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賭片史:賭神歸位後,還剩下什麼?
賭片是香港電影的類型之一,類型電影的元素包括重複出現的慣例、符號、背景設定、故事內容、角色設定等。類型電影實際上很難劃分,因為通常一個類型的發展,會隨著社會氛圍加入新的元素,跨類型也是很常見的事。賭片的成型和發展過程也反映了這種狀況。
七〇年代在香港開始興起的賭片,固然也跟香港的經濟及整體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1香港的本土意識開始抬頭,電影也脫離過往的「大中國情懷」,轉而關注香港本土民生及西方文化。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香港人對金錢的價值觀也有很大改變,對於投機取巧這類過去被認為是負面的賺錢方式不再排斥,尤其對股票的熱衷。賭片的風潮也隨之產生。
1972年張曾澤導演的《吉祥賭坊》是以民初為背景的功夫賭片,透過江湖人士經營賭坊的際遇道出賭博的害處,屬於警世片。這部電影很大程度延續了五、六〇年代香港電影裡對於賭博的負面態度,強調教育意義。
許冠文導演的《鬼馬雙星》(1974)是許氏兄弟的代表作之一。與其說是賭片,它更傾向於有賭博元素的許氏喜劇。一代笑匠許冠文擅長透過嬉笑怒罵的風格,來反映香港市井社會的狀況,調皮之餘不失「貼地」2。
▲ 《賭王大騙局》(1976)預告片。
賭片始祖:《賭王大騙局》(1976)
被譽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賭片的,要數程剛導演的《賭王大騙局》(1976)。電影的主角沙氏一族,被塑造成世襲武林派別,他們在兩千多年前為了對抗不義的政權而苦練賭術和千術,「千」富濟貧。徒弟/兒子為師父/父親復仇與壞人對決,是武俠電影的典型橋段。《賭王大騙局》堪稱現代武俠電影,只是場域從武林轉換到賭博界和老千界。
導演蒐集了很多賭術派別的資料,為角色們設定不同能力,包括聽骰子知點數、超強記憶力、換牌、策劃佈局、假冒身份等(這些設計後來都被王晶和其他導演沿用)。就算放到今天,《賭王大騙局》仍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節奏緊湊、內容豐富多元。一家之主沙老爺在背後統領,長輩們擔任軍師負責策劃和各種道具支援的工作,再由年輕人去執行騙局和對賭。
電影的高潮是主角沙通和仇人彭天石的賭局,二人西裝筆挺地一決高下。玩心理戰→籌碼全押(梭哈)→加大賭注(賭桌以外的賭本,身家甚至性命)→叛徒偷換牌→主角識穿將計就計→壞人敗局→利用黑吃黑來收拾壞人和叛徒。不難發現,後來的賭片的橋段幾乎都離不開這個脈絡,足見此片的經典和重要性。
其實,早在五、六〇年代的香港黑白粵語片時期就已經有老千、騙術相關的電影。李翰祥也曾在七〇年代初拍過《騙術奇譚》(1971)等老千片。但《賭王大騙局》是第一部加入了現代感,並且以賭博技術為重點的電影,開創了香港賭片的風潮。此後,香港電影裡的老千題材幾乎都被納入到賭術裡了。而《賭王大騙局》的成功,也讓導演隨後開拍了幾部同樣題材的電影,包括《賭王鬥千王》(1981)和《流氓千王》(1981)。
▲ 《賭神》(1989)預告片。
「英雄本色」式賭片:《賭神》(1989)
目前來說傳播最廣且普遍認為最經典的賭片,是王晶在1989年導演的《賭神》。王晶早在1981年趁著程剛導演帶起的賭片潮,就為邵氏導演編劇了《千王鬥千霸》,1982年也寫了《打雀英雄傳》的劇本,迴響不俗。
《賭神》的故事模式和賭術的展現,在程剛導演的作品裡已經出現,王晶只是把稍微冷淡下來的賭片潮,借用周潤發的演員特質來重新包裝。這部電影的成功,或許還歸功於八〇年代末的香港電影已是成熟的國際化市場,加上當時香港電影語言及表現技術也比七〇年代明顯加強了,尤其吳宇森已為香港黑社會電影奠定了浪漫悲壯的美學風格。
此外,當時的周潤發在《賭神》大紅之前,就已憑著《英雄本色》(1986)成為Mark哥代言人,也在《大丈夫日記》(1988)和《公子多情》(1988)裡展現了小人物的喜劇天分。王晶很取巧地把周潤發成功塑造的兩種極端角色形象結合,透過腦部受傷的橋段合理化一個角色的兩種極端性格,把喜劇和英雄元素融入賭片中。
香港電影的潮流不斷在循環,很多導演都會參考邵氏甚至更早的五、六〇年代黑白粵語電影的一些元素,改頭換面就當作新的東西拿出來賣。每一個時代的新觀眾因為對舊電影不熟悉,才會誤以為是新片種而感到新奇。
王晶隔年的《賭俠》(1990)讓刀仔(劉德華飾演)從小跟班晉升為主角,雖沒有了賭神周潤發的王者氣勢壓場,卻加入了周星馳飾演有特異功能的星仔,讓電影走向無厘頭式喜劇路線。同年劉鎮偉和元奎導演的《賭聖》,更是把周星馳推向喜劇之王的重要作品。劉德華的光芒很明顯被周星馳壓過,隨之也有了周星馳主演的《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1991)。
跟風之作
此後,香港電影圈掀起了賭片的大熱潮,很多模仿作品也陸續誕生。《賭霸》(1991)是極少數以女性為主角的賭片,由梅艷芳和鄭裕玲主演,周星馳客串演出。其他的包括了《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1992),同年八月的《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等。
很多跟風的賭片,如《賭王》(1990)、《賭尊》(1991)、《賭魔》(1991)、《賭煞》(1992)等,素質都很粗糙。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擅長商業片操作的大導演杜琪峰也曾加入此熱潮。《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1991)把上一年大獲成功的「天若有情」模式加入賭片,找來了當紅的王杰延續其樂壇浪子形象,和劉德華上演黑道兄弟情。劉德華和吳倩蓮再次扮演苦命的黑社會情侶,但這次死的是吳倩蓮。劉德華活了下來卻雙目失明,和失去一隻手的王杰一起為師父復仇。
▲ 《賭聖》(1990)預告片。
▲ 《賭俠1999》(1999)預告片。
賭神接班人
繼周潤發之後,王晶致力於捧紅賭片接班人劉德華,奈何劉德華既無法超越周潤發的大哥風範,又無法像周星馳般以其獨特的喜劇細胞為賭片開創新風景。儘管劉德華演藝生涯裡多次出演賭片,卻也無法塑造經典。周星馳的自主性很強,合作過的導演都表示無法駕馭他,王晶無法在周星馳身上得到好處,只好另找接班人。
1994年,王晶和周潤發再次合作推出了《賭神2》,聲勢卻大不如前。隨後,他曾分別找來了葛民輝和黎明出演《賭聖2街頭賭聖》(1995)和《賭神2之少年賭神》(1997),都沒有引起迴響。
王晶在吳君如的訪談節目《星星同學會》裡坦言,拍攝《千王之王2000》(1999)時,就是想借助周星馳來拉拔張家輝,以致願意以當時的天價(日薪過百萬港幣)請周星馳出演。結果最後卻和周星馳不歡而散,電影效果也不如預期。
雖然張家輝在2000年前後演出了很多喜劇,尤其賭片居多,包括《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1999)、《賭聖3之無名小子》(2000)、《中華賭俠》(2000)、《賭俠2002》(2002)、《賭俠之人定勝天》(2003)。然而他的喜感很小家子氣,往往只能當下靶(襯托),沒有獨挑大樑的能力。
1999年的《賭俠1999》和《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正值劉德華的天幕公司欠下巨債的時期,他只好賣身給王晶。在支付月薪的情況下,王晶大量為劉德華開戲,物盡其用。
儘管多次失敗,王晶仍不放棄賭片。他陸續推出了《雀聖》(2005)、《雀聖2自摸天后》(2005)。《我老婆係賭聖》(2008)起用了晶女郎之一的孟瑤當女主角,企圖把他的「羔羊」系列結合賭片。不過就算借用展示女性的性感胴體,也無法拯救他空洞的劇本和陳腔濫調的低俗笑點。
▲ 《賭神之神》(2002)預告片。
▲ 《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預告片。
另類賭片:《賭神之神》(2002)、《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
《賭神之神》(2002)可謂是最超乎預料的賭片,因為它是一部福音電影。故事改編自基督徒鄧天兆的生平事蹟,這位曾有「亞洲太平洋賭王冠軍」美譽的馬來西亞華裔,接觸宗教後改過自新。電影的前半部是一般賭片的主要論調,後半部則著重在主角王杰面對心理掙扎和接受上帝指引的過程。
銀河映像的出品在杜琪峰和韋家輝的監督下素來有保證。他們除了警匪和黑社會類型,自2000年開始另闢喜劇路線,為公司的營運達致賺錢和創作兼具的目標。《嚦咕嚦咕新年財》由二人聯合執導,為賭片開拓了新類型。
電影的喜劇風格非常具有銀河映像的特色,著重在各個角色的性格塑造上。黃文慧飾演的老人癡呆母親是最亮眼的配角,一句「我要幫我兒子報仇」至今仍為很多影迷津津樂道。梁詠琪在電影裡以各種不同的造型亮相,其神經質演出讓人驚艷,有別以往的玉女角色(某程度是在複製《孤男寡女》裡的鄭秀文)。劉青雲的黝黑皮膚一直是會被大家開玩笑的點,劇組直接讓他作黑人的嘻哈打扮,顯得可愛討喜。主角劉德華飾演的麻將界一代宗師,有氣度之餘又很接地氣,在師奶圈裡行走,賺大家的錢的同時又有良心,會幫她們打掃家裡,非常親近的街坊朋友一樣的關係。這絕對是劉德華演過的賭片角色裡最豐富出色的。
作為賀歲電影,金牌編劇韋家輝借用賭片敘述了人面對逆境該有的精神,要沉得住氣、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成熟再捲土重來。「人品好,牌品自然會好」已成為經典句,就算手握爛牌也要好好打,是給當時不景氣的香港電影界和社會的鼓勵。
賭神歸位、眾星雲集的無限消費
黔驢技窮的王晶近年成功鼓動賭神周潤發歸位,加上很多巨星的加入,包括劉德華、張學友、謝霆鋒、劉嘉玲等,憑藉《賭城風雲》(2014)、《賭城風雲2》(2015)、《賭城風雲3》(2016)在中國市場大賣特賣,明目張膽地重複消費自己。
自香港與中央政府在2003年簽署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香港電影面臨為了中國市場不得不妥協的困境。許多知名導演北上後的作品都會失去香港的本土特色,若無法發展新路線,就只能仰賴過去的港片經典光環來生存。
徐克的武俠世界已變得不倫不類;劉鎮偉只能不斷拍攝《西遊記》系列,把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愛情糟蹋得體無完膚;周星馳除了在《西遊・降魔篇》裡套用了劉鎮偉的愛情故事,在即將到來的新春檔重拍的《新喜劇之王》,甚至連片名都懶得重改,光是預告片就已讓人胃口全無。
▲ 《賭城風雲3》(2016)預告片。
- Chan, B. (2010), 'Gamblers and tricksters: the forgotten gambling films of the 1970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4: 2, pp. 89-104, doi: 10.1386/jcc.4.2.89-1.
- 香港用語,意即務實、現實,了解民間疾苦。與不食煙火的「離地」相對,參閱許寶強,衰到(在)「貼地」歲晚的五年「離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