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的結果:共找到 1005筆 約 0秒
反送中給台灣的啟示:香港年輕世代正經歷的「亡國感」
社會文化.鄭仲嵐:12 Jun, 2019請支持反送中!一個辛勤的身影,出現在(6月)11日下午的香港金鐘地鐵站。發傳單的是18歲陳同學,剛剛結束中六學業與大學的會考,等待成績放榜,卻一個人拋下考完後難得的假期,自費影印一疊傳單到金鐘地鐵站...

趙君朔/毀壞一國兩制的巧門?「反送中」只是抗爭的開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Jun, 20196月9日下午2點,當我在火熱的陽光下衝到維多利亞公園的集合草坪時,已經在現場集結的人,嚴格來說不能算多。不同的團體各自圍著他們的領頭者活動。到了快3點,站在遊行前導車上的年輕人突然慷慨激昂的呼了幾句...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Jun, 2019端午佳節剛過,媒體大篇幅報導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這幾天網路媒體與社群的話題,圍繞著南部粽、北部粽,還有人權。講到粽子,想起很小很小時候的記憶。 「芋仔番薯」,很久以前的稱呼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法...

彭捷/那晚,我在香港政府總部外——談「反送中」的下一步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Jun, 2019(※ 文:彭捷,香港傳媒人)6月9日香港民陣發動反送中大遊行,有103萬名香港市民參與,遊行人數是自九七回歸以來歷史最高;但政府在晚間11時的回應竟然是繼續硬推惡法,這可以看出現今香港政府有信心在完...

江旻諺/百萬人「反送中」大遊行後,香港政府為何仍無動於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Jun, 2019(※ 文:江旻諺,香港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2019年6月9日,在雨傘運動結束後的第四年,香港迎來一場人數規模史無前例的大遊行。主辦單位宣稱超過103萬香港市民,上...

謝三泰/30年未完的任務:一名台灣攝影記者的天安門40天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05 Jun, 20191989年4月17日,我從香港轉機抵達北京後,直接從機場驅車前往天安門廣場。從那天起,在廣場上見證了中國爭取民主沸騰的熱血和眼淚,也留下一個30年未完的任務。身為中國官方首次核准的第一批台灣記者團成...

卜大中/冷戰架構下的六四:面對天安門慘案,美國反應為何溫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Jun, 2019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後,全世界都在看美國如何反應,作為其他國家反應的參考。本來,多數歐美國家都認為,以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可能會採取強硬的政策,譴責中國的殘暴,不料老布希總統的態度卻出奇地溫和...

呂培苓/言論自由的代價,是生命?——我記憶中的1989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Jun, 2019(※ 文:呂培苓,媒體工作者)這一年,現在想起來,最先發生的大事,大概是1月7號日本昭和天皇的逝世。過年除夕,我的阿嬤在晚餐時,很感慨地用日語說「昭和都過世了」。阿嬤微瞇著眼,第101遍地說著戰爭空...

楊泰興/美中貿易戰下,台商回流真相——兼談硝煙下的島內衝擊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3 Jun, 2019毫無懸念,5月10日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產品的關稅加徵至25%正式生效。關稅大戰硝煙再起。大家預期中的中國退讓、開放市場、放棄補貼,並沒有發生,反而在習近平一句「我將對所有可能的後果負責」...

長達8年的「黃雀行動」——從電影《省港旗兵4》看六四事件秘密救援
世界脈動.黃愛玲:30 May, 2019《省港旗兵》系列(1984-1990)是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同時在藝術成就,商業操作模式,香港社會文化及政治的歷史印記上,皆有值得討論的面向和貢獻。 導演麥當雄早在70年代,就以其大膽前...

尤美女/史實的債越築越高,我們卻不願記憶隨之消逝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May, 2019(※ 文:尤美女,立法委員)1989年6月4日,坦克和槍震驚了全世界,血流成河的悲劇毀了天安門廣場上人民的中國夢。那個中國夢,是民主、自由。隨後,歷史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到了2012年習近平擔任...

《阮玲玉》看影史(一):華語影視聖堂「聯華影業」及其他
社會文化.陳煒智:29 May, 2019近日,台港聯辦關錦鵬導演的「女人心・女人情」專題影展,五部精采舊作《女人心》、《地下情》、《胭脂扣》、《阮玲玉》、《紅玫瑰白玫瑰》一次推出,舊雨新知同坐一堂,看得如癡如醉。導演本人也專程來到台灣,在...

趙君朔/美中科技冷戰全面升高,華為命運的倒數計時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9 May, 2019美國總統川普在5月15日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和《國家緊急狀態法》發布的行政命令,正式授權商務部將華為及其近70家子公司放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在此清單上的實體,不論是組織或個人,想要進行含有美國資...

Uber條款是好事?兼談《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與計程車市場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May, 2019打著「共享經濟」進軍台灣計程車市場的Uber,這幾年引發的爭議從來沒少過。雖然在傳統計程車業者抗議與遊說下,交通部多次要求Uber應依照既有法令來營業,Uber卻認為這根本就和「共享經濟」的理念背道...

張秀賢/一國兩制崩潰前,抵抗「逃犯條例」成香港自治的終局之戰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May, 2019單是整個4月,已經令不少香港人幾近窒息。兩件大事。「雨傘運動」9人遭判刑,「佔中三子」當中的戴耀廷教授、陳健民教授二人遭判16個月監禁,而專業議政的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黃浩...

「你參加過318?這邊請」——國境線上的言論自由
時事觀察.許仁碩:17 May, 2019日前日本東京舉行同志大遊行,按照往例,有許多台灣人前往參加、聲援。特別是今年台灣同婚合法化在即,日本也格外關注,特別在遊行前舉辦座談會,邀請台日雙方LGBT友善的議員、運動者交流經驗。然而,交流團成...

那些被遺忘的,還有歌聲讓我們記住——追憶六四歌曲傷痕史
社會文化.李志銘:21 May, 2019記得那年我僅13歲、小學六年級即將畢業,雖是有些懵懵懂懂的破碎印象,但哼著「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摀住耳朵/就以為聽不到」的歌詞,卻也能一字不漏地唱完。這首〈歷史的傷口〉本身激昂的旋律,似乎燃起了...

從「秋行軍蟲」一夕暴紅,談台灣有害生物風險評估與公眾知識落差
公共政策.顏聖紘:15 May, 2019秋行軍蟲(又稱草地貪食蛾,種名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最近幾天攻佔了一些媒體版面,甚至還引來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注意與談話性節目的興趣。在近十年的媒體新聞中,大概只有入侵紅火蟻新...

「我是台灣人」——被誤認為外國人的聽損者
時事觀察.萬宗綸:10 May, 20195月6日到12日是英國的「聾意識週」(Deaf Awareness Week),旨在讓社會大眾能夠對「聾性」(deafness)有更多認識。儘管倡議發生在英國,但我希望藉此機會讓身處台灣的我們,也對...

何明修/解構「韓流」——偶然性因素迸出的民粹主義浪潮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8 May, 2019在今年2月,兩位政治文化的研究大師,哈佛大學的佩帕・諾里斯(Pippa Norris)與密西根大學的羅納德・英格爾哈特(Ronald Inglehart)出版了一本《文化反挫:川普、英國脫歐與威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