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資格論」?看匿名粉專的推廣難題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資格論」?看匿名粉專的推廣難題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近日和某位媒體人聊到同性婚姻的平衡報導問題時,對方主動提出一個問題:「看到有專家學者提出反對(同性婚姻的)意見時,我都會特別注意這個人是不是有基督教背景。而去google或是去問認識他的人,其結論往往是『不意外』(就是基督徒)。搞到最後,我看到有沒聽過的專家學者跳出來提供反同婚的論述,心中就會有個警報器響起。」

我反問:「這算是進一步查證,應該還好吧?只要還是有平衡報導,應該就沒有新聞倫理問題。」

對方卻說:「但這些人刻意隱瞞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想要透過中性的學經歷,讓外界認為他們說的是客觀論點,但他們就是因為信仰而反對同性婚姻的吧?怎麼可以刻意跳過(這個身份)來裝客觀呢?」

我回問:「其實我也信耶穌,假設我也由自己的信仰來建構支持同性婚姻的論證,那我不特別指明我的基督徒身份,這樣也不行嗎?」

對方一時語塞。但這位仁兄的質疑也有幾分道理,只是涉及「資格論」的議題,並沒有那麼容易處理,也不容易找到答案。

資格論:簡便的道德原則

有一種邏輯謬誤被稱為起源謬誤,或許很接近這位媒體人的狀況。「起源謬誤」有點「因人廢言」的意味,也就是因為消息來源過往表現不夠誠信,而否定其所言的真切性,這態度可能出現「錯殺」的情形。當然,起源謬誤還有許多進階的意指,於此就先略過不表。

在整個同性婚姻的論爭中,的確有許多具宗教信仰者(不只基督徒)提出各種有問題的反同婚論述與證據,甚至大方造假、抹黑而面不改色。這會挫傷該陣營的誠信值,讓對造或第三方慢慢失去與其理性溝通的耐心。

但這不代表他們所提出的所有論述都是有問題的。或許一般百姓會基於類似起源謬誤的心態而選擇拒聽(基於宗教因素)反同者的論述,但專業者、學者或媒體人可不能這樣。再怎麼不耐煩,還是應該基於專業與職業倫理的要求,審慎過濾每一條可能有價值的資訊,因為這樣的行動能為社群帶來更高的價值。

那一般人呢?如果你有心提升自己,當然還是應該多傾聽反對者的意見,如果「異見者」刻意引瞞自己的身份和理論來源,你就該抱持批判與懷疑的態度去找出真相來。其實對於意見相同者的論述,你也應該採用同樣的檢視標準。

如果「異見者」刻意引瞞自己的身份和理論來源,你就該抱持批判與懷疑的態度去找出真相來。 圖/歐新社
如果「異見者」刻意引瞞自己的身份和理論來源,你就該抱持批判與懷疑的態度去找出真相來。 圖/歐新社

在同性婚姻的立法爭議中,不論是挺同方或反同方,都不難看到許多有博士學位(具一定知識考證基本能力)的人,碰到意見相同的論述時,往往不加檢視就完全相信、引用(這也算是起源謬誤)。這當然不是件好事,也常讓我思考這些人讀書到底是讀到哪邊去。

但對於言而無信的人,刻意說謊以謀求已利的人,難道就不能依某些簡便的道德原則,直接「因人廢言」嗎?某些成功者或有德者的言論,我們就不該認真面對嗎?

這是「資格論」議題,基本上是由兩種極端意見來主導的。其一認為資格論是老人的專利,只要活得久,就一定會有某種資格,以此來說嘴沒有意義。而「真理」不論是從誰的嘴巴吐出,都是有理,屁話就算是愛因斯坦口中講出,依然沒有價值。

另一端則主張,有些資格是經驗或能力的部分轉化,像是證照、履歷,因此只要確定被評論的事件與這資格相關,那具資格者的意見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反資格論者往往只是在不想努力或讀書的狀況下抄捷徑,其所提出的論述建構在相信「普遍真理存在」的背景之上,但是否真有這樣的真理,以及為何你能說出真理,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明。

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偏向後者。我認為資格論確實有意義,但其意義來自於情境,而不是普遍客觀的。像是去過日本自助旅行五六十次的人,當然就比沒去過的人有資格評論日本的旅遊基本設施,但這位日本自助達人可能就不見得有資格評論日本的教育制度。

同樣的,一個基督徒當然也可以挺同婚或反同婚,「身為基督徒」這樣的條件確實可能對其同婚論述的可靠性產生正負面的影響,甚至「隱瞞自己是基督徒」這樣的狀況,也一樣會對其同婚論述產生正負面的影響。但其影響不會是由當事人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參與討論的各方來判斷。

一個基督徒當然也可以挺同婚或反同婚,「身為基督徒」這樣的條件確實可能對其同婚論述的可靠性產生正負面的影響。 圖/歐新社
一個基督徒當然也可以挺同婚或反同婚,「身為基督徒」這樣的條件確實可能對其同婚論述的可靠性產生正負面的影響。 圖/歐新社

語言不會飄在空中

進一步來看,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臉書粉專的經營之上。經常有匿名粉專的經營者抱怨其影響力與擴散狀況不佳,是因為台灣人太過以顏色或統獨來看待事情,不願意理性看待「客觀事實」與「真理」。

但匿名粉專的最大問題,就是讓觀看者無法從其經營者過去的人生履歷來設想其議事的「資格」,因此只能由最平淺的角度來看待其言論,並對其抱持相對較多的懷疑,因此其經營也比較困難。

「語言不會飄在空中」是我在說明相關議題時常講的一句比喻。任何的話語都要連結回特定的發言者,才能產生效力。就算是如「2+3=5」這種客觀到不行的基本數學語句,若由兩歲小兒口中吐出,也能震驚四座。

而人的資格與價值定位,又多是由其過去一系列的話語所慢慢形塑而出,因此「以人廢言」或有不妥,但若其可參考之「言」夠多,風格又一致,那或許「以言廢人」的情形,就不會太奇怪了。因此,有些匿名粉專的影響力之所以一直拉不起來,也不見得只是因為真人不露相,或許是因為過往「廢言」講太多了吧。

最後提醒一點,在判斷是否能影響言論價值的「資格」時,不是由當事人決定哪些條件相關,而是由關注此事的「看倌」來決定,因此你越想隱藏的身份條件,人家就可能越有興趣,甚至列為關鍵的資格。這也是為何公共論述者往往會因為一件事情的曝光而就此殞落;社會名流如此,網路紅人如此,匿名粉專也是如此。

所以,要讓自身的言語擁有貫穿時空的影響力,重點往往不在於講了什麼,而是人生怎麼活。這不只是個邏輯學問題,更是個倫理學議題。

要讓自身的言語擁有貫穿時空的影響力,重點往往不在於講了什麼,而是人生怎麼活。 圖/歐新社
要讓自身的言語擁有貫穿時空的影響力,重點往往不在於講了什麼,而是人生怎麼活。 圖/歐新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