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瑩/沒有書展的夏天:疫情與國安法打擊下,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2020年全世界都不好過,香港尤然。反送中運動自2019年3月因陳同佳案而起,已然超過一年。港府儘管於去年9月宣布撤回修例,中共人大卻於今年6月30日火速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下稱《香港國安法》),並即刻宣布實施,象徵「一國兩制」僅維持23年就正式夭折。
本文寫稿時,本應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因疫情連日爆發終究取消。在這不平靜的一年裡,香港人都讀些什麼書?這部管到全地球的《香港國安法》,到底對香港出版業造成多大影響?香港書業又如何應對這個沒有書展的夏天?
即時記錄、集體創作:社會運動的影像與文字
在早前的文章〈走進香港書店:你不知道的港台大不同〉裡我曾提過,香港出版以自製書為主,既快手又多產,這樣的特性同樣也反映在社會運動的相關出版品。2014年9月底,港人為爭取「真普選」而爆發遮打革命(下稱「雨傘運動」),不到半年內,即有《每一把傘》、《傘聚》、《被時代選中的我們》等書籍出版。這樣的經驗與能量,在反送中運動中再次展現。
這些作品許多都是由數人共同執筆、攝影而成,他們可能隱去真名,以「香港人/HongKonger」身分記錄運動時發生的人與事,或寫下自己在運動中經歷的危險與痛苦。有些書圖文並陳,有些是文字書寫,也有以影像為主的攝影集,包括《端傳媒》和香港《蘋果日報》都發行了抗爭影像紀錄。
由《端傳媒》自資製作、出版的《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在港台二地發行;香港《蘋果日報》的《榮光歲月》則在香港發行。奇異果文創出版的《反送中攝影集:我願榮光歸香港》,在港、台皆反應熱絡;香港亦有一群出版人、設計師與攝影師合作推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書《Defiance 誰衛我城》和《Voices 吶喊》兩部作品。
除了真實的影像之外,繪畫也成為抗爭出版品中的重要分支。由文策院CCC編輯團隊製作,蓋亞出版發行的《CCC創作集 No.22》也以「我們反抗,所以畫畫!」為題,蓋亞更於7月出版了《被消失的香港》,CCC創作集與臺灣漫畫基地亦於日前主辦《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日本人秋田浩史於去年完成的《漫画香港デモ激動!200日》,日前由香港蜂鳥出版中譯本《漫畫香港抗爭激盪!200日》,以一名日本交換學生的視角觀察香港抗爭,亦頗受討論。
圖文並陳或以文字為主的出版品就更多了。《端傳媒》除了攝影集,同時推出《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由春山出版在台印刷,在港台二地發行;《報導者》則與長期關注香港政治情勢的左岸文化合作,出版《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都是常駐前線的記者帶回的第一手消息。新銳文創《自由六月:2019年香港「反送中」與自由運動的開端》,則讓參與者現身說法,爬梳運動的來龍去脈。
香港本地的相關出版品更是數不勝數,毫末出版的《因自由之名》,就是囊括參與者、攝影師、媒體人的集體結晶;玻璃樹文化的《中信圍困日記》意圖以參與者的日記,還原612當日中信大廈內的圍困真相;突破出版的《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是懷著記者魂的香港中文大學講師譚蕙芸,貼身記錄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是這陣子在香港銷售數一數二的文字書。
評論、調查與分析:「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自21世紀以來,香港對於身分認同的討論未曾稍停,這場反送中運動和《香港國安法》可說將「中港矛盾」推至最高峰。面對看不到終點的抗爭與惶然的未來,該如何定位、如何自處,亦成為許多人嘗試尋求答案的命題。
寫作超過一甲子不輟的知名香港作家李怡,將過去一年的專欄評論結集為《香港覺醒:2019,歷史的里程碑》(升出版),儘管每篇文章字數不多,卻鞭辟入裡,在書市十分暢銷;中文大學研究員梁啟智,多年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什麼是香港」,以問答形式在《香港第一課》(春山)解釋香港問題;關注流行文化的專欄作家阿果,則藉《失聲香港》觀察2014年至2019年間香港的起落。
一群香港學者大量訪談年輕人對30年後香港的想像,結集成兩冊《Stakeholders in 2047:香港未來說明書》(新銳文創);藝鵠出版《海浪裏的鹽:香港九十後世代訪談故事》,也同樣走訪「九十後」年輕人,都在勾勒對這座城市的想望。
以賽亞出版的《消失了的連儂牆》,分析2019年區議會選舉勝敗代表的意義;左岸則即將推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的《反抗的共同體:反送中運動如何建構香港人身份?》。亮光文化出版的《那動人的時光》,則由作者陳韋安以神職人員的身分,討論信仰與抗爭之間的關係。
文學創作、爬梳歷史:對過去與自我的反思
時事與評論之外,以歷史和文學反思當下的作品亦未缺席。當代香港重要的小說家之一韓麗珠,從個人經驗出發,藉文學之筆寫下八個月以來在此城的點滴,集結為《黑日》(衛城),在讀者間反應頗佳。新經典連續推出廖偉棠以佔中九子罪成為題的同名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做為寫給香港的情書;馬家輝揉合香港歷史的大河小說第二部曲《鴛鴦六七四》,亦以不同角度呈現自己的家鄉。
林三維的《月相》(Kubrick)敘述年輕畫家面對創作的困境,在故事中,街頭運動成為生活的背景,映襯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長年勇於為香港議題發聲的詞人兼作家林夕,也推出了最新文集《拼命無恙》(亮光文化)。香港文學館的出版計畫《我香港,我街道》(木馬),收錄數十位香港作家以不同體裁書寫的文章,年代不同、風格各異,在虛虛實實間感受香港的街頭巷尾。1965年捷克畫家Miroslav Sasek的《This is Hong Kong》,在超過半世紀後終於出了中文版,但譯名為《從前,有個香港》(CUP),更像在緬懷已然逝去的舊日時光。
上述僅是一部分與運動直接/間接相關的出版品,因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列舉。除此之外,討論極權統治的書目也長期受到讀者關注,其中以聯經出版的《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最受矚目。因為作家兼主持人區家麟早在2017年即介紹過此書,這一年抗爭中更多次提及,去年5月上市以來,此書一直是書店排行榜的座上客。
惡法當前,出版自由岌岌可危
《香港國安法》頒布之後,儘管國際輿論沸騰,港府仍執法「不遺餘力」。例如7月2日便發出聲明,指運動口號之一、由已入獄服刑的梁天琦於2016年喊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具港獨、顛覆國家政權含義,不得使用。
儘管法界對此尙有爭論,但此令一出,人人自危,對出版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許多與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相關的書目,都可能因此面臨下架的命運,作者甚至有面對牢獄之災的可能。儘管目前沒有任何案例,但7月4日時,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就以「覆檢中」為理由,將知名運動人士黃之鋒、陳淑莊,以及倡議「城邦論」的陳雲等多人的著作下架。
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香港雜誌《Breakazine》,出版以來圖文並茂的編排和關注社會議題的獨特視角,早已被「藍絲」盯上,親中立場的《大公報》就稱其煽動學生「走上街頭參與黑暴」。該刊原訂於7月中旬出版的最新一期《危險閱讀》,日前宣布正式停止出版,原本預計10月份發行的期數也將暫停,團隊將重新討論刊物的定位。網站上與抗爭相關的主題期數,皆已顯示無庫存。《就係香港》雖然仍能在網路上訂購,但據傳已自行從實體通路下架。
雖然圖書暫時未受到明確影響,但已有部分出版計畫遇到困難,找不到願意接手業務的印刷廠或發行商。例如在612衝突中不幸遭橡膠子彈射中右眼導致失明的楊子俊,原訂5月底出版《逆權教師》,談自己在社會運動與校園之間的掙扎,但卻被三間印刷廠拒絕,目前暫定將於8月出版。
有些作家或團體,嘗試以其他管道自行出版作品。曾任記者的作家柳俊江,以傷者身分訪談數十位721元朗事件的目擊者,寫成《元朗黑夜》,不但自己處理印務和發行,連海外團購也靠各地熱心港人協助,甫上市即銷售一空。藉由攝影與訪談記錄警方暴力的《Wounds of Hong Kong 港傷》,則藉由眾籌(群眾募資),完成出版以及展覽。
台灣出版業者也因為《香港國安法》之故,臨時接手反修例書目的出版及代理銷售。自雨傘運動後,一群香港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傘下的人」,每年都會出版相關書籍,今年原訂推出記錄反送中重要事件及現場關鍵人物心路歷程的《我們的最後進化》,在國安法通過後,為確保出版順利及內容完整性,決定委請一人出版社,改於台灣出版上市。
另一本同樣是集結反送中運動相關文宣的圖像紀錄《傘下存志》,甫在香港印製完成,便碰上國安法施行,出版商擔心書本存放香港可能碰上問題,也因此將庫存全部送到台灣,由一人出版代理發行。二書將以募資平台和獨立書店為主要銷售管道。
通路兩樣情:這廂「敏感詞」成搶手貨,那廂捍衛「正義」不遺餘力
出版社擔心出不了書,讀者也擔心買不到書。自《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包括雨傘運動在內的相關書目全成了搶手貨,許多書店的既有庫存轉眼售罄,有些作品暫時無法再印,已呈現缺貨狀態。雖然樓上書店等其他通路願意夾縫求生,能賣盡量賣,但如果走進「三中商」(即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則全然是另一副光景。
讀者應已留意到,前文提及的抗爭出版品,約有近半數都是在台灣出版的。選擇出版社自有不同考量,但相信出版自由,也是這些作者選擇在台出書的原因之一。目前三中商門市主要銷售自家集團的出版品,及經營教科書業務,台版書的比例已經偏低,從雨傘運動之後,操作方向也愈趨保守,目前在門市內可說幾乎看不到上述任何一本書的蹤影。能在店裡找到與抗爭運動相關的書,都是以抨擊角度寫成的作品。
譬如暢銷排行榜上的《哭泣的城市》,是由前面提到的《大公報》等親中媒體記者撰寫拍攝的「黑暴歷史紀實」,同時運用媒體力量為其宣傳。星島出版的《守城》,內容則是以香港警察「堅守正義,捍衛香港」為主題。極具代表性的「藍絲」作者屈穎妍亦未缺席,她將《大公報》上的專欄結集為《一場集體催眠》,為「愛國愛港」發聲,也同樣躋身暢銷榜之列。這幾日由明報出版的《香港顏色密碼》,則爆出「被作者」事件:香港資深媒體人施嘉雯並未為此書撰文,名字卻被真正的執筆者,亦為媒體人的「梁粉」潘麗瓊盜用,引發爭議。
諸如此類的消息,在稿件編寫過程中不斷傳出。例如前面段落提到,網路上討論熱度極高的《被消失的香港》,雖然代理商從台灣進口的書已清關入港,不過目前在香港的能見度非常低,三中商暫且不論,部分書店也傳出臨時取消訂單,只餘少數獨立書店低調銷售。
疫情大爆發,香港書展「緊急」煞車
香港書展多年來每年於7月中舉行,人流可破百萬,是香港書業的大事。雖然年初的疫情讓大家緊張過一陣子,但疫情在4月初漸趨平緩,書展的籌備作業便持續進行,預計7月15至21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不料7月初香港突然爆發大規模的社區群聚感染,且大部分都找不到感染源。隨著每日感染人數動輒數十例(至7月19日已破百例),香港書展主辦方貿易發展局卻遲遲不肯喊停,出版和通路怨氣沖天,不少業者在社群媒體上自行宣布取消參展。
直到開展前兩天(7月13日),貿發局才在接近中午時宣布香港書展停辦,此時參展單位早已進場布置,也叫好貨車準備將書運進展場,所有準備頓時全都成了損失。目前點進香港書展網站可以看到退票告示,但尚未確定今年的書展是否直接取消,雖有傳聞可能延至9月或12月,但都在未定之天。由於限聚令之故,所有會場活動大多宣告延期或取消,網站另以「文化線上行」專頁提供藝文資訊,包括讀物介紹、線上講座、活動資訊、作家影片等,但不一定是參展單位原訂要在展場舉辦的活動。
與此同時,各家通路紛紛開始宣傳線上書展,幾乎皆為折扣銷售戰。但線上銷售一般預估與書展有很大落差,加上貿發局只同意退還租金,不願意負擔任何廠商損失,香港疫情又持續吃緊,有書業人士認為,一連串的打擊可能導致香港書業崩潰。
由於香港第三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7月5日以來每天確診人數都破百,原先放寬的限聚規範已收緊至僅限兩人同行,餐廳甚至一度完全不得堂食(內用)。第三波疫情爆發的可能原因咸認出自港府的豁免政策失當,但當局遲遲不願意取消跨境往來中港人士的豁免檢疫規定。此刻的香港出版人,面對惡法壓頂與疫情夾攻,仍持續努力奮鬥,期盼能保有出版、言論,與免於恐懼的自由。
※ 感謝撰文期間提供相關書訊、市場動態、新聞事件等大小細節,以及多次接受叨擾的所有朋友甚至陌生人。願榮光歸香港。
(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標題為「企盼,自由之夏:在國安法與疫情之間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 文:沈如瑩,書店工作者。理科生、不自由工作者。主修書店學,副修出版學程,守備範圍從商品策展、活動企劃、店務營運、教育訓練到顧客服務。相信閱讀能改變世界,希望書店都能自己養活自己。
- 更多Openbook閱讀誌:Web|FB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