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林杰樑?
8月5日中午時分,常在螢光幕替大眾解開食品顧慮跟毒物問題迷惑的林杰樑醫師,離開了這個紛紛擾擾的人世。身為毒物學和腎臟科專家,林杰樑醫師更讓人敬佩的,是每當有毒物議題,他都願意親上火線,不畏廠商威脅,耐心、詳細,但又淺顯地向善於斷章取義又欠缺科學素養的大眾媒體解釋這些複雜知識。台灣失去了這麼一位將人生奉獻給社會大眾的俠醫,許多人不禁要問:「下一個林杰樑醫師在哪?」。
林杰樑的老師吳德朗教授在告別式上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林杰樑醫師的風範,值得後人學習,但是要再複製林杰樑,大概是不可能的。」像林醫師這樣能抵抗壓力、擁有專業知識且持續精進的專家,我認為台灣還有。但問題或許是:我們該繼續把重擔放在一個人身上嗎?
為何不能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更樂於向大眾分享針對社會議題的科學評析呢?經營PanSci泛科學的經驗讓我認為其實科學圈的文化漸漸改變,有越來越多願意和媒體記者打交道的科學人,但大多數的科學家仍不是如此。在泛科學上,一篇〈解開科學家跨足新聞媒體的心鎖〉提到,對科學家來說,與媒體打交道並不容易,要有內在(道德、自我肯定......)或外在(知名度、列入評比項目......)的誘因來鼓勵科學家。科學家除了要有和媒體接觸的意願之外,也得增進溝通和表達的技巧,才能成為像林醫師一樣受新聞媒體倚重的諮詢對象。
那麼沒有科學專業背景的民眾,該如何面對毒物議題?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上,可以從「整合查詢中心 」查詢到各種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農藥、動物用藥的容許量標準、使用範圍還有中英文品名;而且根據規定-「非表列之食品品項,不得使用各該食品添加物」,也就可以確認新聞報導中的「毒物」項目、檢出的量是否合法。另外從「健康風險評估資料專區 」還可以查到這些添加物對人體的影響,還有「違規資料查詢」會顯示違規的食物廣告、食物標示、食物資訊、藥妝品廣告。當然,這些資訊雖然公開,但公開的方式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友善,因此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毒物致癌與否大概是最受媒體青睞也讓人擔心的。如果想確認這項「毒物」有沒有致癌性,可以到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底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查詢每年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依據不同的致癌風險,有4份不同等級的清單。只要大家透過具公信力的網站得到的資訊對毒物議題有了初步的理解,就可以減少恐慌,不易受騙。
在政府、廠商之外,第三方公信檢驗組織扮演重要角色,像是柏克萊大學Dara O'Rourke教授在2007年成立的「GoodGuide」就是很好的例子。GoodGuide的科學團隊,依據180項標準檢驗超過14萬種玩具、個人用品、居家用品,再綜合成健康、環境、社會責任三項從0~10的評分,公開給民眾參考。而且除了網站可以查詢之外,當你在賣場裡,也可以拿出智慧手機,利用GoodGuide的行動app,掃描商品標籤之後,就會顯示相關的檢驗資料還有評分。GoodGuide在2009年陸續獲得兩筆共超過900萬美金的投資,可見這樣的服務的確具有價值。
中國也有網友發起「中國食品達爾文獎」,只要「對人體有害」、「在中國生產」、「在中國銷售」,就有被提名的資格,首獎獎金是極具諷刺意味的1.4元人民幣。台灣也該來舉辦類似活動,讓這些黑心廠商知道消費者並沒有忘記。
食品安全或者毒物議題是大家都高度關注的,但這樣的關注力道總是被更多議題海嘯洗去而難以為繼,制度上的改革當然重要,但也需要民氣的支持,以及更多像林杰樑醫師一樣的專家願意發聲。要創辦台灣版的GoodGuide 不容易,但若我們真的敬重林杰樑醫師在世時的努力,我們就該共同承繼林杰樑醫師對抗毒物的未盡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