志銘/「我是個音樂家,想做真實的音樂」——評《坂本龍一:終章》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Jul, 2018

(※ 文:李志銘,作家)很多人喜愛坂本龍一的音樂,因他作品裡總有一種冷峻、孤寂(solitude)、空茫的氛圍,乃至一股淡淡的哀愁,相對於日語裡的「寂しい」(sabisii)。若以本土歌樂的語言來形...

為低薪而道歉:《奇蹟的女兒》是勞動與性別的雙重壓迫

時事觀察.劉昌德:19 Jun, 2018

政府官員們發表勞工「平均月薪近六萬元」、「實質收入創新高」的一連串「幹話」奇觀,讓底層的低薪勞工瞠目結舌,只能紛紛為了自己「拉低平均薪資」向社會道歉。「謙卑再謙卑」的抗爭姿態,一直是台灣勞動者的宿命...

性別或美學先行?——《太陽之女》與佔領坎城的82名女影人

社會文化.鄭秉泓:18 May, 2018

2018年第71屆坎城影展於5月8日至19日舉行,年逾古稀的坎城影展並沒有留露出任何疲態或老態,不僅開出一份因應時代在女性、種族上求得平衡且兼顧多元議題的入圍名單,評審團的挑選也有一股「女人當家」的...

《不即不離》:從父輩召喚被遺忘的馬共歷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5 May, 2018

近年旅台導演廖克發的紀錄片《不即不離》從家族史出發,深刻重繪了大馬華人跟國家和馬共(馬來亞共產黨,下稱馬共)歷史不即不離的間距。導演從失責的父親身上追溯自身家族失憶的馬共歷史,追思那位跟自己素未謀面...

從贖罪走向死亡——牟敦芾60年代禁片《跑道終點》

社會文化.鄭秉泓:10 May, 2018

(※ 本文涉及多處劇透,敬請讀者斟酌。)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已在五月四日開幕,國內外許多紀錄片影人帶著他們的作品與台灣觀眾見面。今年的重磅單元「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宛如在執行「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