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2

的結果:共找到 3215筆 約 0秒

江鎬佑/對醫護動粗或辱罵犯了什麼罪?「醫療暴力」的法律責任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6 Mar, 2021

這天急診室來了一名患者,因為疾病,他可以施打管制藥品注射劑止痛,但是明明時間還沒有到,他卻反覆咆哮,認為醫生跟他裝傻,並且不顧醫生還在為其他病患治療,出言恫嚇要搶奪管制藥品1。另一個情況,病患家屬為...

嘉明湖「二度沉淪」:商業化失控的替代路線戒茂斯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15 Mar, 2021

2021年3月,出於登山行程的需要,我和朋友再度循戒茂斯路線「經過」了一趟嘉明湖,族語又稱「月亮的鏡子」。雖然知曉商業化可以對一地產生可觀的影響,但根據腦海中2019年下半年走過的印象,戒茂斯大致上...

深海殺手的新背包:DDS發展下,海軍潛艦作戰再升級?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5 Mar, 2021

在去年1221日——也就是耶誕節前——美國第五艦隊的一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喬治亞號」(USS Georgia)穿越中東的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值得注意的是,喬治...

郭鴻儀/風場選址與漁業衝擊:待解的「離岸風電」環境課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Mar, 2021

(※ 文:郭鴻儀,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再生能源推動在經歷國際石油危機,以及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汙及全球暖化問題下,已成為國際能源發展的重要課題。台灣將近有98%能源仰賴進口,自產率不到3%,但...

大哉問?華春瑩「中國人為何不能用推特臉書」暴露什麼窘境?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Mar, 2021

日前一場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發言人華春瑩回答記者提問時反問了句「為什麼中國人就不可以使用推特和臉書呢?」彷彿「說溜嘴」,為「牆國」之內千萬網民道出心聲,也凸顯中共在網路管制上自相矛盾的窘態。中國...

洪嘉翎/台灣疫苗到貨後,穩定人心的挑戰——師法韓國「333對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Mar, 2021

台灣第一批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新冠肺炎疫苗(下稱AZ疫苗),於3月3日上午10點半左右搭乘大韓航空班機抵達台灣,預計3月15日以後才能完成檢驗封緘程序、開始接種,將優先提供...

陳亮甫/醫護現場的恐懼:台灣「醫療暴力」為何發生?如何解套?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Mar, 2021

醫療暴力已成常態,成為每一位臨床工作者揮之不去的夢魘,無論是直接帶來物理傷害的肢體暴力,或是帶有威脅、辱罵意味的言語暴力,短期影響工作流程,中斷治療計劃而令病人蒙受無法預料的傷害,長期來講,任何形式...

吳曉樂/《扭曲的正義》:辨認司法體系的破損,尋求修復的契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Mar, 2021

(※ 文:吳曉樂,作家。)看似一帆風順,她卻遞出了辭呈如同吳忻穎的自述,以同儕眼光來看,她不折不扣是法律系的勝利組,不但年紀輕輕就實現了三榜制霸(考上律師、司法官及法研所),又依循《刑事訴訟法》的啟...

記憶中的家,還能重來嗎?——日本311大地震之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Mar, 2021

2014年2月,低氣壓籠罩日本列島,大雨和暴雪輪番侵襲,癱瘓了這片土地。雪災結束才沒兩天,我飛抵東京,只見日頭將首都打得晶亮,路邊則無一抹殘雪,遑論雪災的痕跡。這城市復原的速度,讓人吃驚,我因而有理...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佛教「性別不平等」下的釋昭慧法師

社會文化.曹郁美:10 Mar, 2021

前不久日本庭野平和基金會宣布,第38屆和平獎(The 38th Niwano Peace Prize Awarded)頒給台灣的釋昭慧法師,得獎理由是「她的社運觀點與行動實踐,來自道德哲學的研究與倫...

名人家務事的「公共化」,如何照映我們看待公共議題的方式?

公共政策.孫健智:11 Mar, 2021

已故的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在1993年出版《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在「自由主義」前面冠上「政治」,用意在於,將自由主義劃定在政治的範...

凌運/52頻道落誰家?政商力量之外,NCC真正應該考慮的事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r, 2021

農曆年後,有線電視媒體霸主練台生送出台視新聞台上52頻道的申請案。農曆年前休假日前一天,中嘉則在政府官員明示暗示下,丟出華視新聞資訊台在52頻道案。這兩個申請有了互別苗頭的味道,也註定了52頻道之爭...

趙君朔/「愛國者治港」後:香港已無退路,台灣成下個目標?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9 Mar, 2021

中共在北京召開的兩會很可能會進一步修改香港重要公職的選舉辦法,這也是更明目張膽地撕毀一國兩制的承諾和背棄中英聯合聲明。雖然這個粗暴的舉動,加上228日刻意同時要求47位被控「顛覆國家政權」的民主派...

萬一台灣「扛不住」?標槍飛彈、台版擊殺鏈與美國的憂心

時事觀察.梅復興:09 Mar, 2021

農曆年前後,我陸軍展示了蘭陽指揮部反裝甲連以標槍飛彈,執行反制氣墊船等共軍登陸載具的任務。根據報導,國軍在澎湖防衛指揮部、蘭陽指揮部、關渡指揮部等所屬的反裝甲連都配備標槍飛彈,藉其(紅外線FPA焦平...

焦鈞/全民吃鳳梨治標不治本?產銷失衡背後,被忽略的「糧食安全」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Mar, 2021

(※ 文:焦鈞,《水果政治學》作者、策略顧問公司執行長。)每當台灣出現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總是引起媒體旋風式的關注,但關注也很快地結束。遠的是前年立委選舉前夕發生的「花生之亂」,近的是仍在進行中的「...

「線上立破」的績效目標,是打擊犯罪還是製造犯罪?

公共政策.吳忻穎:10 Mar, 2021

日前一則報導指出,有名通緝犯(下稱L)主動向台中某派出所投案,受理投案的警員(下稱P),為了拿到「線上立破」的績效敘獎,竟製作一系列內容不實的公文書,謊稱是自己巡邏時查獲,最後被台中地檢署檢察官識破...

沈有忠/從乏人問津變成藍綠對決?藻礁公投引起的政治效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8 Mar, 2021

藻礁公投的連署在今年2月底以後出現戲劇性的發展,現在第二階段的連署人數不僅衝過門檻,幾乎確定成案。藻礁的議題如果繼續延燒,再加上擁核與國民黨力推的「核四公投」,可能動搖到小英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政策規劃...

見證「川普主義」成功?CPAC的兩大政治意義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Mar, 2021

美國最大的保守派政治活動「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CPAC)226日開始在佛州奧蘭多舉行,為期共四天,彷彿川普「再出...

台灣諜戰片探尋(下):中國抗日影視作品裡的「國共關係」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Mar, 2021

▍上篇:台灣諜戰片探尋(上):《揚子江風雲》影像內外的「政治風暴」鄒郎在1968年8月《文化旗》〈談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片名問題〉一文談到,湖北監利縣位處戰略要地,在當時「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大戰略下,...

《女也》可以是任何一個「她」:女性如何透過影像重掌話語權?

社會文化.黃彥瑄:05 Mar, 2021

《女也》(WOMAN)聚焦於當代的女性議題,由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與身兼人權記者的安娜絲塔西雅.米科娃(Anastasia Mikova)共同執導。《女也》的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