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迷因惹的禍?「哏圖」如何限制我們的想像?
近年來台灣公部門廣泛進駐社群網站和通訊軟體,透過圖文方式和民眾互動,迅速且廣泛地傳達政令規定、釐清訊息,其中各式「迷因」(meme)更成為眼下政府各部門小編最愛使用的工具之一。
迷因這種短圖文的形式往往主打簡單的文字,結合大眾文化中流行的用語和「哏」,以期達到快速且好記憶的傳播效果。這在某些情況下能夠發揮極佳的用處,讓民眾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接受到最新的資訊。
然而另一方面,迷因宣傳也面臨挑戰,包括在資訊海中如何利用創意脫穎而出、過度簡化的資訊反而可能使民眾一知半解,以及在操作玩弄某些「哏」時可能造成負面效果。例如多則政府單位發布的迷因,就曾遭到民眾批評「傳遞、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近期的兩個例子分別來自於內政部和海巡署。內政部在一則推廣住宅火警警報器的圖文中,描述丈夫企圖將新款的遊戲主機PS5「偽裝」成住警器,好能成功引誘妻子購買。批評者認為,這則圖文傳達了「女性比較不熟悉電玩」的刻板印象,這不僅強化過時的性別想像,也不符合女性遊戲玩家比例早已連年升高的事實。
海巡署則描繪一名專注看手機的母親正享受著孩子的安靜,卻沒發現沒有出聲的幼童早已溺水身亡。這則圖文的原意是提醒父母們,夏季時要注意戲水安全,且溺水的人往往無法出聲求救,引發爭議的主要原因在於原始圖文中只有母親的身影,似乎暗示了照顧小孩就是女性的責任,再次複製了家庭內的不平等分工。
兩個政府單位隨後都修改了圖文,分別在新的迷因裡模糊雙方的性別和加上父親角色。這雖然不能保證政府機關確實反省自身的性別敏感度,但至少願意適時回應民意。然而,也有民眾認為這些批評乃小題大作,更是「女權份子們」再次無限上綱的政治正確。
不過,這兩則圖文的問題只在於沒有「正確」地描寫出一個公平的女性形象嗎?當我們將這些圖文中的女性身分模糊,或讓男性有著同樣的「出場」機會時,是否就代表性別平權的進步呢?進一步來說,「刻板印象」就一定是錯誤、冒犯人的嗎?若是如此,怎樣才有可能打造一個「正確」又「進步」的迷因呢?
兒童安全應是公共議題
筆者認為,這兩則圖文確實都呈現了相對單一的性別形象,然而真正的「解方」,卻也並非把此「單一」擴充成「二元」就已足夠。除此之外,它們可能透露出其他更多我們習以為常、因此難以察覺的意識形態,而某些批評可能不僅無法有效回應,反而進一步鞏固、強化這些意識形態。
以海巡署的圖文為例,其背後所傳達出來的,可能是當代社會對於家庭最沉重的迷思,也就是把兒童照護當成個別家庭與父母單一的責任,而這才是真正「有害」兒童安全的思想。因為這無視「家」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勞動,但這個勞動並不應該也不需要被限制在單單由父母和子女所組成的核心異性戀小家庭之中。
此外,這更忽略了個別家庭間的異質性與資源不平等,許多風險家庭的失足,正好就來自於,社會總覺得個別小家庭應該自力更生,而未能提供更全面、公共的安全和照顧網,導致在公共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弱勢的小家庭只能自生自滅。
白話來說,在孩子們安靜時看著手機的父母們,是否已經被整日的職場、育兒和家務勞動壓得喘不過氣,因此迫切地需要個人喘息的時間與空間?如果有一個社區網絡,讓不同家庭的兒童可以一起玩樂,父母們則輪流看顧小孩,個別父母的壓力是不是會小一點,孩子們受傷的機會也可以降低?又或者,我們有沒有可能透過公共建設和非私人的資源協助(例如更多救生員),來打造更安全的公共休閒環境?
這些問題所涉及的,是我們如何想像「家庭」,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以及國家的照護責任。個別家庭內的性別平權革命固然重要,但僅僅想像父母的「平等出場」,卻可能迴避了以異性戀婚姻關係為基礎的小家庭,在資本主義國家下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甚至在強化個別家庭責任時,讓單一家庭更加原子化。
對親密關係的狹隘想像
另一方面,在住警器的例子中,當人們一再強調「女性不玩遊戲」時,確實可能讓女性玩家的需求和意見不受重視並難以被表達,進而再次強化電玩領域對女性的排擠。但另一方面,如「我認識很多玩遊戲的女生」這類回應,儘管表達了現實,卻似乎也流露出一種想要積極證明「女性沒有不如男性」的意圖。如此情景並不令人陌生,例如在大型體育競賽期間,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相似的互動模式,但不懂電玩或不看體育競賽又為何會被視為一種負面的印象呢?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電玩和體育競賽都是傳統被視為相對「陽剛」、由男性所把持的領域。這一方面讓試圖進入這些領域的女性遭到不友善甚至敵意的對待與排擠,另一方面,也賦予了這些領域一個較為「高尚」的地位,進而創造出一個性別平等的謬論——女性必須主動加入這些領域,或在其中表現格外傑出,才能證明自己沒有不如男性,「有資格」獲得同等的尊重。
然而,性別平權的真諦應該是打破這樣的位階,女性不需要「做男人做的事」也能夠獲得平等待遇,而家務工作等過往被視為「陰性」領域的價值,也不應該受到貶低。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面向則是,這則住警器圖文是否描繪了一個不民主的親密關係?和許多大眾流行文本一樣,我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個必須透過某種欺瞞手段來讓妻子「點頭」的丈夫,以及一個掌握家中大權並有些霸道的妻子。但一段平等、健康的關係需要仰賴溝通、理解與尊重,而不是欺瞞或霸道。
這類「老婆最大」或「男人就該聽老婆的」的思維,表面看起來是男性對女性的寵愛與尊重,但實際上卻非如此,而是維持了一種對親密關係、婚姻和家庭的傳統保守想像。女性是情緒化的,無法理性溝通,有辦法以最快速簡便的方法「處理」妻子的丈夫,才是「真男人」。和「女性不玩電玩」的預設相比,這恐怕是更為僵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可能是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在兩部門因為批評而修改圖文、迴避上述性別刻板印象後,亦有許多人抗議這樣反而失去了幽默、令人印象深刻的初衷。縱然筆者同意,幽默可以不用建立在對特定族群的刻板、甚至可能有害的想像上,且我們應該更致力於打造更「多元」的幽默,另一方面,這些抗議也非無中生有,並且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所謂的「哏」其實就是透過呼應、強化或是反駁、挑戰大多數人的既定認知來達到效果,因此往往脫離不了「刻板印象」。所謂的刻板印象,某些時候也確實來自於真實經驗的累積——儘管這些真實經驗後續又可能因為權力關係而透過不同方式被鞏固、強化、甚至扭曲。此外,也並非所有的刻板印象都勢必帶著惡意。比方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如「X國/地人都……」或「XX科系就是…….」這類表述,它們不一定都有負面意涵,反而在某些時候可能被視為一種可愛的、帶有集體感的歸納。
另一方面,這類印象經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管道。在資訊龐雜的每日生活裡,我們不免都必須要透過綜合性的、簡化過的分類與標籤來協助自己快速地「導航」,以更有效率地接觸並理解我們的周遭環境,再進而做出相對的回應。例如「X地人不喜歡…….」這樣的訊息絕對不適用於所有的X地人,但對於一個外地遊客來說,卻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指引,藉此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
這類歸納的問題主要浮現於兩種情況。一是當「一般性」被誤以為「集體性」,也就是一個可能普遍的情況被套用在群體裡的所有人身上,使個體的異質性被忽略,並假設符合這個身分的個人勢必符合該印象。二則是人們經常忽略,這類一般性的印象或認知並不是一種源自本質上的絕對,而往往是透過共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處境所形塑的結果。
以性別為例,女性之間確實共享某些特質和現象,如「較少女性投入科技相關科系與產業」,但這不代表所有女性都勢必如此,且造成這個情況的,並不是女性天生就不喜歡或不適合科技產業,而是傳統對性別角色的想像、規範,以及由此而生的資源跟機會分配、教育方式等等造成了這個結果。
因此,問題並非「印象」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理解、詮釋並使用這些印象,以及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些印象有其局限,並不能被看做一成不變的通則,更不應該阻擋我們嘗試進一步接觸、認識和探索印象的主體。同時,我們也應該隨時做好心理準備,在印象隨著更多經驗累積而受到挑戰時,願意調整與改變自己的觀感與認知。
「哏」從何來?
回到海巡署和內政部的例子,這些「哏」之所以可以獲得大多數人的共鳴,正是因為它們符合了大多數人的想像與認知。這些想像與認知,可能來自於個人生活經驗,但也可能來自於口耳相傳、道聽塗說,再透過周遭媒介被反覆強調與重建。它們不見得正確,卻在我們的日常裡落地生根。
因此,思考、分析這些「哏」的來源和脈絡有其重要性。對於個人來說,挑戰、顛覆這些既定認知有時不是一件愉快的事,當我們已經熟悉一套特定的文本,許多習性和反應也都圍繞生長,因此接受、習慣一個新的視角和框架並不容易,甚至可能使人感到自己與熟悉的世界脫離,無所適從。
但當單一而扁平的既定故事主宰我們的生活,會剝奪我們認識世界的機會,令我們在詮釋周遭現象時流於膚淺和死板。更甚者,這可能阻礙我們探索自身的視野和經驗,喪失了開發新的喜好、潛能、知識和關係的能力與空間。
與此同時,另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是:當我們遇到某些不甚正確、自己不同意,或認為有害的「刻板印象」時,立即的「矯正」甚至是「下架」是不是最有益的作法?這麼做是不是反而有可能讓我們失去溝通的機會,回溯與分析特定的印象與認知究竟從何而來、又代表什麼意義、反映了哪些意識形態、又如何在日常生活裡被操作?
比方說,有評論指出,在海巡署的圖文裡,我們如何能夠判斷,留著長髮的主角就一定代表女性/母親?這乍看是「狡辯」的提問其實非常有意義,因為它再次顯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與詮釋,往往都是基於一些長期累積的「印象」,例如特定的外表屬於女性。儘管我們之中許多人都學習過生理性別、性別氣質和性別認同三者的差異,但還是會在看到長髮時,習慣性地判定其性別為女。
這不必然代表我們的性別觀都不夠「進步」,或我們歧視留長髮的男性,而是在長期受到同一種故事樣本薰陶下,我們的直覺常常快於我們的思維。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在故事裡加上各式各樣的性別展現和說明——結果是這個列表可能會很長——好展現「公平」以外,更迫切的可能是藉此討論我們對於性別、關係和家庭究竟抱持哪些想像,這些想像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公共政策。
結語
某些人將這些爭議歸究於政府單位太過仰賴迷因作為工具,然而迷因並無原罪,迷因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地使用與依賴各種標籤分類、既定認識和刻板印象。我們所需要警惕的,並非迷因等單一的溝通形式,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路徑如何受到不同的權力、資源、個人位置和意識形態影響。
那我們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公平」的迷因嗎?恐怕非常困難,甚至筆者認為,這可能也不是我們所必須追求的終極目標。公共生活中的摩擦難以避免,當每個人因為自身背景而養成不同的既定印象時,這些印象之間難免有所衝突。我們能做的,或許是透過對話理解衝突的源頭,並且更致力於訴說不同的故事,讓我們的想像得以不再單一。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不同刻板印象的影響力往往不盡相同,某些群體們也長期缺少資源和話語權,去駁斥、挑戰針對他們的刻板印象。相對的,主流群體擁有更多的權力和機會去鞏固、複製,並傳播特定的、對他們有利的故事,進而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持續對弱勢群體造成壓迫。因此,在聲稱「幽默勢必冒犯人」之前,別忘了先想想,是不是總是特定的群體必然被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