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郭鴻儀/農地工廠修法大放水,我們真的要拿食安拚經濟嗎?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07 May, 2019

根據環保署截至107年上半年的統計,農地被列為污染控制場址共計4,245,234平方公尺,彰化縣貢獻2,620,402平方公尺、桃園市1,490,372平方公尺,位居第一及第二名。排名在後的是臺中市...

挺身捍衛平凡的小日子,就是對抗獨裁暴政的最大武器

社會文化.劉維人:06 May, 2019

故事得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說起。 川普在以素人之姿迅速崛起,發表眾多驚人言論之後,最後一刻成功勝選入主白宮,跌破一堆美國進步派的眼鏡。開票當天末日之聲哀鴻遍野,上至理論專家下至市井小民,紛紛擔心...

《教師法》修不修?反思教師在台灣社會的處境

時事觀察.賴伯琦:03 May, 2019

4月29日,立法院進行教師法修法,場外教師團體與家長團體對峙的場面,對照當晚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邀請《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組,以及4月15日該節目探討教師法修正案的議題,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電視劇可...

謝宜暉/讓孩子冒險,不是恐龍家長,而是培養韌性

公共政策.特公盟:02 May, 2019

不可以摸這個!髒髒!你再脫鞋子我們就回家了!不要爬那麼高,太危險了!快下來! 在遊戲場上,這些話是不是讓你覺得耳熟呢?身為照顧者的你,也曾說過這些話嗎? 身為照顧者,我們難免會擔心孩子遇到危險,害怕...

張智程/「令和」真能捎來春意?平成政經總檢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May, 2019

接近三分之一個世紀的平成時代,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正式劃下句點,5月1日起日本正式進入以德仁天皇為國家元首、年號「令和」的新時代。回首平成30年的歲月,日本這個國家對台灣來說最為「親近」的國家,事實上...

林佳和/公投法補破網:直接民主不是強勢者優雅的欺凌工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May, 2019

二次大戰後,告別三國佔領,準備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世人俗稱的西德,在制憲會議上,後來的第一任聯邦德國總統特奧多爾.豪斯(Theodor Heuss)曾有句名言:直接民主是對於所有煽動者的犒賞...

從平成走向令和,日本職棒新紀元的觀賽看點

社會文化.鄭仲嵐:26 Apr, 2019

日本即將在5月1日更改年號成「令和」,實施將近31年的年號平成將走入歷史。隨著新天皇即將上任,改年號對於日本人來說,有著邁入新時代的意義,對日本職棒來說,也有迎新送舊的期待與傷感。包括令和「第一發」...

好萊塢大電影時代:roadshow 映演的眉眉角角

社會文化.陳煒智:26 Apr, 2019

每次翻閱好萊塢「大電影時代」的相關文章,都對所謂的「showmanship」一詞心生嚮往,但在中文語境裡,卻又很難找到合適的無縫翻譯。所謂「showman」,雖有「娛樂家」一詞可借指涉,但娛樂家也要...

求神問鬼只為財:島民性格中的「發財」基因

社會文化.李志銘:25 Apr, 2019

如今有點年紀的諸位叔伯長輩們,應該都還記得1980年代全民風靡「大家樂」「六合彩」簽賭的盛況吧!那是個幾乎人人都想「發大財」的瘋狂年代,彼時台灣才剛完成十大建設,民間中小企業忙著趕工出口,整體台灣經...

林秀芃、劉育育/苗栗「苑裡掀海風」:用行走與書寫,找回土地的語言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Apr, 2019

每塊土地,都有值得敘說的故事。2014年,在台灣社會因「318學運」而有歷史轉折的時間點上,我們一群被社運啟蒙的青年,決定返回家鄉苑裡,成立「苑裡掀海風」。從社運的「反」,到「返」鄉的過程,多了一個...

《我們與惡的距離》:通往地獄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鋪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Apr, 2019

(※ 文:馬欣,作家、影評人)《我們與惡的距離》要說的不是如何分辨善惡,而是如果不睜開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人將無從善也無從惡。記得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過:「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畢...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一場與自己的直球對決

公共政策.蔡中岳:24 Apr, 2019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正式在院線上映,這大概是金馬獎歷年來最具「爭議」的得主——這些爭議並非圍繞紀...

邱太三涉司法關說案:量刑協商是什麼?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9 Apr, 2019

日前,桃園地檢署爆出檢察長彭坤業,涉嫌針對5億逃漏稅個案關說的「量刑協商」疑雲,劍青檢改為此發出聲明。後經媒體報導後,法務部要求臺灣高等檢察署組成調查小組調查此事,近日公布調查報告。報告中除指彭坤業...

紀岳良/全聯,你願意體諒父母帶孩子的辛苦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8 Apr, 2019

(※ 文:紀岳良,律師、心理諮商碩士研究生) 賣場提供婦幼優先照顧設施,是企業責任,也是法律義務;要求全聯提供兒童推車,不是奧客,是為了將來的你我而發聲。 日前友人帶著兩個孩子到全聯購物,到了現場發...

民調數字等於民主價值?《脫歐之戰》的媒體政治

社會文化.李志銘:17 Apr, 2019

假如說,3年前(2016年)的「川普當選」與「英國脫歐」事件能夠帶給世人什麼樣的啟示,那就是:在傳統民主政治的思維下,一味依賴投票的結果,最終並不能保證整體環境朝向更良善的發展。過了3年後的今天,在...

郭鴻儀/社子島安置聽證,自我感覺良好的台北市府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15 Apr, 2019

108年4月13日,因應去年內政部都委會要求,台北市府針對社子島都市計畫「安置」議題舉行正式聽證會議。這場聽證,終於成功引起長年認為「社子島開發不過是選舉芭樂票」的社子島居民,開始相信台北市府這次是...

伊斯蘭化的汶萊民法:我們該如何看待「石刑」?

時事觀察.陳洸銘:16 Apr, 2019

汶萊官方宣布伊斯蘭刑法將在4月3日正式執行後,其中的男同志石刑處死的峻法,讓這個一向來只予人石油、富裕、蘇丹、伊斯蘭等形象的國家,一躍成為國際矚目焦點。實際上此法的執行已被推遲三年。在最初推動《伊斯...

廢墟少年何處去:如何保障少年健全自我成長?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Apr, 2019

你知道廢墟少年如果有職訓或就業需求,應該向「哪裡」尋求「什麼樣」的「具體」協助嗎?又有哪些是這些少年應享有的福利?絕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清楚、不知道,頂多知道好像有一個「就業服務站」還是什麼勞動部的,...

Akoy 簡年佑/山羌自保育類除名,原住民就能一槍、兩槍、山羌了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Apr, 2019

2019年年初,行政院農委會正式公告修正,針對《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物種進行調整,最引人注目的是,較一般大眾知曉的台灣獼猴、山羌、白鼻心等,從保育類動物中除名。對於台灣社會一談到「保育類」就必定...

莊凱証/小法上學記:一場別開生面,專屬澎湖孩子的開學典禮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12 Apr, 2019

地方文化的世代傳承 位處澎湖縣馬公市201縣道尾端的風櫃里,自古以來,便以漁業為主要生計產業,至今仍是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生活支柱。該里其信仰中心以祀奉王爺為主,以主祀溫府王爺的溫王殿為主要公廟,三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