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的結果:共找到 1005筆 約 0秒
蔡曼尼/仙女都看什麼書?藝術家倪瑞宏的《仙女日常奇緣》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6 Oct, 2020「最近當仙女當得有點疲累了呢……」口出如此狂言的不是精神異常者,而是台灣新銳藝術家倪瑞宏,而這句話也非妄語,她真是神明認證的仙女。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後,倪瑞宏參加了鹿耳門天后宮每年舉辦的仙女選拔,執筊...

金馬57入圍名單觀察:名導對決,黑馬輩出?華語電影的驚喜與隱憂
社會文化.彭紹宇:01 Oct, 2020一年前,面對中港電影紛紛退出,金馬挺過與否眾人擔憂;一年後,全球疫情的新挑戰襲來,對於電影產業的衝擊猶如洪水猛獸。觀眾不進戲院,各地影展相繼宣布停辦,然而就在此時,本屆金馬獎迎來近500件作品報名。...

顏敏如/中瑞友好?當中立國瑞士遇上獨裁者中國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1 Oct, 20202016年底川普執政白宮之後,華盛頓的外交政策之一便是要求各國之間平等對待。對北約,美國要求加盟國如實繳交當初就分配好由各國分擔的經費金額,例如德國就該履行承諾,繳足年金。現任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溤德...

侍建宇/內蒙語言政策爭議:中國為何禁用蒙古語教學?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6 Sep, 20202020年8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發布政策命令:蒙古族中小學的三門科目;也就是「語文與文學(語言)」、「道德與法律(政治)」和「歷史」,在9月開學後轉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就是漢語或普通話)」進行教...

聯合國大會美中交鋒:習近平暗諷川普「鴕鳥心態」是自打嘴巴?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Sep, 2020第75屆聯合國大會9月22日在美國紐約召開,這場全球規模最大的外交盛會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各國領袖未到紐約赴會,而是在網路「齊聚一堂」,並派代表出席。美國總統川普依慣例,於開幕日上午發表演說,這場預錄...

電影史上的「杯葛花木蘭」:二戰時期《木蘭從軍》火焚拷貝事件
社會文化.陳煒智:25 Sep, 2020〈木蘭辭〉流傳千年,一直是重要的文化指標。國文課本裡寫它是「北朝民歌」,也就是說它並非風雨名山、廟堂之作,而是來自民間累積、堆疊、發酵出來的時代聲音。「代父從軍」的故事同時存在華人文化裡「忠」「孝」...

逃亡海外就能通向自由?重溫許鞍華經典老片《投奔怒海》
社會文化.李志銘:24 Sep, 2020追溯30年前,成千上萬的越南船民基於對共產黨統治的恐懼,以及政治經濟上受到的壓迫,毅然選擇逃亡海外,僥倖生還者紛紛抵達香港、馬來西亞、台灣、泰國、菲律賓,乃至澳洲和日本等地。當時在台灣島內,也有以黨...

《花木蘭》是慘痛教訓?迪士尼沉迷中國市場的利益與風險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Sep, 2020迪士尼新片《花木蘭》(Mulan)上映前後引爆爭議,除了香港、台灣、泰國民主人士發起抵制,在新疆人權等議題發酵下,連中共當局都禁止媒體報導,還遭到戰狼級官媒《環球時報》奚落藝術水準低落、誤解中國文化...

許家豪/逐網路而居:疫病與資訊時代,「數位遊民」已不是空想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Sep, 2020(※ 文:許家豪,愛沙尼亞數位公民,現居德國。)數位遊民(digital nomad)意指沒有固定工作及居住地點,靠著一台筆記型電腦跟手機遠端工作賺取獲利,在許多城市、國家不斷流動的一群自由的工作者...

「全國人民都為熱乾麵加油!」習近平抗疫表彰的文宣大戲
時事觀察.吳介聲:11 Sep, 2020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至今未歇,中共卻於9月8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中共《央視》等官媒轉播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演說時發生尷尬場面。此大會被輿論批評是「喪事喜辦」、拿疫情浩劫...

「無聊仔」寄生之路:求教社群教母與法白社群總監 ft. 張嘉玲、劉珞亦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Sep,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醫生啊,我們的粉絲團還有沒有救啊?」好笑、有哏與迷因,幾乎等同當代社群行銷的陽光、空氣、水,但是好笑幽默是否為社群行銷的必要條件?而社群行銷若不好笑,又該如何穿越重重...

覬覦台灣盟友?中國新絲路綿延太平洋,被強權夾擊的馬紹爾群島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Sep, 2020宛若天空向太平洋灑下慶典的五彩小紙花般,化身成六十幾座小島礁散落在太平洋,組合成「朗格拉普環礁」(Rongelap)。朗格拉普環礁的土地面積為21平方公里,圍繞著中央約2,600平方公里的潟湖,它是...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被紅色滲透的好萊塢影業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Sep, 2020夜晚的格勞曼中國戲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er)特別引人注目。大批遊客和影迷們都已散去,他們瘋狂湧入就為了一睹偶像在首映會現身。座落在好萊塢林蔭大道高處的中國戲院...

豬文/「真正連結香港人的,是痛苦」?——身分認同的哲學思考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Sep, 2020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雨。無論從宏觀的國際格局,或是微觀的個體層面去看,變化都翻天覆地。「香港人覺醒」這五個字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在公共領域出現,而「香港人」的主體身分認同,有人則...

《花木蘭》再掀抵制潮:片尾鳴謝新疆當局,迪士尼疑為中共「洗地」?
時事觀察.吳介聲:09 Sep, 2020美國迪士尼電影《花木蘭》(Mulan)近期引起不少風波,除了劇情與考據荒謬,因為主角挺港警以及「港版國安法」,遭到多地抵制。此外,近期有媒體與觀眾發現片尾鳴謝名單中,包括涉嫌迫害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中...

「戰狼王」御駕親征,王毅訪歐之行並非空手而歸
時事觀察.吳介聲:03 Sep, 2020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團訪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恫嚇威脅捷克與維特齊「與14億中國人民為敵」、必須「付出沉重代價」,其粗暴態度招致歐洲多國反感、群起撻伐。維特齊的訪台過...

彭揚凱、廖庭輝/社會住宅給誰住?破除自償迷思,追求可負擔租金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03 Sep, 20202010年8月,因應高房價造成的社經弱勢居住問題,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展開倡議,迄今已邁入第十年。一路走來,台灣從對社會住宅完全陌生到如今「8年20萬戶」的興辦目標,社會住宅運動灘頭...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幻虛——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社會文化.李政亮:01 Sep, 2020日前,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故事從女性視角帶出上海三位30歲女性的工作與感情抉擇。有趣的是,這部電視劇從開播之初的高評價一路下滑,以豆瓣網為例,開播之初網友評分8.2,到了全劇終卻下滑到6.9...

新冠疫苗爭奪戰(二):大國分搶疫苗,小國怎麼辦?
時事觀察.徐子軒:31 Aug, 2020截止目前,全球約有32種疫苗投入臨床人體試驗,除了美、中、英等大國,中小型國家也紛紛參與研究。像是澳大利亞Murdoch兒童研究中心另闢蹊徑,嘗試以流傳多年的卡介苗芽孢桿菌(BCG)疫苗,作為對抗新...

南海仲裁四週年:美國為何突然制裁涉軍事工程中企?
時事觀察.吳介聲:31 Aug, 2020美中兩國於南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國務院與商務部8月26日公告,將24家在南海進行軍事建設等惡意行動的中共國企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實施出口管制,並對相關高管人士限制簽證。 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