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的結果:共找到 3215筆 約 0秒
Amazing/逃離真能開啟第二人生?為何日本每年逾10萬人「人間蒸發」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30 Jul, 20217月14日,BBC一則關於日本「夜間搬家公司」的報導引起討論,原來還有這種協助「人間蒸發」的特別服務。人間蒸發在日文稱為「Jouhatsu」,是指一夕之間就失去聯繫,讓熟人再也找不到的族群。他們可能...

新冠疫苗爭奪戰(十三):從三島一命到隨人顧命,英國自由日的豪賭
時事觀察.徐子軒:29 Jul, 2021上週英國首相強生宣布,權衡封鎖對經濟、教育、心理造成的損害,政府將解除所有關於疫情的法律限制,與新冠病毒共處的時代正式來臨。商家全面恢復營業、人群不要求社交距離、公共場所不強制戴口罩,被稱為「自由日...

孫興瑄/運動員也是人:正視「心理健康」,大坂直美退賽的啟示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30 Jul, 2021▍編按:現年23歲的日本網球選手大坂直美(Naomi Osaka)目前排名世界第二。今年5月底,她以「媒體提問總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為了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為由,拒絕出席法網公開記者會,此舉遭到...
中國補教業的殞落?中共再度整肅中企「一招斃命」
時事觀察.吳介聲:28 Jul, 2021中共近期加強整頓民營教育培訓行業,超乎市場悲觀預期,恐有滅頂之虞。《路透社》7月23日指出,中共當局發文嚴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教育培訓行業「資本化」,並且必須註冊為非營利組織,不得上市融資,也不再核發...

楊貴智/「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中華台北的濫觴與正名可能性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8 Jul, 2021▲ 1964年東京奧運,我國以「TAIWAN中華民國」為名入場。有關稱呼的爭議與改變,一切要從中國代表權的爭奪說起。過往,在台北的中華民國,與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在國際社會裡搶先站上「中國」...

司法流言終結者、劉潤謙/撕下偏見與歧視,再論司法精神醫院(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8 Jul, 2021▍上篇:司法流言終結者、劉潤謙/撕下偏見與歧視,再論司法精神醫院(上)《精神衛生法》與CRPD的恩怨情仇2006年12月13日,CRPD經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並於2008年5月3日生效。我國雖非聯合...

想拚觀光,能幫歷史「加料」嗎?澎湖南進指揮所奇談的啟示(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27 Jul, 2021▍上篇:想拚觀光,能幫歷史「加料」嗎?澎湖南進指揮所奇談的啟示(上)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澎管處在2005年後,被迫修正虎井西山日軍碉堡的解說資料,以「軍事觀測所」代替「山本五十六祕密基地」,說法依然避...

想拚觀光,能幫歷史「加料」嗎?澎湖南進指揮所奇談的啟示(上)
公共政策.廖英雁:27 Jul, 2021從傳統部落的歌謠到現代手機裡的廣告,從石器時代到現代文明,打從現代智人開始流傳歷史,數千年來「故事」就一直以各種載體陪伴著人類,傳遞或真或假的記憶,也使受眾獲得情感的滿足。時至今日,「故事行銷」仍是...

曙光或幻象?東奧「タ行」進場後,台灣正名之路的韌性和考驗
社會文化.丁桀:26 Jul, 20212020年東京奧運開幕式於7月23日舉行,各代表隊按照日文五十音依序進場,其中,台灣隊以片假名順位「タ」進場,再掀正名爭議。姑且不談出場序指的是台灣(タイワン)或台北(タイペイ),光是該舉動就能點燃...

有績效≠治安好:媒體報導「三級防疫治安空轉」背後的秘密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Jul, 2021日前有媒體以「全台警辦案績效『暴跌剩1成』 揭背後原因」為標題報導某些不具名但自稱「基層員警」的片面說法,抱怨因為三級警戒防疫措施導致警方績效不佳,使得高檢署於7月16日特地發新聞稿澄清,指出「各地...

王子榮/《島國殺人紀事2》:司法程序正義的容錯與前進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3 Jul, 2021曾經震驚社會的「盧正案」,透過蔡崇隆導演的鏡頭,紀錄了案件的始末及盧正遭到槍決後的點點滴滴。踏入法界的觀影人如我,盧正案發生在我求學於法律的路途中,從忙著法條背誦、應付國家考,直到坐上法檯斷人是非,...

居家上班能不能放颱風假?還沒跟上疫情變化的現行法律
公共政策.寇德曼:23 Jul, 2021台灣COVID-19嚴峻的疫情,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自5月15日起,全台進入第三級警戒,不少民間機構開始允許勞工居家上班、採取遠距工作。然在7月底因烟花颱風接近,輿論也開始議論要不要放颱風假,...

存款遭法院凍結,中國恒大集團債務不容忽視
時事觀察.吳介聲:22 Jul, 2021近年深陷巨債危機的中國房企龍頭「恒大集團」,日前遭到中國法院裁定凍結銀行存款1.32億人民幣,事發當日恒大集團企業股價受挫,總市值蒸發740億港元,恒大集團相關債券也重跌超過一成。根據《彭博社》報導...

林應然/新冠肺炎疫苗能混打嗎?爭議解決與政策解套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2 Jul, 2021受大環境因素影響的新冠肺炎疫苗由於疫苗到貨常青黃不接,來源不穩定,再加上學術上的興趣,因此西班牙及英國出現了一些研究報告發現,第一劑打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第二劑混打輝瑞BNT疫苗,比起兩劑都打...
間接故意殺人就不會是最嚴重罪行嗎?湯景華案省思與法院誤譯
公共政策.孫健智:22 Jul, 2021案情與量刑理由摘要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266號案件,也就是媒體所謂的湯景華殺人案案情是這樣的:湯景華因為跟翁姓、江姓友人起衝突,拿了一疊浸過汽油的報紙,在某天半夜三點左右,放到翁姓友人住處騎...

周逸濱、魯忠翰/線上追劇APP提供非法超連結,有沒有違法?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Jul, 2021疫情期間上網追劇,除了使用NETFLIX、Amazon Prime等串流平台外,網路上也有許多「線上追劇」的APP,彙整不同載點供使用者點選片源,其中也不乏許多違法片源。但這樣的「線上追劇」APP,...

「台立友好」遠方國度立陶宛(上):相似的歷史,與自由浪漫的追隨者
社會文化.李志銘:21 Jul, 2021多年前,我曾深深著迷於波蘭大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經典電影《雙面薇若妮卡》(Double Life of Veronique)。片中講述兩個素不相識,卻有著相同...

芥川賞下的萬頃波濤:琉球、台灣與馬祖,彼岸花在群島盛開
社會文化.劉亦:20 Jul, 2021台灣籍日文作家李琴峰日前以《彼岸花が咲く島》(彼岸花盛開之島)一書,奪下日文純文學新作家的最高榮譽「芥川賞」。這是繼中國作家楊逸後,第二位非以日語為第一語言的作家獲得此獎項,也是台灣第一人。文學語言...

檢仔聊齋(十七):古有「何不食肉糜」,今有高檢署「何不積極結案」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Jul, 2021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晉書.惠帝紀》)新冠疫情大流行,政府與人民擔心群聚、地檢署難以開庭,高檢署曰:「何不積極結案?」(民國/台灣.高檢署公文)高檢署的現代晉惠帝之問今年5月...

「再買中概股就是傻瓜」?滴滴風波後,外資將掀中國資產拋售潮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Jul, 2021中國網路服務平台「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後遭到中共當局打壓,重挫股價,加上約莫半年來中共持續嚴管中企上市,漣漪效應不斷擴大,許多跡象顯示外資對中企信心嚴重受挫,再度掀起拋售中國資產之風潮。7月12日《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