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運動是手段,還是目的?——沾光、國族主義與小鮮肉

時事觀察.周偉航:29 Aug, 2017

台灣的國家代表隊在世大運有出乎意料的好表現,百姓在歡欣鼓舞之餘,也有學者擔心這種熱潮會強化國族主義的想法,而為惡意者所濫用。運動應該作為單純的「目的」,還是達成其他目的之「手段」,一直是個深刻的倫理...

李世偉/閒編風俗改良詩:日治時期三大反普度集團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29 Aug, 2017

農曆七月的臺灣可以說是處在一片人鬼狂歡之中,著名公廟舉辦普度活動人群雜沓、四方蜂湧,人潮所在即商機所在,普度的大量消費,亦高度刺激經濟活動,各地市況買氣均極熱絡。閩俗尚鬼、臺灣猶盛,恰好說出臺灣祀鬼...

Joe/實話、謊話、bullshit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8 Aug, 2017

近年香港興起「動物傳心」(在台灣叫做「動物溝通」),傳心師聲稱能藉由動物的照片,直接與動物心靈聯繫。這是如何辦到的?各方有不同說法。例如授課級的傳心師Thomas Cheng受訪時主張,動物傳心是基...

神話四十九年:誠實面對歷史,毋忘紅葉少棒

社會文化.陳子軒:25 Aug, 2017

1968年8月25日,一個榮辱與共、正負情愫交融的日子。在這一天,來自台東縣延平鄉紅葉村的13位布農族小朋友以7比0擊敗來自日本關西的一支少棒隊,為隔年開始進軍威廉波特的台灣少棒開了大門,也開啟了那...

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公共政策.黃偉翔:24 Aug, 2017

最近《中時》一系列低薪專題報導,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很多人吶喊:「技職重返榮耀,政府教育政策要改、家長價值觀要變,」這些當然沒有錯,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把技職人才的就業待遇提升起來,」這才是一切問題的...

平時缺乏能源溝通,停電只好亂罵一通

時事觀察.黃俊儒:24 Aug, 2017

先說在前面,我一直堅信在科技社會中對於能源的選擇,就是價值觀的選擇。選擇哪一種能源,就是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而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就是體現哪一種人生價值觀。價值觀很難論斷誰對誰錯,但是卻可以互相說服...

黃名宏/親愛的,不要「藝陣」好嗎?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23 Aug, 2017

(文/黃名宏,臺南市安南區青草國小教師、建興武館宋江陣教練)大概有30多年了吧? 30年,可以讓甫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大成人,也可以讓青春少年兄鬢白髮蒼;可以讓偏鄉小鎮平地起高樓,也可以讓百年基業毀敗於...

劉珞亦/反年改抗爭是「王八蛋」?禁止陳抗才是真王八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Aug, 2017

8月19日晚間,因反年改團體在台北田徑場外的陳抗活動,導致世界各國的參賽運動員無法順利進入開幕現場。消息一傳出,網路上輿論沸騰,批評者無不認為這樣的陳抗行為「很丟臉」,讓台灣在國際上蒙羞。甚至,有不...

韓半島與喜馬拉雅山:中國處理戰爭威脅的邏輯

世界脈動.王俊評:16 Aug, 2017

8月以來,中國的周邊對外關係出現了較為峰迴路轉的變化。北韓於7月28日第二度試射具備洲際彈道飛彈(ICBM)射程的火箭後,中國也迅速與美國配合,讓聯合國安理會得以在8月5日一致通過對其施加新制裁的2...

當成見包裝成美學品味:被台北街頭抹去的宮廟花車文化

編輯室.編輯室:15 Aug, 2017

(※ 本文由許伯崧、溫宗翰共同撰寫)為迎來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政府在行銷上使出渾身解數,除了廣受網友好評的世大運廣告外,諸多youtuber也紛紛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拍攝短片,創造出不小的網...

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公共政策.黃偉翔:14 Aug, 2017

在上篇專欄〈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中,引起最多反對聲浪的,就是教育部111學年度將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並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原因很多,但背後的本質,是教育部想弱化勞動體...

杜尚澤/「送肉粽」最恐怖的是流言蜚語,深入理解才能不再恐懼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14 Aug, 2017

人們面對死者總是抱持著敬畏的心態,尤其非自然死亡案例,世界各地區皆有特殊的祭祀科儀。台灣人面對非自然死亡案件,最廣為流傳的淨化儀式,就屬「送肉粽」了,長期以來的媒體創作與恐怖傳說,讓許多人聽到「送肉...

【鳴人現場】誰的世大運?臺灣該不該跟大型賽會說再見?

編輯室.編輯室:08 Aug, 2017

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中,將於8月19日隆重登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往往被形容為「僅次於奧運」的國際運動賽會,並說明無論在競賽種類、參與國家與人數規模之巨大,都是臺灣必須舉辦該賽會的理由。然而,主辦國際大...

獨立敘事的極限:難以展示的韓國戒嚴與冷戰經驗

社會文化.黃舒楣:07 Aug, 2017

作為六年級末段班,也算經歷戒嚴年代的無聲浸淫而曾全然無知,第一次清楚意識到這創下世界紀錄的戒嚴年期,已是高中校園歷史課堂上,戒嚴已結束,但我們才正要開始慢慢理解其影響之無所不在。於是,在中壢度過童年...

賴天恆/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7 Aug, 2017

我養了一隻狗狗。1我十月要出國,名義上參加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實際上旅遊。我問妳能不能幫忙照顧一下我的狗狗。妳說不要。我有三種方式逼妳屈服:我提醒妳說,妳上次劈腿我還沒跟妳老公講。如果妳幫我照顧一下...

失落與焦慮的歷史學(上):困乏的學科價值論述

社會文化.海東青:03 Aug, 2017

六月,Dcard上一則政大會計學系生嗆歷史學系生將被維基百科取代的發言,被截圖刊登至臉書專頁「靠北政大」,隨之被網友熱議廣傳。不僅引來媒體報導,也激起不少歷史學出身者的不滿與回應。這些回應中,畢業自...

商人世界觀:台灣主體認同的考卷

公共政策.范疇:03 Aug, 2017

本文真正要問的是:在這場「郭、川大交易」中,台灣是贏家,還是輸家?美國總統川普以前所未有的陣仗,領著副總統、眾院議長、威斯康辛州長,在向來與外國元首發布新聞會的白宮東廂,與站在身旁、發家於台灣的企業...

從菲籍研究生上銬事件,談台灣社會對田野研究的不了解

公共政策.顏聖紘:02 Aug, 2017

一名菲律賓籍的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學生在南投竹山做田野調查的時候,因為被竹山警方懷疑是參與盜伐林木的逃逸外勞因此將其上銬帶回警局。此事經媒體報導以後竹山警方出面表示「一切都是一場誤會」,中研院也表示...

陰謀論的共謀關係:只要樸素的證據,推論可以不必複雜

時事觀察.瓦礫:01 Aug, 2017

自由時報資深記者暨總編輯鄒景雯,在自家報紙上發了一篇題為調查報導的特稿〈真正目標 聯合大罷工?〉,認為長榮空勤「集體」請天災假事件,是由有左統色彩的桃產總滲透與指導的結果,根據「政府追蹤發現」,這「...

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Jul, 2017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