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條件式解禁」?疫情當前,現在能解除封鎖嗎?

時事觀察.徐子軒:24 Apr, 2020

飽受新冠肺炎侵擾的全球最大疫情國——美國在封鎖近兩個月後,正面臨新的挑戰。為了挽救節節高升的失業數字與低迷的經濟表現,川普政府推出「重啟美國」的三階段方針,希望部分影響較輕微的州屬,能在5月後取消限...

柯市府強推的「社子島開發計畫」,是都市計畫最負面示範!

公共政策.廖桂賢:24 Apr, 2020

柯文哲自2014年底擔任台北市長以來,就積極推動社子島開發計畫,昨(23日)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議,以7:2的票數通過其細部計畫。社子島細部計畫通過,那些渴望以土地獲取暴利的地主財團,額手稱慶;但那...

吳明杰/敦睦艦隊染疫:在海軍手上層層瓦解的抗疫防線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2 Apr, 2020

海軍敦睦艦隊染疫,不僅讓台灣防疫出現破口,也造成社會大眾恐慌。連日來在輿論壓力下,國防部長嚴德發終於出面鞠躬致歉,並坦承經初步調查海軍有四大疏失,除自己已向蔡英文總統自請處分,同時會負起政治責任,另...

法官聲請釋憲(五):爆粗口=公然侮辱罪?追求禮貌國還是法治國?

公共政策.張淵森:23 Apr, 2020

我們常會在新聞上看到罵別人「幹、俗辣、不要臉」等,而遭判處公然侮辱罪的案例。然而,對於公然侮辱罪是不是要除罪化、是不是有違憲疑慮,各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爆粗口是個人修養問題,以民事賠償處理即...

韓逸成/台灣職棒邁向國際的基本功,從正視「使用者經驗」做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Apr, 2020

將2020年稱之為「全球職業運動浩劫年」實在不為過。但有幸的是,台灣努力防疫的成果,讓中華職棒成為今年全球第一個開打的棒球聯盟。當全世界棒球迷都陷入「棒球戒斷症」而轉向台灣職棒時,Eleven Sp...

札克利/新冠疫情加「杜特蒂時區」,菲律賓記者的熬夜日常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22 Apr, 2020

上週某一天的深夜兩點多,負責採訪國會新聞的菲律賓記者朋友,仍頻繁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她對我說:「這是在菲律賓跑新聞的常態。」「總統有自己的時區」當天,菲律賓國會舉行會議要審核《緊急狀態令》,擔心散播疾...

顏瑞霆/新莊挑水巷老屋遭拆,雙北苦無文資銀行保存珍貴建材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Apr, 2020

(※ 文:顏瑞霆,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南藝大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本(4)月新北市新莊廟街,新莊路上的挑水巷街屋(新莊路278巷)突遭拆除。現場停著小型怪手,地上堆積散落著日治時期的TR磚與...

填補防禦網缺口:台灣該買標準三型中段反彈道系統嗎?

公共政策.Flak聊軍事:21 Apr, 2020

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在3月初來台訪問時,除拜會黨政高層外,也向我方推銷標準飛彈(Standard Missile),並可能是專責反彈道武...

林欣誼/穿越日治時代的「百合」小說——訪《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Apr, 2020

一頭短髮,滿面笑容,楊双子從台北巷弄的日式古蹟走出來,是否也就像一名穿越的少女呢?類型小說的「穿越」之於這位年輕作家,恰似寫作的靈魂神遊吧,或用現在的話說,腦補。提到那段她稱為「黑歷史」的言情小說創...

香港418大拘捕:「趁疫打劫」再度激起抗爭?

時事觀察.吳介聲:20 Apr, 2020

4月18日,香港警方對民主派領導人進行突襲式大拘捕,被譽為「香港民主之父」的李柱銘,以及吳靄儀、黎智英、梁國雄等十餘人被捕。這是港府對民主人士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拘捕行動。國際輿論抨擊港府在疫情肆虐...

李柏翰/鬧脾氣大賽?美拔WHO銀根,可能加劇全球健康不平等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1 Apr, 2020

最近關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下稱世衛)的爭議不斷,尤其是國際關係層次。先是世衛遭批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反應太慢、與中國沆瀣一氣,還被...

宅在家引發「離婚潮」?疫情只是婚姻關係的照妖鏡

公共政策.林秋芬:20 Apr, 2020

在眾多疫情相關的新聞中,與婚姻相關的新聞報導往往會引起我的注意,尤其各大電子媒體如此下標:中國因疫情湧現離婚潮!婚姻登記處:已預約到3月底,想離婚請先排隊等1個月中國疫情趨緩後的第一個報復性反彈,滿...

自動化與無人化的軍事革新:軍用無人載具的下一階段發展

公共政策.王臻明:20 Apr, 2020

軍用無人機的出現,無疑是近年來最為重要的軍事革命,從一開始單純的無人偵察機,發展到具備精確對地打擊能力的無人攻擊機,已經徹底改變戰場上的生態。但軍用無人載具的發展並未止步於此。除了各種無人機仍持續不...

中和警「踹頭」爭議:私刑或正義?讚聲下的法治國危機 ft. 吳忻穎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8 Apr,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趕時間還趕投胎啊!蛤!」4月7日晚間,一名未成年少年駕車載另三名友人出遊,在行經新北市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設置的路檢點時,因心虛而未照指示停車受檢,反而閃過臨檢點、加速...

張嘉尹/瘟疫下的法秩序:如何在保護生命與維護自由之間平衡?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Apr, 2020

新冠肺炎的爆發,不只衝擊作為人類存活根本的生命與健康,更影響人類迄今為止的生活方式——因為正是藉由這樣的生活方式,新冠肺炎得以非常快的速度席捲全球。1月下旬,全世界關注的是中國疫情爆發與極權式的因應...

網路免費播藝文節目?從「百老匯慈善音樂會」線上轉播爭議談起

社會文化.陳煒智:17 Apr, 2020

疫情當前,劇場界正當其衝,就連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地區,各表演場所也早早大門深鎖,殲滅任何群聚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百人封頂」政策,所有室內活動只要超過一百人便有傳染風險,不宜舉辦。...

沈有忠/團結或對抗?疫情恐慌下,全球「民族主義」死灰復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Apr, 2020

(※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肆虐,已經造成百萬計的確診以及超過十萬名的死亡案例,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災害。而在病毒擴散的當下,...

中共滲透角力戰之惡果?川普宣布美國停止資助WHO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Apr, 2020

美東時間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的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已經指示政府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WHO)。川普表示,WHO明顯包庇中國政府隱匿疫情、宣揚假消息,在中國當局限制追查病毒來源等問題保持沉默,...

《罪:米開朗基羅》:落於凡塵的傑作,極美卻必然有罪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Apr, 2020

藝術家是永生的,他們的靈魂與思想會透過其所創造的作品代代流傳。或許是樂曲裡的昂揚,或許是筆順中的哀戚,或許是字詞間的甜蜜,這些被稱為「上帝的恩賜」之作,永遠伴隨著藝術家之名。後世的我們對於這些藝術家...

「託名虛構」的寫作/出版倫理——從《臺灣漫遊錄》談起

社會文化.李志銘:15 Apr, 2020

最近有一位從事文史工作的朋友私下跟我抱怨,說他不久前買了一本《臺灣漫遊錄》,誤以為是日本時代台灣出土的旅台遊記。由於難得記載將近一百年前日人造訪台灣的舊時氛圍而具有某種史料價值,沒想到回家打開書籍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