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狼真的來了:法國解除「口罩武裝」,卻迎來疫情爆發?
公共政策.甘獻基:06 Ap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法國普遍以Coronavirus稱之),隨著疫情今年1月在中國武漢爆發後,臺灣乃至全世界都出現「口罩之亂」。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掃貨,將全球的醫療物資——特別...

續談金穗獎賽制爭議,及其不容忽視的學生作品
社會文化.翁煌德:01 Apr, 2020四名女高中生在午夜之後造訪台北的十間廟宇,列隊前行,天亮之前都不能說話、不能回頭。她們相信網上流傳的都市傳說,認為這麼做許下的願望就能實現,不過問題是,她們並不知道彼此的願望是相同、還是相互抵觸。這...

疫情考驗人心:拉開「社交距離」時,如何保持心理連結?
社會文化.曾麗心:01 Apr, 202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4月1日在總統府敞廳記者會中表示,非特定人在公共場所,建議室外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以上,如果特殊狀況使該距離無法維持時,要開窗通風、戴口罩或使用隔...

王逸聖/「服儀解禁」草案檢視:保護學生以外,如何邁向最佳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1 Mar, 2020教育部近日為回應民間團體及學生團體長期呼聲,落實「服儀解禁」政策,著手研修《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並擬新訂《國民中學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國民小學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

司法基礎建設:視訊審理與電子簽名作為防疫對策
公共政策.王子榮:01 Apr, 2020疫情來勢洶洶,社會人心惶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站在第一線守住國人健康,其他機關也沒閒著,畢竟各機關的運作都與社會息息相關,司法自然不會置身事外。防疫前線吃緊,身處大後方的司法機關也需未雨綢繆,在各...

疫情海嘯來襲,社會安全政策也需「超前部署」
公共政策.甘獻基:30 Ma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疫情,接連在全球各地爆發且持續加劇。臺灣各種「獨立」的防疫措施,讓疫情尚未如歐美各國大流行,享譽國際。為應對防疫措施,立法院先於2月25日通過《嚴重特殊...

新銳電影灘頭堡金穗獎,為何已成死水一灘?
社會文化.翁煌德:28 Mar, 2020鼓勵新銳電影創作的金穗獎在昨晚(27日)落幕,評審團主席林君陽親自在頒獎典禮直播上頒獎,說明得獎理由或者從缺理由。但許多參與直播觀賞的入圍團隊看到一半,大概都忍不住面面相覷,因為此前只有最佳導演有公...

疫情來襲!出版人的危機與轉機(有的話)ft. 陳夏民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28 Ma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自中國武漢爆發伊始,累積至27日止,全球已有超過50萬起確診病例,並於177個國家/地區流行,造成超過2萬人死亡。這場當代瘟...

疫情下的性別不平等(下):全球經濟陷危機,女性勞動者首當其衝
時事觀察.V太太:28 Ma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截至目前(3/27)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2萬人感染、逾2萬人死亡,不僅奪走了許多人的家人與朋友,更對各國醫療體系和經濟狀況造成巨大的衝擊。近日許多...

謹記春天:百老匯傳奇劇作家麥克納利染疫辭世
社會文化.陳煒智:27 Mar, 2020疫情重創紐約,這個全世界的文娛中心自3月12日起,百老匯(Broadway)宣布全面停演,外百老匯(off-broadway)小劇場隨後跟進,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

李慈媛/每100位男性就有1個會員?南韓「N號房事件」的虛與實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7 Mar, 2020韓國爆發大型組織性犯罪案「N號房事件」,加害人利用科技的發展,在具隱密性的通訊軟體Telegram散播甚至製作性剝削影片。令全球震驚的是,根據目前警方調查,共74名女性被害者中有16名未成年,她們在...

法律戰鼓響起:疫情全球炸鍋,美國各界向中共咎責求償
時事觀察.吳介聲:26 Mar, 2020發生於武漢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迅速傳染全球,中共近期加強「甩鍋」卸責,同時發動正向宣傳戰與抗疫物資外交,參酌中共文宣統戰歷史似已不足為奇,然而美國前司法部檢察官克萊曼(La...

張景泓/孩童溺水意外接連發生,什麼是實用的水域安全教育?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6 Mar, 2020(※文:張景泓,「像一條魚LikeAFish」創辦人,專注在推廣荷蘭游泳教育、分享水域安全觀念、教授水中自救技巧)近日因為肺炎疫情高漲,導致許多民眾原定的出國行程取消,又因市區人口流動複雜、群聚感染...

陳威臣/轉機變危機?日本東京奧運延期的坎坷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6 Mar, 2020延燒了3個多月,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疫情不但導致全球各地數10萬人確診,超過1萬多人死亡,也影響了全球經濟與交通,人們的生活受到嚴重打擊,就連體育賽事都面臨停賽的危機。近日...

疫情重擊NBA,2021薪資上限恐雪崩式暴跌
時事觀察.古硯偉:26 Mar, 2020去年一場「莫雷事件」,讓蔚為體育全球化典範的NBA碰上始無前例的危機,很多中、美媒體都預估此將是NBA全球化以來,對市場最大規模的一波衝擊。但在全明星週時,美國媒體問NBA主席席佛(Adam Sil...

一戰後的頹敗與生命力: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群像
社會文化.邱振瑞:26 Mar, 2020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這種說法:研究文學思潮的變遷,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它極富歷史性的思考意義,不限縮研究者運用諸種方法和觀點,更鼓勵有志者以對等和尊重的態度,來考察其興衰歷程。換句話說,我們將日本「...

黃重豪/「助魚好孕」:建設魚道、人工護送,北歐鮭魚復育之路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5 Mar, 2020要人類與其他物種好好相處從來不是易事,以台灣來說,漁船在遠洋各處濫捕,經政府耗費4年整頓,好不容易在2019年才摘除歐盟給的黃牌警告;另外在河川生態上,堰壩林立形成十八銅人陣,政府雖闢建不少「魚道」...

不宣而戰的防疫法律爭議:「紓困條例」已取代緊急命令?
公共政策.寇德曼:23 Mar, 2020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相較於歐美近來數以萬計的累積確診人數,不少歐盟成員更是每天以千為單位在新增。台灣目前的防疫成績可謂有目共睹,更讓歐美嘖嘖稱奇之處在...

「緊急命令」是萬靈藥?防疫莫忘法治國原則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3 Mar, 2020起源於中國武漢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截至3月22日,全球已超過32萬人確診,死亡人數突破1萬4千人,臺灣確診人數也來到百人,但大部分均是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因此宣布,不具我國國...

肺炎後遺症:美中即將掀起「審計大戰」?
時事觀察.徐子軒:23 Mar, 2020當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成為全球流行病之時,各國政府無不如臨大敵,絞盡心思面對疫情。除了構成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的危害,還有經濟損失帶來的影響,更進一步嚴重打擊國家的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