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上):「鹹濕佬」們談心的那些夜晚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Aug, 2022一位經典人物的辭世,是否見證了過去某個舊時代的終結?抑或迎來另一新時代的過渡?回首近二十年來的香港,先是笑傲江湖的鬼才黄霑不在了(2004年),接著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巔峰的大俠金庸離世(2018年),...

蔡淯鈴/美國史上首位女性眾院議長:裴洛西的工作與家庭是怎麼煉成的?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8 Aug, 20221987年,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成為美國眾議員。那年,她47歲。美國眾議員的女性只有26位,佔全體眾議員的4.9%。1991年,她造訪中國,跟另外兩位國會議員同事一起在天安門廣場...

一個動畫王國的起點:《國王與鳥》和《斜眼暴君》如何造就吉卜力
社會文化.李政亮:03 Aug, 2022「高畑勳展」與影展在近日推出,人們在展覽與影片當中重溫大師印記。高畑勳動畫之路的原點,就從1955年看了法國動畫《斜眼暴君》(La Bergere et le Ramoneur)所受的衝擊開始。當時...

李律/華語歌壇有個不老比莉:中華民國、王雪娥和她的美軍駐唱演藝史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1 Aug, 2022(※ 文:李律,現任故事Story Studio主編,著有散文集《......顯示更多》。)當你爸媽還是小屁孩的時候電影《星際異攻隊》裡面,男主角彼得奎爾的媽媽,是個曾經成長於1970年代的少女,熱...

台灣如何成為詐騙之島?詐欺為何變成第一大犯罪?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Aug, 2022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宣布投入14億元成立「打詐國家隊」,向詐騙集團宣戰,短短12天內已破獲四百多個詐騙集團,抓到近兩千人。民眾驚奇之餘,或許不知道,蘇院長會如此重視「打詐」,在於詐欺犯罪近年已再度超越...

處處皆是傳道場:淨空老和尚實踐的人間佛教
社會文化.曹郁美:29 Jul, 2022淨空老和尚圓寂,享耆壽96,回到他一生弘揚的阿彌陀佛淨土。淨空老和尚1927年出生安徽,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1959年於台北臨濟寺出家,時年32。一生專注宣揚佛法,無分途徑,尤以電視台上講道講...

都是「秀恩愛」和「操人設」的錯?談中國詩人余秀華家暴事件
時事觀察.V太太:27 Jul, 2022本(7)月初,中國詩人余秀華在個人微博上發文稱自己遭到伴侶家暴。余指出,事發當日她與楊性伴侶發生爭吵,對方先是掐她脖子,隔天又打了她上百耳光,隨後余表示自己已和對方分開,並在媒體詢問時否認自己將與對...

吳子毅/解嚴了還是不民主?看見校園生活的威權陰影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Jul, 2022如果以「威權」、「校園」等關鍵字搜尋,我們可以輕易在網路上看到相關新聞。2021年4月17日,鳳山高中園遊會決定不對外開放,與學生投票結果不同,學生批評校方漠視民主程序。2022年4月26日,新竹高...

下一座棒球場會更好嗎?談新竹棒球場事件與運動場館背後的魑魅魍魎
社會文化.丁桀:26 Jul, 2022嶄新的新竹市立棒球場於2022年7月22日啟用,開幕系列戰便是味全龍迎戰富邦悍將。兩天賽事,合計吸引19,528位球迷進場,足以見得新竹市立棒球場整建後的「蜜月效應」。然而,甫整建完成的新竹棒球場卻...

亞洲地獄展(上):在展館之外,看見在地神鬼文化
社會文化.顏瑞霆:22 Jul, 2022今(2022)年6月,台南市立美術館展出了「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首發宣傳照片為展品之一的「清朝殭屍」,因外貌逼真而造成群眾熱議。筆者藉此來探討我們生活周遭的這類無形文化資產(以下簡稱文資)。館方的...

帶病生活(一):看見精神居家護理工作的困境與挑戰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9 Jul, 2022原編按: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NPO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相比於藥...

馬雅人/首次分科測驗登場之後:歷史科試題如何走出既有框架?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Jul, 2022(※ 文:馬雅人,從小對馬雅有所憧憬,立志成為台灣馬雅研究第一人。)在108課綱施行後,考招制度相應改變。分科測驗取代過去的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且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學僅考甲科,可說前無...

劉維人、廖珮杏/什麼時候台灣才夠民主?從鄭南榕一段筆戰談起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5 Jul, 2022台灣名義上解嚴至今已有35年,歷經三次政黨輪替,在選舉程序、政治參與方式上都已經相當民主,2022年在《經濟學人》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也高居全球第8,屬於「完全民主」,排名甚...

「善泳者溺」的迷思:為什麼你不該只學游泳?
公共政策.張景泓:12 Jul, 2022近日發生一起溺水事故:一名18歲男子跟朋友到花蓮秀林鄉三棧南溪跳水,從岩壁上跳下後就不見蹤影,朋友隨即通報消防救人,但男子被找到時已經明顯溺斃身亡。戲水地點三棧南溪深潭,水深達四到五公尺,有花蓮最高...

廖庭輝、彭揚凱/租屋族是二等公民嗎?正視租屋黑市對公民權的危害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12 Jul, 2022今(2022)年是地方選舉年,每逢選前都會有著浩浩蕩蕩的「青年返鄉投票」奇景,並被認為是「青年積極參與民主」的象徵。但在這個敘事下卻少有人思考的是「為什麼青年需要返鄉才能投票?」,返鄉投票這件事情真...

尷尬的初經經驗、結婚生子的使命:《兒時的點點滴滴》中的女性困境
社會文化.黃彥瑄:08 Jul, 2022細數童年發生的種種回憶,那些細碎又平凡的小事,一點點積累成長大後的模樣——成長或許就是在不經意時發生的。 《兒時的點點滴滴》(おもひでぽろぽろ)改編自岡本螢、刀根夕子之同名漫畫,原作講述了小學生妙子...

【李明哲專訪三】附加刑成返台最終考驗,自由前重回軟禁酷刑
編輯室.編輯室:07 Jul, 2022▍第二篇:【李明哲專訪二】李凈瑜「干擾」獄政,赤山監獄改革成功?編按:李明哲在湖南赤山監獄關押四年多後,在返台前遭國安單位警告,將可能遭遇「附加刑」而無法回台。李明哲出事不久後,也有一名台灣人李孟居...

【李明哲專訪二】李凈瑜「干擾」獄政,赤山監獄改革成功?
編輯室.編輯室:06 Jul, 2022▍第一篇:【李明哲專訪一】欲加間諜罪名遭拒,黑監獄使精神損傷編按:李明哲結束公開審判之後,被帶往湖南赤山監獄進行他近五年的服刑。本篇專訪中,他會談到在赤山監獄服刑期間的遭遇,乃至他回台前,獄方以疫情...

癮君子/《午後彌撒》:孩子是殺人犯——加害者家屬如何與社會共處?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6 Jul,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影《午後彌撒》(Mass)為新銳編導法蘭克南茲(Fran Kranz)的首部劇情長片,並以美國社會相當關注的槍枝暴力作為背景事件。極富張力的演出,更在日舞影展中大獲觀眾...

【李明哲專訪一】欲加間諜罪名遭拒,黑監獄使精神損傷
編輯室.編輯室:06 Jul, 2022編按:2017年3月19日,台灣人李明哲從澳門入境中國時與友人失聯,隨即失蹤。直到10天後,在台灣民間團體的奔走與施壓下,3月29日中國國台辦對外證實李明哲遭中國官方扣留,理由為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