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不中立」的紀錄片——日本導演原一男的拍片格鬥技
社會文化.林木材:12 Feb, 2019我製作苦澀的電影,我討厭主流的社會。——原一男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出生於1947年的日本電影導演原一男在世界影壇中,都是一個絕對的異類。他的與眾不同,來自於他對「記錄」的激進看法:他對慣以為常的觀點感...

周星馳還值得期待嗎?——當喜劇之王變成炒冷飯之王
世界脈動.黃愛玲:01 Feb, 2019周星馳曾夢想當性格演員,但與生俱來的喜劇細胞,卻意外使他成為喜劇之王。雖然在今天,觀眾對喜劇演員的重視和尊重已明顯提升(尤其他是周星馳,一個已成為學術研究對象的喜劇演員),但這一切,距離他想成為的演...

香港賀歲片編年紀:「新春強檔」是如何產生的?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01 Feb, 2019「賀歲」,顧名思義指的是「慶賀」新一「年歲」的到來,每戶人家以歡喜的心情迎接新年新氣象,家家戶戶也添滿春聯,冀望新一年能財源廣進。而對於電影而言,每年農曆新年的一月到二月,也被稱作「農曆檔期」,此檔...

《影》:誰才是陰陽弈枰之間的下棋人?
社會文化.梁靧:30 Jan, 2019張藝謀的武俠電影,多愛說教講理。《英雄》講得是「天下」、《滿城盡帶黃金甲》講得是「規矩」。有些人認為《影》講得是「陰陽」,但在我看來則否。張藝謀因為錯誤理解了「陰陽」,使得講「陰陽」只是表面,最後談...

香港賭片史:賭神歸位後,還剩下什麼?
世界脈動.黃愛玲:29 Jan, 2019賭片是香港電影的類型之一,類型電影的元素包括重複出現的慣例、符號、背景設定、故事內容、角色設定等。類型電影實際上很難劃分,因為通常一個類型的發展,會隨著社會氛圍加入新的元素,跨類型也是很常見的事。賭...

雅豊斯/《我們與惡的距離》:台劇律師配戴日本律師徽章?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an, 2019有鑑於「公共電視製作」早已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因此新戲《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去年公布演員名單後即備受各界矚目。幾日前,公視釋出該劇的正式預告,臉書粉絲專頁上的影片在短短的19小時內就有19萬次觀看,5...

中國致富夢將醒?馮小剛的城市題材系列電影
社會文化.李政亮:28 Jan, 20192019年農曆春節前夕,中美貿易大戰的風雨飄搖下,幾個數據讓中國市場不再光鮮無比。先從電影來看,如前文所提:2003年中國進入大片時代以來,每年票房以20、30%的速度快速成長;2018年中國電影票...

不只是邊緣人的故事——北歐暗黑系電影《邊境奇譚》
社會文化.小川林:23 Jan, 2019(※ 本文有雷,斟酌服用。)《邊境奇譚》(Border)絕對是我近期看過最目瞪口呆的片子。這部在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奪下最大獎的丹麥瑞典合拍片,是伊朗裔瑞典導演阿里阿巴西(Ali Abbasi)的第...

《後勁:王建民》——感受初戀的濃烈後勁
社會文化.陳子軒:14 Jan, 2019每逢年底,台灣的大學教師們,總是埋首於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寫作這個集體儀式,一連串的工作追著跑,總算讓我踉踉蹌蹌地送走了我生命中最難熬的2018這一年。這段時間以來,王建民已是我網路同溫層不曾停歇的存在...

《無法辯護》:人性公差下,制度再現後的失衡
時事觀察.許伯崧:26 Dec, 2018近期台灣公視新創電影《無法辯護》正式於電視頻道播映,《無法辯護》是公視首部經士林地方法院首肯入院實境拍攝的法庭劇,以知識劇的形式包裝少年虞犯、司法審判以及那些關於人性與公平正義的議題。導演曹仕翰表示...

霸王別姬(下):從電視劇、小說與電影改編談歷史的再詮釋
世界脈動.黃愛玲:27 Dec, 2018▍上篇:霸王別姬(上):是史實還是故事?淺談其文本原型與古今版本「霸王別姬」作為一個歷史故事原型,隨著時代不斷延伸出更豐富的文學性及多元性,每一次的重寫都是改編其內涵的工程,而被「豐富」了的「霸王別...

霸王別姬(上):是史實還是故事?淺談其文本原型與古今版本
世界脈動.黃愛玲:27 Dec, 2018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作為唯一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華語片,是連導演自己至今都無法超越的作品。25週年修復版的上映,雖讓人感傷最美好的陳凱歌和張國榮已不復存在,卻慶幸曾有這麼一部電影,為我們留下...

鹹尼斯/陸片在台上映本是政治問題?該與時俱進的「陸片配額制」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Jan, 2019去年11月,文化部公布2019年大陸地區電影(下稱「陸片」)上映配額抽籤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多部入圍金馬獎的優秀陸片作品也在抽籤過程中箭落馬,使得牽動陸片在台商業映演資格的「陸片配額制」引起熱論。...

城市,中國人最困惑的語彙——陳凱歌的反思之作《搜索》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Dec, 2018日前,陳凱歌1993年的作品《霸王別姬》數位修復版上映,引發不少影迷討論。陳凱歌,從1984年的《黃土地》以來,便與張藝謀成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1990年代,兩人的電影成就也吸引台灣、香港資...

《幸福定格》:一部辯證幸福無法定格的紀錄片
社會文化.鄭秉泓:21 Dec, 2018幾個月前看了公共電視與國家電影中心攜手合作,邀請十四位導演運用國影中心典藏的檔案影像所完成的集體創作計畫《時光台灣》。其中我對沈可尚執導的《時光中》格外有感,這部短片雖然看起來像是時任台北電影節總監...

拒絕回憶、顛覆傳統的奇女子——評《WESTWOOD:龐克時尚教母》
社會文化.李志銘:12 Dec, 2018所謂的記憶,往往也就是當下的呈現。許多人熱衷或者偏好懷舊,皆是因為相信過去的歲月要比現在美好。然而對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來說,回憶往事更多卻是一種毫無必要的耽溺。她...

《殺了七個人之前》:你關心殺人後怎麼判?還是殺人前發生什麼事?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Dec, 2018由司法院主辦的「司法與社會對話」的系列活動之一,司法影展,陸續於北、中、南各地播放精心挑選與司法有關的電影,透過觀影,嘗試拉近司法與人民的距離,也藉由電影情節,一同與觀眾就台灣各式各樣的司法議題進行...

《殺人回憶》:通往冤案地獄的路,是由「正義」鋪成的?
公共政策.超。現代化律師:29 Nov, 2018今天要講的是韓片《殺人回憶》,先講好本文一定有雷。這部片子是韓國導演奉俊昊2003年的作品。片頭雙手反綁被棄屍於稻田的女性屍體,一定有許多人覺得眼熟,因為故事改編自韓國真實的「華城連環殺人案件」,在...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司法日常的奇異展演
公共政策.孫健智:20 Nov, 2018(本篇非業配文,內文有雷,慎入) 另類的司法日常在臺灣的電影市場上,《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應該算得上罕見的作品:一來它出自遠在中東的黎巴嫩,二來它是法庭電影,而「來自黎巴嫩的法庭電影」好像不是什麼能吸...

非關城市,無涉幸福——評何蔚庭《幸福城市》
社會文化.Alfredo:17 Nov, 2018馬來西亞出身的導演何蔚庭曾在紐約大學研習電影,之後以台灣為創作基地。在處女作長片《台北星期天》(2010)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肯定後,接下來因拍攝計劃失利,導演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四處幫人拍片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