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邁入習近平的獨霸時代(上):中國出兵攻打台灣已開始倒數計時?

編輯室.編輯室:24 Oct, 2022

文/編輯CY今(2022)年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二十大)閉幕,隔(23)日的二十大一中全會,習近平繼2018年3月修憲取消中國國家主席僅得連任一次的制度之後,他打破...

劉苑杉/銘傳女大生遇害案:馬來西亞華人都認為台灣不安全?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1 Oct, 2022

最近,銘傳大學一名馬來西亞籍女學生,被發現在士林租屋處遇害身亡。她的脖子有明顯勒痕,疑似遭自稱男友的陳姓男子勒斃。陳姓男子事後服藥輕生,送醫途中承認自己殺害女友,才揭發這起事件。死者生前患有憂鬱症,...

帶病生活(七):透過報導揭開醫療獨大、官僚鄉愿的遮羞布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0 Oct, 2022

原編按: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NPO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相比於藥...

國慶日傳員警清槍走火,警械使用豈只是「大膽用槍」的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Oct, 2022

2019年7月「鐵路刺警」案案發後,行政院在網路民意一片沸騰的情況下,無視該案問題背後真正的結構性因素1,反而是在不明就裡的民粹聲浪中,急就章地將行政院版「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立法院內...

「你才不中立,你全家都不中立!」遭誤用的行政中立淪政治口水戰

公共政策.曾執轡:19 Oct, 2022

今年選情之冷,讓論文抄襲意外成為選戰主旋律,不過如果有什麼比論文更好用來打擊對手的,就屬「行政不中立」了。例如今年2月,前台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在宴請工會時表明:「若珊珊當選,我就還在,看你們要不要我...

男大生被控偷耳機含冤而死?檢視低落的司法新聞品質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Oct, 2022

日前媒體報導,台中市一名張姓男子,經南投地方法院認定,去年5月間在南投草屯的一家便利超商竊取一條手機耳機,判處竊盜罪,科處有期徒刑四個月,得易科罰金。張姓男子收到判決書後,對母親表示自己遭到冤枉,說...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下):重見民族音樂研究的多元視角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Oct, 2022

▍上篇: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關於「民歌採集運動」一詞,最初源自史惟亮《論民歌》一書,泛指1966年1月到1967年8月,先是由「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發...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Oct, 2022

今日新興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爆炸,導致日常生活大量充斥著各種真假混淆的訊息,令人難以辨別。因此,如何普遍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聽人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必須知道,當把事件的某些細節和關...

林宜蘭/雙十國慶青春無敵的橘高校,反思台灣功利主義至上的教育

編輯室.編輯室:11 Oct, 2022

(※ 文:林宜蘭,鳴人堂特約編輯)今年雙十國慶邀請到有著「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演出,以他們活力四射的演出形式,驚豔台灣,但也使得網路上許多網友開始比較一同演出的北一女中與台中曉明...

吳子黔/澳門最後一面青天白日旗:國父紀念館與台澳關係的轉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Oct, 2022

(※ 文:吳子黔,澳門學16號成員)9月13日,台灣媒體報導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澳門)只剩下三名官員,而三人簽證即將到期,假如簽證不獲延期,最晚10月30日後再不會有官員駐澳門。報導指出,澳門政府要...

吳玟嶸/《來幹電視台》:拒絕做國家的傳聲筒,俄國獨立媒體血淚史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Oct, 2022

《來幹電視台》(F@ck This Job)是一部紀錄片,拍攝俄羅斯最後一家獨立電視媒體「雨電視」的興衰。因為導演就是電視台的創辦人之一,所以能夠貼身拍下許多重要時刻,像是開台時的窘境、內部經營的爭...

比〈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更多自嘲與自娛的原住民音樂文化 ft. 阿洛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7 Oct, 2022

近日阿美族歌手巴大雄的一首〈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甫一登上YouTube就成為各大社群媒體熱議的話題,除了MV結尾出現的女主角是天后A-Lin令人驚艷外,還有露骨帶有性暗示的歌詞受到不同領域的...

理解「不穩定的穩定」台海情勢:身處美中大國博弈下,台灣如何自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7 Oct, 2022

在美中大國競爭下,目前基本上能維持台海的穩定,亦即北京仍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優先選項;台灣則採取「不冒進、不挑釁」的態度,不宣布法理台獨;美國繼續維持「一個中國」政策,也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些基...

創造桃園的價值:出版人眼中的地方文化政策

社會文化.陳夏民:07 Oct, 2022

日前,我與友人藍士博一起用餐,討論所謂「桃園學」要如何落成、實行,我們都深深認為,在內容決定價值的這個年代,更應該把文化產業放在更好的位階,是城市推廣的戰略角色。每一次選舉,我最常看見的都是高科技產...

劉維人、廖珮杏/學歷至上的網羅:高虹安事件充分反映台灣社會潛在價值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7 Oct, 2022

阿黑:你什麼野雞大學的敢在這撒野?我們可是X大畢業。守守:你覺得X大都能拿出來講,可見你沒遇過真正的強者。許多現代人同意文憑不是評價人的唯一標準,若有人貶低學歷低落者,他們會表達不滿,認為這是不合理...

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下)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Oct, 2022

▍上篇: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上)電視台新的卡通節目從那裡來?1970年代中期開始,新的卡通節目幾乎都是從日本來。這與日本電視動畫的興盛與波折有直接關係。19...

高畑勲與宮﨑駿的「世界名作劇場」:穿過台灣仇日年代的經典動畫(上)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Oct, 2022

「吉卜力高畑勲展」業已落幕,伴隨展覽,吉卜力的經典動畫作品也重新上映,再次牽動人們的集體記憶。展覽雖已結束,不過,卻仍留下一個值得從台灣文化史來思考的問題。高畑勲與宮﨑駿的動畫人生,從1960年代的...

回望最初的感動:《阮玲玉》光影折射出的經典人物及時代

社會文化.陳煒智:05 Oct, 2022

記得在2019年,關錦鵬導演的回顧專題小影展隆重揭幕,導演親自抵台跟媒體、影迷,還有新生代的觀眾一同暢聊《胭脂扣》、《阮玲玉》,以及好多創作歷程的點點滴滴。那次光是《阮玲玉》我就先後在電影院裡看了兩...

三重警「抓錯」通緝犯案:重點在於程序正義,而非鄉民正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30 Sep, 2022

日前傳出新北市三重警分局二名員警於今年9月20日晚間拘捕通緝犯過程中,將黃姓無辜民眾「誤認」為李姓通緝犯,進而與該民眾發生肢體衝突並將之逮捕。導致其臉部縫了多針「破相」、肢體多處擦挫傷等傷勢。該黃姓...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下):從圖書館到書店,尋覓愛書「託孤人」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

▍上篇: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回顧歷史,早年置身於政治紛擾的動盪時代,圖書的聚散往往與國家的命運密不可分,每當統治政權更迭、改朝換代,隨即帶來各種社會巨變、兵燹天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