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權
的結果:共找到 280筆 約 0秒
網路小編都是「年輕女孩」?網路社群與性別的相互形塑
社會文化.蔡宜文:25 Mar, 2021日前,某出版社總編富察延賀(臉書名「富察」)在網路上批評故宮粉絲專頁「故宮精品」趁「鮭魚之亂」所延伸的「網路哏」,幫乾隆換了一張加了「鮭魚」二字的身分證。富察對此頗有意見,撰文提到「台北故宮的臉書也...

一種女高中生,兩種想像:父權社會對年輕女性的意淫與管制
時事觀察.V太太:22 Mar, 2021高雄女中於本月初舉辦畢業旅行,學生疑似因為對房型安排有疑問而向住宿飯店反映,沒想到這件對一般人來說尋常不過事情,卻意外遭到網友「爆料」,又經媒體轉載而成為「新聞」。新聞報導所著重的資訊也並非事件本身...

當親密關係攤在鎂光燈下,「驚世媳婦」與「失職妻」犯了什麼錯?
時事觀察.V太太:12 Mar, 2021前桌球選手福原愛與江宏傑近日傳出離婚消息,根據媒體報導,男方的言語和精神暴力行為是導致婚姻關係破裂的原因之一。然而,福原愛卻沒有因此獲得太多支持與同理,反而以驚人的速度在網友心中「黑掉」,因為就在離...

女人有責任避免引發男人的性慾嗎?性騷擾背後的「男性資格感」
時事觀察.V太太:26 Feb, 2021日前,因為女明星在臉書上指出,自己在主持工作中遭到客戶和同場藝人以言語調侃並被「吃豆腐」,使性騷擾成為媒體與社群網站的熱議議題,引起各方討論甚至爭鋒相對。有人質疑若女明星所述為真,為何當下不做出反應...

嚴非/《男兒王》:隱身暗處,帶來狂歡的「皇后們」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Feb, 2021在筆者印象中,新加坡電影上一次的高潮似乎還停留在2002年的《小孩不笨》,裡面的「拎盃拎盃」到現在都還言猶在耳,揮之不去。提到《小孩不笨》,當時的李國煌還只是飾演裡面的搶匪,然而2021年春節上映的...

從年夜飯開始,打破傳統性別規範與家庭想像
時事觀察.V太太:09 Feb, 2021農曆春節將至,社群網站上也紛紛出現各種渡節(劫)討論,人們一方面戰戰兢兢地預期過年期間返鄉探親,又要遭遇到逼婚、生子、升職、薪資等令人尷尬的提問和衝突,另一方面提供彼此各種應對技巧、生存指南。在各種...

你是「正當的」確診者嗎?防疫與父權,女性面臨的雙重管制
時事觀察.V太太:14 Jan, 2021新冠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一年,造成全球將近兩百萬人死亡,台灣卻始終維持著極低的感染數和死亡案例,堪稱防疫佼佼者。與此同時,「全民積極防疫」的文化也形塑一些獨特的社會風景,一...

彩虹是六色還七色?「跑道顏色」爭議下的符碼爭奪戰
公共政策.陳民峰:12 Jan, 2021今年1月6日,基督教右派學生團體「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簡稱捍家盟),在其臉書轉發花蓮化仁國小的彩虹跑道貼文指出,該操場設計是「六色同運彩虹」,並指控校長在國小以公帑推廣同性戀文化。其實彩虹跑道並非首...

台灣杉/學術女性集體困境:成為博士後,才是天堂路的開始
公共政策.女科技人:05 Jan, 2021前陣子我和多位女科技人參與女科技人的形象影片拍攝,其中一環是錄下我們對新生代的女孩們想說的話,於是拍攝前我們邊聊天邊討論該對新生代說什麼,突然其中一位女學者說:現在女性追求學位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不...

April/什麼!小學生沉迷看A片?資訊時代的性別教育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4 Jan, 2021「老師,你在YouTube的搜尋那邊打3個X嘛!」國小四年級的孩子稚嫩的臉蛋上,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漾起老師們一看就知道「有鬼」的笑容。學生看我不為所動,乾脆直接告訴我:「老師,我們班某某某和某某某週末...

《生為女人》:大女主電影套路?我們仍需要「老套」的女性故事
時事觀察.V太太:24 Dec, 2020《生為女人》(I Am Woman)是一部傳記電影,描述澳洲出生的女歌手海倫.瑞蒂(Helen Reddy)於六零年代後期從澳洲前往美國紐約,在以男歌手和團體為主流的時代,打造個人的音樂事業,也經歷...

暙杶/《如果30歲還是處男》:日本BL劇的冬季暖心魔法術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Dec,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近年日本流行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力看似不若以往,然而2020年10月至今,是少見日本電影和電視劇相關話題,爆炸性並廣泛延燒超過兩個月的日子。最顯著的,無非是漫改動畫電影《鬼滅...

從陪聊直接聯想到陪酒,是誰在物化擺攤聊天的北一女學生?
時事觀察.朱家安:16 Dec, 2020北一女校慶,有攤位以五分鐘30元提供「學姐陪聊」服務,引起爭議。有些人聯想到陪酒,有些人指出女學生不該「自我物化」。「物化」這詞很多人用,但很少人說明自己的用法。有些人直接了當認為物化就是「把人力當...

新井一二三/日本#KuToo運動:高跟鞋與職場的性別歧視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8 Dec, 2020當#MeToo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世界以後,日本掀起了一場#KuToo運動。那是演員兼模特兒石川優實在自己的推特上開啟的。她寫道:「我想有一天改變女性為了工作非穿高跟鞋不可的習俗。在念高專時候,曾有一個...

陳紫吟/「女權法西斯好可怕」?缺乏性別敏感度也是罪過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5 Dec, 2020今年6月底,海巡署以一張「因母親疏忽而導致孩童溺水」的圖片進行防溺宣導,受到批評。批評者認為海巡署缺乏敏感度:這樣的圖會強化「照顧孩子是母親單方面的責任」的刻板印象,進而強化女性身上已經比男性更重的...

穿太露與性侵迷思:如何避免「譴責受害者」? ft. 朱家安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Dec,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如果你不知道該對性暴力事件發表什麼意見的話,最好什麼也不要說。」每當有性騷、性侵,或是各種性暴力事件發生時,網路輿論常見一支主流說法認為,「受害者(通常是女性)也有錯...

「失敗」的母親,「太像人」的女人——單親媽判死案與父權的性別想像
時事觀察.V太太:30 Nov, 2020日前一名單親媽媽疑似因為生活與照護壓力太大,勒斃兩名幼子,隨後自殺未遂,遭新北市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死刑,法官認為,該女之行為「極端惡劣,泯滅人性,不判處死刑,有違天理」。判決結果公布後引發社會熱議,辯...

馮玉芳/在越南我是中國新二代,在台灣我是越南新住民,我到底是誰?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Nov, 2020「您好,我是新住民中心的社工馮玉芳!」這是我每天上班時在電話裡重複說的自我介紹。但電話的另一端的回應往往是:「可以請台灣人來跟我說話嗎?」是的!我的口音就是有「越南腔」,台灣人一聽就識破「你是越南人...

林冠廷/「左滑右喜歡」?你遇到的是良緣,還是性侵夢魘?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Nov, 2020軟體跳出一張張個人照片,向左滑是「不要」,向右滑是「喜歡」。當兩個用戶對彼此「喜歡」,你們就被配對成功。這個簡單卻又讓人上癮的模式,讓原本就相當熱門的交友軟體Tinder,在疫情期間成為顯學。只是在...

強尼戴普家暴羅生門,是MeToo和女性主義的失敗或印證?
時事觀察.V太太:16 Nov, 2020好萊塢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前妻安柏赫德(Amber Heard)的離婚與家暴案件糾纏多年,最近又來到新一波的「高潮」。原因是,2018年時,英國《太陽報》(The Sun)大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