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的結果:共找到 1688筆 約 0秒
《殺了七個人之前》:你關心殺人後怎麼判?還是殺人前發生什麼事?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Dec, 2018由司法院主辦的「司法與社會對話」的系列活動之一,司法影展,陸續於北、中、南各地播放精心挑選與司法有關的電影,透過觀影,嘗試拉近司法與人民的距離,也藉由電影情節,一同與觀眾就台灣各式各樣的司法議題進行...

王怡修/紙本書的逆襲?盤點2018年非文學類好書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7 Dec, 2018夏末秋初,距離年終還有一段時日,各種年度總結的前哨工作已悄然開始。收到Openbook寄來的年度好書入圍書籍,未開箱前,就先被紙箱誇張的尺寸嚇了一大跳。猜想今年的選書應該都很具份量,評審工作更具挑戰...

納粹「死亡天使」再現?令人傻眼的中國基因編輯嬰兒
公共政策.蔣維倫:04 Dec, 2018我和妹妹被關在木籠裡,納粹反覆地在我的腿上割去一點肉,或在妹妹的脊髓裡注射液體,整整一年。——大屠殺倖存者11月26日上午,震驚科學界的報導出現了: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宣稱,史上第一對經過基因編...

30年後的臺灣:面對2050年,我們準備好了嗎?
公共政策.甘獻基:04 Dec, 20182050年是民國139年,距今(2018年)還超過30年。那麼為何挑2050年來談?2050年又是什麼年呢?2050年是國民政府遷臺(民國38年,1949年)滿一百年。也就是說,所有隨國民政府來臺灣...

林宗弘/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社會文化.巷仔口社會學:30 Nov, 2018民進黨選後檢討流彈四射,有評論人認為同婚有關議題之公投影響選情,然而病急亂抓藥,可能會讓綠營、白色力量與彩虹派內鬨更嚴重。作為一個政治社會學者,筆者認為社會階層或利益團體的力量是影響政治不可忽略的因...

「世越號文學」的開始——導讀《那些美好的人啊》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9 Nov, 2018※ 文:金明仁,文學評論家。1那天以後,人們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有的人哭了好多天,甚至以淚洗面數月,他們就像很容易被小石頭絆倒、體弱多病的人,就算看到習以為常的景色或聽到風吹草動,都會哭出來。不光是那...

同意與不同意之間:從公投十案反思台灣公民教育
時事觀察.賴伯琦:30 Nov, 201811月24日九合一大選暨公投投票後,全民度過了一個即期待又驚訝的疲憊周末。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選舉受到全國矚目,10項公投案結果也牽動全民情緒,而冗長的開票過程所引發的爭議,午夜陸續在網路上傳開。公民發...

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平權公投後,重整腳步再出發
社會文化.喬瑟芬:27 Nov, 2018很多人覺得公投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但也有一些運動者心裡早有數,畢竟在平權公投提出前,社會經過盟盟們連番的抹黑與謊言訊息轟炸下,民調已經不樂觀。但不管是未卜先知還是事後諸葛,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7百...

王鼎棫/銀色民主的浪頭襲來:當「世代價值」成公投關鍵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Nov, 2018眾多公投開票後,見到不少網友表示,原來世代間對議題的認知差距已擴大如此。以平權公投為例,參考《端傳媒》的報導,40歲以上的公投權人有1270萬人,未滿40歲的有748萬人,再對比支持同志議題的年齡層...

公投最挫敗的一案——談性平教育的未來窘境
公共政策.陳民峰:25 Nov, 2018這次公投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傳統價值依然遠勝進步價值,且與地方選舉互相牽動。挺同者雖不滿意此次結果,但在不違憲的前提下,同性婚姻或有專法做階段性的保障。我認為,選後衝擊最大的,恐怕還是性平教育。接下來...

民進黨為何大敗?柯綠戰爆、韓流引爆、選務爛爆
公共政策.徐嶔煌:25 Nov, 2018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落幕,最終以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在「韓流」加持下大勝落幕,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經歷與民進黨分手之後,在藍綠夾擊下,以無黨籍的身份連任台北市長成功,相反地,國民黨的丁守中,得票竟然跌破上...

不再「熱血」助人的年輕人,你們怎麼了?
公共政策.蔣維倫:23 Nov, 2018一直以來,台灣的高捐血率為各國所羨慕,高收入國家的捐血率約3.2%,而台灣的捐血率高達7.4%1。但這漂亮的數字卻無法掩飾襲來的隱憂:台灣的捐血率,正逐年下滑(見表1)。不到十年的時間,20歲以下的...

菜市場的法律學:木「豬」屠城記
公共政策.王子榮:16 Nov, 2018課堂前的小複習雞蛋問題方興未艾,菜市場又有新的話題要關注。不過首先還是要再次提醒,即便我們在各大通路購買雞蛋,外觀看起來乾乾淨淨的選洗蛋,仍有不肖廠商「想空想縫」(台語),將過期的、不新鮮的蛋混入一...

被扭曲抹黑的性平教育,老師您為什麼不生氣?
公共政策.陳民峰:16 Nov, 2018公投將至,性平教育也在所謂「愛家團體」(下稱反同團體)的大力鼓吹下備受全國關注,然而從發起公投連署、成案到宣傳,過程中反同方不斷地斷章取義、栽贓與不實指控,不僅讓假資訊鋪天蓋地地滲入你我生活,也重創...

走進龍發堂:信徒、家屬與院民的生活世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9 Nov, 2018(※ 文:湯家碩,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生)關於台灣精神醫療相關制度的發展,許多研究都曾經提及位於高雄市的「龍發堂」,並指出該堂在1980至1990年精神醫療照護建...

趨勢還是曇花一現?談跨國資本與運動結盟
社會文化.陳子軒:07 Nov, 2018上週世界體壇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英超萊斯特城泰國籍老闆維猜.斯里瓦塔那布拉帕(Vichai Srivaddhanaprabha)於球場搭乘直升機離去時墜機身亡的消息。這位擁有泰國皇權免稅店的大亨,自20...

佐渡守/用台灣的文學態度走向國際——專訪台文館館長蘇碩斌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Dec, 2018國立台灣文學館日前舉行館長交接,由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接任館長。Openbook特別專訪新任館長,暢談關於台灣文學的界定、文學的未來圖像,以及台文館政策和執行面的諸多擘畫。台文館的15年與102年身...

福島・現在(三):因無知而恐懼?核災後的病變疑慮
時事觀察.陳威志:30 Oct, 2018上一篇文章,我指出福島核災災民的進退維谷,並說明「避難指示已解除,大家都回去了」並非事實,真相是,約八成的人沒有回去。這樣的指謫並非要唱衰福島,或想表達福島受災的狀況一點都沒變。問題是,日本政府彷彿...

是誰剝奪北漂青年的投票權?不能說的「不在籍投票」
公共政策.寇德曼:29 Oct, 2018在年底即將到來的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打出「北漂牌」,使「北漂青年」成為熱門關鍵字。北漂,原為中國用語,學者葉高華指出「漂」不是一般的人口遷移問題,而是在中國特有戶籍制度下才會產生...

如何打造新時代技職人才?——從《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談起
公共政策.黃偉翔:29 Oct, 2018台灣技職教育的長期處於定位不明的狀態,若鼓勵學生畢業後先就業,直接面對快速變化的產業經濟,似乎不能只有高職學歷與學力;若鼓勵學生繼續升學或追求明星科大,又會被扣上技職教育「要拚就業力、不是拚讀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