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因病而犯罪的人:鐵路刺警案定讞,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省思
公共政策.劉潤謙:28 Jun, 2021嘉義鐵路刺警案於民國110年6月23日定讞,被告被判17年有期徒刑,並於刑期執行完畢或赦免後,施以法定最長監護期限5年的強制治療。這個結果,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的結局。但...

從無罪到徒刑17年,鐵路刺警案定讞——司法與精神醫學的未完待續
公共政策.王子榮:28 Jun, 2021作為近年來最引起社會矚目的重大刑事案件,鐵路刺警案終於在日前定讞,歷經嘉義地院、台南高分院到最高法院1,這段程序走得比預期快很多,鄭姓被告很快的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17年有期徒刑、並在執行完畢後還要面...

周逸濱、魯忠翰/開台直播玩遊戲,實況主能享有著作權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un, 2021在約莫十年前,如果玩遊戲時遇到卡關,玩家通常都會上網看攻略(年輕讀者還有看過所謂「攻略書」嗎?),現在則幾乎都改看遊戲直播。遊戲實況主會在直播當中一邊解說遊戲設計概念及技巧一邊跟粉絲互動,同時進行遊...

法官吹哨「簡訊實聯制」遭不當利用,問題在於台灣防疫蒼白的法制面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Jun, 2021台中地院張淵森法官於6月19日投書〈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簡訊實聯制」資訊遭利用,指揮中心請儘速反應〉,文中質疑「簡訊實聯制」的資訊使用範圍,並指出警方在執行通訊監察時,透過簡訊實聯制發送的簡訊來鎖定...

文家倩/任何案件都適合「視訊開庭」嗎?疫情中法院未完的挑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1 Jun, 2021(※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台灣近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三級警戒持續進行中,為避免法院長期無法開庭導致案件停擺,影響當事人權益及公平正義的實現,立法院於民國110年6月18日通過《傳染病流...

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簡訊實聯制」資訊遭利用,指揮中心請儘速反應
公共政策.張淵森:19 Jun, 2021行政院自5月19日推出「簡訊實聯制」,由民眾用手機掃描店家的QRCode,即會出現「場所代碼:0000 0000 0000 0000 本簡訊是簡訊實聯制發送,限防疫目的使用」的文字,直接發送簡訊到1...

對疫苗提出疑問就是假訊息?指揮中心「澄清文」的反效果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Jun, 2021筆者於今年5月發表〈「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一文,探討《社會秩序維護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紓困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

林伯謙/為了滾動式防疫,就該讓警察當「萬用工具人」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Jun, 2021現今疫情嚴重,為了「方便」防疫,都會由警察取締那些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人;民眾如遇到違反防疫規定的狀況,通常也不會去聯絡傳染病防治法的主管機關,而會直覺想到警察;警察接獲通知也都會親力親為地服務人...

線上開庭的安全金鑰:「妨害司法公正罪」如何防止視訊審理問題?
公共政策.王子榮:15 Jun, 2021隨著疫情繼續延燒,司法院除了日前接連宣布各地法院非必要的開庭活動先暫時緩一緩外,也趕緊做了一些法規的修正——如之前再度放寬「法院刑事遠距訊問擴大作業要點」(下稱作業要點)。不過對照國外法院的經驗,恐...

疫苗安全有效嗎?防疫關鍵期,政府如何因應「疫苗信任危機」?
時事觀察.陳文葳:15 Jun, 2021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全台共同抵禦疫情之際,公共辯論也伴隨疫情升溫而趨於白熱。細究論戰內容不脫兩項:一是疫苗,二還是疫苗,主題從國產疫苗的研發與授權,到疫苗的進口數量時程與分...

文家倩/科技法庭的轉機:疫情下,法院「視訊開庭」的挑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Jun, 2021(※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台灣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司法院亦宣布:除時效性、緊急性、必要性案件外,法院原則上暫緩開庭,或採取遠距視訊之方式開庭。由於...

「先醫療後司法」精神:施用毒品戒癮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公共政策.張淵森:04 Jun, 2021緩起訴戒癮治療的前世檢察官對於初次施用毒品,或是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施用毒品的民眾,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0條第1項,向法...

在家上班兼顧防疫與工作?淺析「電傳勞動」的美麗與哀愁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Jun, 2021意外的防疫破口,讓台灣近日從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的優等生,變成國際媒體眼中的大爆發災區。指揮中心面對嚴峻的疫情,不得不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各級學校停課或採取遠距教學外,不少企業也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或輪...

賴宜欣/如何防制跟騷行為?從日本法律檢視台灣「跟騷防制法」草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1 May, 2021根據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高達8,000件跟蹤騷擾案件,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被糾纏的案件更高達25,000件,其中將近一半當事人被騷擾長達一年,遭騷擾長達三年者則占了兩成。近年繼2020年...

「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May, 2021近兩、三年來,警察機關突然興起一股風潮,大量以《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的規定來移送批判政治的言論,癱瘓了司法能量,但換來的是法院大量...

視訊審理行不行?法院暫緩開庭,司法防疫的下一步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May, 2021隨著疫情急轉直下,全國防疫層級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台灣民眾也草木皆兵。除了遵守防疫規範、口罩戴好戴滿以外,第三級防疫警戒其中一項因應措施是「暫停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固然「聚會」經過解...

鄭敏/被宣告「部分違憲」的王光祿案,法律仍未真正看到原住民狩獵文化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4 May, 20212013年布農族人Talum(王光祿)為了年邁母親懷念的山肉上山狩獵,卻因持有非自製獵槍,並捕獲當時定為保育類動物的長鬃山羊與山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遭判處3年6個月...

疫情當前,還要績效?警界高官「作秀」與務實防疫的距離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y, 2021近日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急遽升溫,本土病例從個位數、二位數、到5月15日公布180例,猛然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報載外媒報導「台灣面臨迄今最嚴重疫情」,在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社區感染的情況下,人心惶惶,網路上...

廖伯威/釋字803號三大疑問:誰是進步的酷?原民狩獵會破壞生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2 May, 2021上週五(5月7日),大法官對於爭論許久的原住民族狩獵問題,作成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然而,相關爭議並沒有隨著解釋作出而暫時落下,大法官的多數意見反而製造了更多的疑問。憲法到底如何保護原民狩獵文化...

警界風波頻傳:面對違法命令與扭曲體制,只能服從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May, 2021近日根據媒體報導,先是有黑衣人闖進松山分局砸場,接著爆出中壢分局員警在大馬路上以「我沒看過妳」為由盤查民眾,遭民眾反抗時,便拿出「妨害公務」神主牌,將民眾帶回警局,中壢分局事後則以「該處常有流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