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修/紙本書的逆襲?盤點2018年非文學類好書 | Openbook閱讀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王怡修/紙本書的逆襲?盤點2018年非文學類好書

非文學類決選委員,左起:王怡修、李令儀、翁稷安、張嘉泓、黃桂瑩。 圖/openbook提供
非文學類決選委員,左起:王怡修、李令儀、翁稷安、張嘉泓、黃桂瑩。 圖/openbook提供

夏末秋初,距離年終還有一段時日,各種年度總結的前哨工作已悄然開始。收到Openbook寄來的年度好書入圍書籍,未開箱前,就先被紙箱誇張的尺寸嚇了一大跳。猜想今年的選書應該都很具份量,評審工作更具挑戰性了。

果不其然,頁數超過500頁的書籍就占了十多本,好幾部更直接突破600頁大關,而且量多質佳。以往進入決選的書籍,大部頭作品不算多,就算有也容易凸顯出這類書籍的缺點:太紛雜、太學術性、閱讀容易失焦。在「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的評選標準下,厚實的書籍若不是特別出彩,很難突圍。然而今年有所不同,在非文學類入圍書一本比一本頁數龐大的客觀條件下,評審們也就不忌厚重,向讀者推薦了幾部份量驚人也絕對優秀的作品。

中文創作量少質精

與翻譯書的陣容相較,今年非文學類中文創作的入圍作品數量仍舊稍嫌單薄。然而書單本身非常精彩,首輪投票幾乎每本書都有評審青睞,這也反映了過去幾年來本地非文學創作在質地上的成長。

我們的島》文字素樸,圖像力量強大,從中可以看出柯金源導演半輩子的熱情,心境的轉折也很動人;《被誤解的台灣古地圖》展現出曾任職地理雜誌的陸傳傑長年積累的功力,書寫台灣史的辨證過程帶有推理解謎的趣味;阿潑的《日常的中斷》探觸發生在遠地的天災議題,與台灣人自身的經驗契合,很能觸動讀者共鳴。這些都是一時之選的好書,作者企圖心強大,對社會抱持宏大關懷,評審過程中都引起諸多討論。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雖然不是陳柔縉最宏大的作品,但正因為她過去十多年的努力與積澱,才能勾引出這麼傳奇的史料,最終呈現出如此賞心悅目的成果。劉紹華的《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為台灣學術議題的科普書寫作了極佳的示範。延續前作的人類學田野調查脈絡及真誠的寫作風格,將一個更硬、更陌生的議題抛到讀者面前,雖然不脫學術著作的色彩,但仍兼顧了大眾閱讀性,評審們一致表達深深的敬意。

《報導者》團隊的《廢墟少年》承襲了前作《血淚漁場》的犀利,所觸及的議題在這次書單中最為尖銳。報導深入、企畫完整,除了描述這些被迫提早長大的少年所處的困境與無奈,更直接挑明教育制度與勞動體系在這個問題上的僵化應對。

同樣是集體書寫的《終戰那一天》,以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帶出許多台灣人在二戰戰敗後其實需要療傷止痛、但在扭曲的國族論述下完全被掩蓋的這段歷史。在群體創作的合集作品中,呈現了難得的一致性,用心程度很具示範意義。

圖/openbook提供
圖/openbook提供

歷史書寫百家爭鳴,翻譯書類別模糊

翻譯書方面,今年的入圍書單真是質與量均佳,每本書都堪稱好書,哪一本書入選都不會有太大爭議。但這也讓評選過程更加艱辛,經過多個回合的爭辯之後,才推舉出最終的年度名單。

其中,歷史相關的書籍可說是百家爭鳴。《武士的女兒》運用富含生命力的史料帶出女性角度的明治維新;《火藥時代》在歐陽泰筆下,將中國軍事史的學術爭論成功轉換為大眾閱讀材料;不同於多數軍事史的前線故事,《盛會不歇》以後方日常的角度,描繪了巴黎在二戰時期納粹占領下的文化生活;氣象研究史的相關書籍更是難得一見,《預見未來的人》以輕鬆的筆調,將氣象學上的重要人物成功做了群像描繪。

此外,《洋風和魂》把戰後日本向美國仿效取經的服飾業發展與文化轉譯,做了令人眼睛一亮的詮釋;《瘋癲文明史》從希臘時代談起,包山包海詳細闡述精神疾病的歷史與認知,並直接挑戰了傅柯的關點;《史達林》則是本格的歷史傳記,將這位聲名如雷貫耳大家卻一點都不瞭解的歷史人物,作了由生到死的全面性交代。歷史書寫的角度從傳統到新奇,從嚴謹到輕盈,可謂百花齊放大豐收。

在令人炫目的歷史書籍大軍壓境之下,科普類書籍今年顯得冷清而且身分曖昧。《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水的導讀》與《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蛋》都算是本格的科普佳作,《路:行跡的探索》的自然書寫也清新怡人。《藥物獵人》與其說是科普介紹,不如說是一本中規中矩的藥物醫學歷史書;《當大腦開始崩壞》講的是阿茲海默症的成因與現有的醫療研究,科普書該有的內容都不缺,作者由自身的家族經驗出發,將繁雜的科普素材包裝在易於閱讀的故事中。

昆蟲誌》更是奇特,乍看之下是一本描述昆蟲的書,但實則是以昆蟲為背景,抒發歷史、哲學與科學等不同面向的個人思考,甚至帶點文學傾向,實在難以歸類。若說《昆蟲誌》是過去的時光總結,那麼《當大腦開始崩壞》就是對未來的懵懂與探索。

今年入圍書單上難以歸類的奇書還真不少。我們除了可以將《昆蟲誌》歸為人類學民族誌之外,也可以把《洋風和魂》從文化史移到產業經濟史;《轉角遇見經濟學》談的其實也不是經濟學,而是創新、制度與歷史;《末日松茸》則是從人類學跨界跨到雲深不知處,選材精巧討喜,評審過程中也引起諸多討論。

無可否認,在各種佳作並陳的態勢下,具有獨特性題材的書籍較易引起關注,人類學領域在這方面尤其得天獨厚。《麻風醫師與巨變中國》、《昆蟲誌》和《末日松茸》都扣緊獨特的議題,容易吸引讀者或評審的注意力;文化史類的《洋風和魂》也有這方面的巧思。社會學領域不遑多讓,《廢墟少年》、《被誤解的犯罪學》、《女性面對的戰爭》與《人行道》所呈現的社會反思,都值得我們給予更高度的關懷。

相較之下,議題不容易凸顯的政治領域則較為吃虧,《美國金權》與《血路盛世》都值得一讀,但是在其他領域的夾殺之下,不容易被凸顯。不過,同樣是不易被看見的冷硬素材,《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採取了獨樹一格的剪裁與編輯,彰顯其內容的專業與真誠。這本書以議論、訪談、圖解、Q&A甚至還有漫畫,來徹底探討這個令日本社會痛心疾首的議題。厚實的成果令人佩服,更可貴的是不論擁核或反核,不同立場皆可閱讀。(在這裡不免小小抱怨一下,相信出版社已經盡力了,但是,這本書的字體真的太~小~了。)

圖/openbook提供
圖/openbook提供

厚重、跨界、人類學

整體而言,今年的非文學類決選名單有幾個關鍵詞:「厚重、跨界、人類學」,這也反映了近年的國際趨勢。英美書市近兩年紙本書的銷售有所成長,這對書市而言是一劑強心針。但是面對數位閱讀的需求、網路知識來源的多元化以及其他休閒娛樂的競爭,出版業者還是得想方設法找到獨特的定位,吸引大眾閱讀紙本書。

除了紮實的內容與獨特的題材之外,書籍的裝幀與開本成了重要考量。也因此,書籍的厚度走向輕巧與厚重兩極化,並不令人意外。台灣出版社願意花大錢出版厚重的經典鉅著,以高昂的訂價挑戰閱讀大眾的品味,實是勇氣可嘉。至於輕薄短小的書籍,在一般銷售上更具優勢,但要在內容評比中勝出則有其先天上的弱勢,在此也期許未來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輕巧書籍入選。

順帶一提的是,有些翻譯書籍引進台灣的時機稍微晚了些,就評選的角度來說有些可惜。譬如同樣是原文已出版多年的作品,《昆蟲誌》尚無時效性問題,但《人行道》在這個時間點出版就顯得有些尷尬。

這本1999年問世的經典民族誌著作,描繪了人們對紐約黑人街頭攤商的刻板印象,記錄作者的實際觀察,整體調性溫馨。但20年過去了,不要說美國黑白之間的種族問題在幾番交鋒中益發劇烈,連街頭都已被拉丁裔小販攻陷了。另外,爭議性頗高的《全員在逃》也在今年出版,更顯得《人行道》的不合時宜。然而話說回來,這麼一本經典作品有了中文版總是好事,建議讀者可以將兩本書搭配閱讀,對美國的底層黑人生活會有更全面的認知。

最後是評審們的一點小期許。中文創作在題材的多元性與成品的完整性等面向上都表現亮眼,集體寫作也有不錯的成果,但做為讀者,我們總貪心希望能看到更多優秀作品。譬如翻譯作品中,將學術成果普及化的書寫占據極高比例,且都有一定佳績。國內外書市與學界的誘因機制或許不同,但仍希望未來中文創作在這方面也能有更多耕耘成果。

其次,引進國內的翻譯書內容本身愈來愈精彩,但翻譯的品質卻參差不齊,令人遺憾。中文讀者常有自動重組漢字的反射能力,翻譯上的小問題基本上不易被察覺,所以,一旦出現必需停下來思考文意的時候,就表示翻譯問題甚大,已有阻礙閱讀之嫌。由簡轉繁的過程中未將用詞本地化,也是閱讀時的一大障礙。無法在重要關鍵將書本的美好如實傳達給讀者,實是一大缺憾。

國外書市正在回溫,精裝書的銷售甚至勝過平裝本。紙本書的逆襲或許已然到來,讓我們睜大眼睛,繼續期待2019的盛況吧。

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標題:年度好書非文學類 評審報告。)

圖/openbook提供
圖/openbook提供

  • 文:王怡修。世新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 更多Openbook閱讀誌:WebFB

|延伸閱讀|

▲ 2018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單及完整專題,全文上線!(點圖前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