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的結果:共找到 2078筆 約 0秒
她們的名字只配縫在禮服上?女性影人躋身奧斯卡的困境
社會文化.漢斯黃:17 Feb, 2020我想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表揚那些今年完成傑出作品、卻未被認可的女性。星光熠熠的奧斯卡紅毯上,曾以《黑天鵝》封后的女星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展示其鑲著金邊的黑色斗篷。上頭繡著8組...

以小搏大,野村克也「ID野球」的弱者戰略兵法
社會文化.鄭仲嵐:14 Feb, 2020日本職棒一代名捕手與總教練野村克也,在台灣時間2月11日凌晨2點半於自家中浴缸昏迷,後經發現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享壽84歲。消息傳出後,日本球界無不悲痛。野村克也選手生涯2901支安打與657發全壘...

「斬手專案」亂象:員警騙拘票遭起訴,法官怎麼判?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4 Feb, 20202018年7月底,傳出有員警為了取得「斬手專案」限時績效,到案通知書未送達,就向檢察官騙取拘票的醜聞。該案於2019年2月起訴,新北地院於今年1月31日宣判(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22號...
機會與陷阱:智慧城市下的特區發展
公共政策.蔡宜臻:14 Feb, 20202008年科技巨擘IBM發布《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報告提出將資訊科技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中的概念後...

黃宗慧/人的「鼠」性(下):從藝術作品反思人鼠關係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3 Feb, 2020▍上篇:人的「鼠」性(上):為什麼老鼠既是英雄又是害獸?「人之異於鼠者幾希」,這大概不會是我們想聽到的話題,柏特所挖掘出的,人的鼠性,恐怕也可能被認為是動物研究者「欲加(人類)之罪」的結果。不過,卻...

黃宗慧/人的「鼠」性(上):為什麼老鼠既是英雄又是害獸?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3 Feb, 2020習慣用生肖吉祥話來拜年的人,在先前的農曆年節期間應該會發現,關於鼠年的吉祥話,還真是「一句難求」,只能以「鼠一鼠二」、「好運鼠於你」、「數錢鼠不完」這類的諧音湊合著使用。事實上,歷來提及老鼠的成語,...

解碼2020奧斯卡:《寄生上流》橫掃四大獎的幾個關鍵
社會文化.翁煌德:11 Feb, 2020當史派克.李(Spike Lee)在頒發最佳導演獎時喊出奉俊昊的名字,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資深影迷大概都發覺「苗頭不對」。畢竟奧斯卡獎不是評審團制,沒有分豬肉之說,最佳影片與導演獎得主分家不常見,過去...

「吹哨人」李文亮之死:中共如何打壓網路逆風輿論?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Feb,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最知名的「吹哨人」李文亮醫師,於2月6日晚間因武漢肺炎急症猝逝,中國網路圈立即引爆累積已久的怨氣,爭取言論自由的呼聲遍及全國,並得到全球關注與...

李文亮不是英雄:若有公義體制,何需吹哨烈士?
時事觀察.賀軍:10 Feb, 2020李文亮是君子?是英雄?是烈士?這種名銜在時代悲劇下顯得矯情而多餘。唯可確認的,則是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疫情下,對中共極權、殘暴與無能的諷刺。武漢肺炎爆發初期,曾...

「醫療保健指數」世界第一背後,台灣醫護人員的血與淚
公共政策.廖郁雯:10 Feb, 2020近日全球知名資料庫Numbeo發布2020醫療保健指數(Health Care Index),台灣排名世界第一,再加上近期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防疫措施,台灣已讓一...

「1/31你在哪裡?」疫情來襲時的自我心理照顧
社會文化.曾麗心:08 Feb, 20202月7晚間7點45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送細胞簡訊到北北基百萬民眾手機,提醒如在1月31日的上午6點至下午5點半到過特定地點,須留意個人健康管理至2月14日。原本對多數民眾來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運動賽會的難題
社會文化.陳子軒:07 Feb,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來襲,迄今包括世界室內田徑賽、中超、亞冠、亞足聯盃足球、電動方程式賽車(Formula E)、網球聯邦盃、中國陵水國際羽球大師賽、拳擊、籃球奧...

從《王牌辯士》反思台灣辯士(上):日治時期的知識傳播者
社會文化.李政亮:07 Feb, 2020日本導演周防正行以《五個相撲少年》與《談談情跳跳舞》等作品奠定名聲,他的新作《王牌辯士》以詼諧的故事帶出辯士的魅力與角色,此外,電影細節裡也可看到導演對日本無聲電影時代的考究功夫,可說是向當年電影辯...

在中國防禦網「打個洞」:美國調整全球軍力,強化印太部署
公共政策.王臻明:07 Feb, 2020美國正在調整全球軍力部署以集中力量對抗中國,這已是既定事實。美軍陸軍部長麥卡錫(Ryan McCarthy)日前公開表示,未來將會派遣「多領域特遣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

王宏恩/僑民感染率高,肇因於武漢醫療資源過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7 Feb, 2020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肆虐,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相繼撤僑。而在各國撤回僑民之後立即進行篩檢,也發現許多僑民已經感染新型肺炎。假如我們把這數字湊起來看,似乎...

當陽剛之舞對上同性之愛——評《然後我們跳了舞》
社會文化.吳思恩:07 Feb,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然後我們跳了舞》(And Then We Danced)是2020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瑞典代表,卻富含濃厚的高加索風情,描寫了喬治亞傳統舞團中暗湧的同性情愫。從本片的...

絲綢之路,通向災難之路(上):伊朗、伊拉克與美國的角力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6 Feb, 202080年代中葉,在華盛頓方面看來,前景看似益發光明。大量的努力已經用在了培養和建立薩達姆・海珊及伊拉克的信任感上;在阿富汗的局勢正在改善,蘇聯軍隊已經被迫採取守勢——而且在最後,於1989年初,被徹底...

賴怡忠/武漢肺炎的警示:荒腔走板的WHO,與「中共化」的聯合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6 Feb, 2020世界衛生組織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因應實在令人傻眼。撇開對台灣的歧視與惡意烏龍不談,我們只看到世界衛生組織(下稱WHO)秘書長頻頻感謝中國、讚嘆中國的發言,...

鷹龍爭霸:印太軍事圍堵,重演東亞冷戰?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6 Feb, 2020美國國防部2018年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自歐巴馬政權以來,始終被視為非主流的「中國威脅論」重新受到重視。該報告不僅不再像過去一樣對中國軍事威脅及擴張行動相對含蓄,而是毫不保留地以五個附加專題,直指中...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四):控制變因越多越好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Feb, 2020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