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共軍彈道飛彈打來就慘了」?破除常見的攻台軍事謠言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Feb, 2022彈道飛彈無敵論最常見的謠言的核心,是把中國擁有的彈道飛彈當成無敵的武器。其誇張的程度,曾聽聞只要一發就可摧毀一座機場、一整座電廠,根本就是把一般的炸藥當成了小型核彈。此種彈道飛彈的謠言,透過時代的演...

「搭公車獎百萬」沒告訴你的祕密:業主當乾爹,市府賺了形象賠了安全
時事觀察.林柏勛:25 Feb, 2022「你若來買檳榔,就送你打火機喔」1是台灣綜藝史上的經典台詞,台詞中贈送的「打火機」不只是真正的打火機本人,也是附贈燒燙燙「視覺福利」的修辭隱喻。這段台詞精準描繪了檳榔並非主角「附加的情感價值才是本體...

二二八75週年:與黨國對立的佛光,台南開元寺的文史軼事
社會文化.顏瑞霆:25 Feb, 2022今(2022)年時逢二二八事件75週年。在白色恐怖時期,不只有政治圈飽受迫害,連看似遠離世俗的宗教界也飽受責難。台南府城外有一座台灣最古老的官建佛寺,也保留著台灣最古的古鐘,它是台南開元寺,那其歷史...
俄羅斯正式向烏克蘭開戰:中共不得不面對的尷尬與焦慮
時事觀察.吳介聲:24 Feb, 2022就在我撰寫本文不久之前,俄羅斯正式進軍烏克蘭,要求政府軍放下武器回家,基輔等主要城市紛紛傳出爆炸攻擊事件,迅即招致歐美多國譴責與宣布加強制裁,國際局勢轉瞬巨變,中共卻在尷尬情境中愈陷愈深。 俄羅斯於...

黃偉誌、林佩蓉/文學不死,只是轉生:台灣文學數位轉譯的第一手觀察
社會文化.國立台灣文學館:24 Feb, 2022前言2020年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各國皆捲入疫情風暴之中,唯恐病毒入侵國境、社區甚至體內。人們戴上口罩,閉門不出,即使不得已出門也得保持社交距離。各行各業的營收皆受疫情影響而大幅衰退,許多...

張智皓/「相信自己不會中樂透」是理性的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3 Feb, 2022(這是一篇重新刊登的文章:本文於2017年12月初次發表於立場新聞哲學版,立場新聞於2021年12月29日停止運作。)理性是個好東西,它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什麼是應該追求的目標,比方說,在道德哲學...
居家檢疫是「拘禁」嗎?疫情下的司法考驗與《提審法》適用範圍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Feb, 2022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我國的防疫措施向來在世界各國以嚴格著稱,長達兩年的嚴管措施,使得我國在染疫數字上有著神話似的奇蹟,據報載,如此嚴厲的邊境管制與隔離措施,導致桃園機場受災慘重,去年旅客數只剩下2...

無視人權爭議參加北京冬奧等同助紂為虐?這部電影告訴你沒這麼簡單
社會文化.翁煌德:18 Feb, 2022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運在北京開幕。這不僅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季奧運,也使得北京成為史上首座舉辦夏季與冬季奧運的城市。但國際各界(中國媒體除外)對這場運動盛會的討論卻鮮少在運動本身,而完全聚...

只為政治而看港片,就太可惜了:寫在《時代革命》上院線之前
社會文化.許恩恩:17 Feb, 2022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即將在台灣的電影院播映,我一方面為此消息歡喜,因為《時代革命》細緻處理了寶貴的紀錄影像,把銀幕交給了前線,影像工作者亦成了前線,使人動容不已;另一方面卻也有點感嘆——這兩年來有...

法官聲請釋憲(九):放火燒了別人的東西,刑度居然這麼高?
公共政策.張淵森:16 Feb, 2022放火燒他人物品當然罰比較重?《刑法》第175條規定,對自己物品放火,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別人的物品放火,則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乍看之下,對別人的物品放火,刑度當然比對自己的物品放火來得...
周逸濱、魯忠翰/電玩遊戲內容玩法都好像!該如何判斷是否構成抄襲?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Feb, 2022根據報導,最近知名吃雞遊戲《絕地求生》開發團隊Krafton,就《Free Fire》向Garena提出侵權訴訟,同時也對Apple和Google遊戲銷售平台以及Youtube平台提告,要求下架遊戲...
法院不會告訴你的事(一):訴訟打到最高法院敗訴竟然還可以救濟!?
公共政策.張淵森:14 Feb, 2022一般民眾大多以為案件打到最高法院之後,就從此三審定讞,完全沒有救濟的機會了。法院沒有告訴民眾的是,判決確定之後,其實是還有救濟的機會。在刑事、民事及行政案件,都可以提起憲法訴訟及再審,刑事案件除了前...

孫中山的文資悲慘史(中):台北中山橋拆解20年追悼文
公共政策.蕭文杰:11 Feb, 2022▍上篇:孫中山的文資悲慘史(上):銅像與建築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台灣教科書經常提到孫文,他為了革命,一生當中用了六十多個名字,他在孫家族譜上的名稱是德明;因為家族信奉玄天上帝將其乳名取為「帝象」。私...

追憶歷史痕跡——塔利班炸毀巴米揚大佛事件
社會文化.曹郁美:11 Feb, 2022今(2022)年2月4日,美國的拜登政府發布消息:「我們已經成功把伊斯蘭國(ISIS)的領導人哈希米(Abu Ibrahim al-Hashemi al-Qurashi)從戰場中剷除。」對於正在過農...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一):淺介德國刑法精神障礙責任能力判斷
公共政策.吳忻穎:09 Feb, 2022專題前言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關於《刑法》上責任能力的判斷、司法精神鑑定等議題,也在...
軍事上的區域偵察威懾理論:如何掌握對手的細微行動以防範未然?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8 Feb, 2022在俄烏衝突一觸即發的情況下,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中國可能同時攻擊台灣的猜測,這一假想非空穴來風,也並非天方夜譚,從美軍在1月份將三個航母戰鬥群以及戰略潛艇前進佈署到關島,釋放明確訊息給中國的系列動作就可...

好萊塢的「懷舊進行式」(下):IP文化已經敲響喪鐘了嗎?
社會文化.漢斯黃:07 Feb, 2022▍上篇:好萊塢的「懷舊進行式」(上):無止境重開機、拍續集、搞多元宇宙自嘲懷舊IP文化的經典系列續篇——反思「懷舊」意義何在?好萊塢已經沒有好題材,我們就給它新的題材。——《驚聲尖叫》(2022)現...
運動中的性別議題: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的公平性與多元想像
社會文化.丁桀:07 Feb, 2022去年東京奧運舉重87公斤級比賽,奧運歷史上第一位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勞瑞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尚未登場就造成轟動,國際社會無不關注這歷史里程碑會如何推動國際運動界邁向性別平權的道路。...

許伯崧/標題精彩,天自安排——「座標之力」的發動條件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2 Feb, 2022(※ 文:許伯崧,前鳴人堂主編)「標題」對編輯來說,是從選題、內容製作到出版上架的最後一哩路,對讀者來說,則是開啟閱讀體驗的起點。更進一步來說,標題不僅作為內容/編輯與讀者的第一個觸點,也是第一個摩...

無家十年專題(一):誰的市容,誰的家?遭到水柱無情驅趕的街友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30 Jan, 20222011年耶誕節前夕,艋舺公園清潔隊在十度低溫的平安夜,以強力水柱四處對露宿的街友噴灑驅趕,三、四個員警在眾目睽睽下袖手旁觀。橘紅色的塑膠垃圾桶旁、冰冷的地板上,幾個瘦小的身影倉惶起身,抓起身旁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