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假創業的毒蘋果:記者如何反咬一口?
時事觀察.劉昌德:28 Jun, 2017上週流出「鼓勵員工創業」計畫後,今天(6/28)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在自家報上發文遙相呼應,大談「新聞的變革」。他說,因為手機大幅改變新聞的面貌,「我們的生產結構必須要變得更靈活善變才能生存……我只可...

轉折的美中關係:通往華盛頓最快的道路是台北?
世界脈動.王俊評:23 Jun, 2017美中兩國於6月21日在華府舉行首屆外交暨安全對話,但結束後並未發佈任何官方聲明,亦無聯合記者會。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對話舉行前夕的6月20日,立場強硬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題為〈中美對話不是...

李家同的發言是現代社會教育的最佳借鏡
時事觀察.陳方隅:23 Jun, 2017李家同教授近日再度因為金門大學演講事件而躍上媒體版面,他接受廣播專訪暢談此事,順便批判了現在社會問題大都是因為「不守規矩」造成的「就像世大運場館、桃園機場大樓下大雨就漏水」;他同時也說:「整個國家都...

黃宗慧/看海豚表演可以讓人們對動物負責嗎?——談親生命性的意義與侷限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3 Jun, 2017隨著暑期旅遊旺季的來臨,號稱可以帶領遊客親近大自然的促銷行程也越來越常出現在平面或電子媒體上,觀看海豚表演、騎大象、與無尾熊合照……,都被包裝成老少咸宜、甚至特別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此類廣告也總是能...

如果文化大門能為所有人開放:出版工作者的無障礙嘗試
社會文化.陳夏民:12 Jun, 2017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文化大門為所有人開放,但事實不盡然如此。當我們討論身障者的文化參與,或許可以直接討論下列案例:2013年,脊髓損傷基金會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卻因為輪椅席不足,許多輪椅觀眾只...

看得見的障礙,看不見的平權:全國文化會議裡一份提案的叩問
編輯室.編輯室:08 Jun, 2017以五項主張(文化公民、審議思維、公共參與、多樣平權與協力治理)召開的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日前於全國分區論壇部分皆已順利召開。而前不久,在全國文化會議網站上,以呼應前述五項主張的「公民智囊團」中有...

中國當然不會參加世大運團體賽
社會文化.陳子軒:08 Jun, 2017中國隊在世大運團體賽抽籤時,默默地缺席,這就表示他們在不會在八月底的世大運中參加任何團體賽。檯面上的原因是說與四年一度的中國全運會撞期,因此不克前來,本屆世大運與全運會也確實是這兩大賽會歷來最接近甚...

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資格論」?看匿名粉專的推廣難題
時事觀察.周偉航:06 Jun, 2017近日和某位媒體人聊到同性婚姻的平衡報導問題時,對方主動提出一個問題:「看到有專家學者提出反對(同性婚姻的)意見時,我都會特別注意這個人是不是有基督教背景。而去google或是去問認識他的人,其結論往...

劉珞亦/釋字之後,專法行不行?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1 Jun, 2017大法官說專法可以?大法官在748號釋憲後,贊同同性婚姻已經成為一個定局,但大法官在該號釋憲中最後提及:至以何種形式(例如修正婚姻章、於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或其他形式),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

技職教育持續邊緣中:兵役法為技職國手修法,為何關注甚少?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May, 2017如果說媒體、立法院與政府行政機關的生態是社會縮影,其實並不為過。就拿技職教育來說,其是否被重視,從上述所列舉的各機關與單位呈現出的態度裡,我們便可從中窺探社會是如何看待此門領域的。5月26日,立院三...

李明哲作為一面鏡子:在六四前夕遙想白色恐怖
社會文化.林吉洋:31 May, 20172012年以來,李明哲頻繁進入大陸活動,與大陸有關人員勾結,制定行動綱領,建立非法組織,策劃、實施顛覆我國家政權的活動。(新華社,2017.05.26)5月26號,李明哲失蹤第69天,湖南安全單位依...

競技還教育,學生或運動員——大學運動搶人大戰何時方休?
社會文化.陳子軒:25 May, 2017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專運動會,就像往年一樣,它悄悄地來,又悄悄地結束了。按理說,今年是由台灣大學承辦(主辦都是教育部),巧妙地選在世大運開幕倒數一百天閉幕,暖場意味濃厚,應該更具話題與能見度才是,但相關...

【南方國土之殤】小農民狀告大市府:旗山爐渣案消失的行政責任
社會文化.林吉洋:25 May, 2017高雄旗山大林農地自102年開始,遭回填近一百萬噸的爐渣和不明廢棄物,土地受到嚴重汙染。鄭妙珍是一位個子嬌小的農婦,2013年5月她在旗山大林里蕉園工作,發現圳溝流出刺鼻的乳白色溪水,循線發現是從隔壁...

李娉婷/政治凌駕專業的寶島日常:論彰化可愛動物教育園區衝突事件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4 May, 2017先簡單地說說前因。近來在地方流浪動物管理發生了一件大事──彰化縣規劃了三年、去年(2016)11月底正式動工的「可愛動物教育園區」,在動工的第二天,隨即遭到該選區縣議員「關心」,隨後議員帶領當地鄉親...

中越聯合公報封殺臺灣?威脅平衡與楔子戰略下的中越關係
世界脈動.王俊評:24 May, 20175月15日,在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發佈了聯合公報。由於公報中出現「越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統一大業,堅...

當性少數人權遇上宗教自由
社會文化.喬瑟芬:23 May, 2017前一篇談的是「宗教信仰是否有權參與公共事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當我們接受宗教信仰也能依自身信念價值參與政治後,一旦與其它權利發生衝突時,應該怎麼辦?信仰和人權保障並非必然相...

世大運反恐意識不足,才是台灣人該思考的國際議題
時事觀察.周偉航:23 May, 2017以下這幾則近期新聞,你可能有印象:「不願看中國新聞 vs. 逼大家看中國新聞」、「國安會秘書長換人」,以及「世大運採用暫時性之拼裝式游泳場館」。對一般讀者來說,這些是沒什麼相關的新聞,但我認為這些事...

假新聞的面貌:真正的假新聞只有一種
時事觀察.張約翰:22 May, 2017在臉書上一片媒體報導作家自殺新聞的政治正確與不正確熱烈攻防之際,甲冑在身的鳴人堂編輯突然分神叩我寫一篇關於假新聞的文章。我苦惱了很久,因為我再也分不清什麼是假新聞了。這種感覺,很像我從碩士班到博士班...

台灣萬年問題系列二:中央、地方交相賊
公共政策.范疇:22 May, 2017在〈沒有理性空間的言論自由就是自由落體〉中,提出台灣的萬年結構問題,惡瘤之一即為「權責分家」,亦即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有責無權。這一篇要談第二個萬年結構上的惡瘤——自治權力的落差。以「前瞻計畫」為病...

Namoh/沒有人是局外人?——談原住民主體的困局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7 May, 2017從去年12月16日起,數個原民團體至行政院抗爭原民會即將施行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直至今日,數十個原民團體與部落發起多次抗爭,包含在凱道上,以「原民會主委下台、退回劃設辦法」為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