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考證不足或文資大發現?台中州廳「貓道」具軍事功能?
公共政策.蕭文杰:16 Jul, 2021去年4月,多家媒體紛紛報導了「台中州廳在進行修復工程時發現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貓道』, 可容納士兵,具軍事功能」。其中,這些新聞引用了當時文化局長張大春的說法:「依照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規劃,貓道最多可...

抖音將傳播反美反台灣?艾希頓庫奇的憂慮與國際警覺
時事觀察.吳介聲:14 Jul, 2021在好萊塢以及數位科技界頗具影響力的巨星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近日警告,中國抖音國際版的TikTok(下統稱抖音)不僅威脅美國人,也威脅到美國國家利益,而且中共很可能利用抖音大肆...

當意識形態的巨人吃掉了知識理性——疫情催生「艾連效應」?
時事觀察.黃俊儒:14 Jul, 2021自從疫情升溫之後,相信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周遭都會多了幾隻「憤怒鳥」,可能是談話節目裡立場迥異的名嘴及政治人物、不同社群媒體裡的友人、餐桌上的親人,或是每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影像旁留言板裡那些不認...

中國「網路互助平台」倒閉:曾經的社會公益,淪為資金黑洞?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Jul, 2021中國近期發生大型「網路互助平台」關閉潮,這種遊走於公益、商業與法律灰色地帶的「類保險」平台,曾經吸引多家網路巨頭投資,在中國流行不到八年,潮起潮落,如今上億用戶權益受損,造成龐大社會問題,值得台灣參...

後疫情的書店共讀(下):線上轉型之必要?閱讀是一場分享的盛宴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l, 2021▍上篇:後疫情的書店共讀(上):社群如何養成?讀書會的歷史記憶科技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互動與社交模式。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透過網路隨時與遠端的親友聯繫,即便足不出戶,無須與人交談,也能直...

「老北投」步行環境改善之路:專訪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理事長陳又堅
公共政策.邱秉瑜:09 Jul, 2021關心行人安全議題的陳又堅,退休後在家鄉北投投身步行環境改善,他催生了兩個組織與一系列活動,也在社區中持續推動許多小規模努力。他對步行環境問題有著多年洞察,針對人行道、騎樓與道路邊緣提出了三項立法建議...

全面圍堵中國?拜登政府「太平洋特遣艦隊」的可能與未來
公共政策.王臻明:09 Jul, 2021近日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來源透露,拜登總統上任後,要求五角大廈設立的中國任務小組(China Task Force),已提出數個計畫,要扼止中國的擴張威脅。其中之一,是計畫組建一支常設的海軍太平洋特遣艦...

陳明、陳偉仁/寫在鐵路刺警案之後:重返犯罪與法庭現場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Jul, 2021(※ 文:陳明,唯心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本案辯護人;陳偉仁,唯心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案辯護人。)北上自強號列車停靠於嘉義車站,一名罵天罵地罵政治的男子,突然取出預藏紅柄嫁接刀,朝向接獲通報前來執行...

「說真話好嗎?」只能匿名批評的檢警體系,如何開啟改革之鑰?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Jul, 2021日前有警職人員閱讀我在鳴人堂專欄幾篇探討偵查、警政體系與當前執法時事問題的文章後,詢問我一個看似簡單但實則引人深思的問題:「妳這樣一直說真話好嗎?」並進一步與我探討體系中的人員要用「匿名」的方式才好...

中國電影裡的青年苦澀與幻夢(下):人民幣堆砌的大國崛起之夢
社會文化.李政亮:02 Jul, 2021▍上篇:中國電影裡的青年苦澀與幻夢(上):改革開放後的價值反思與邊緣凝視2000年前後,中國最響亮的口號就是與國際接軌、加入WTO,賈樟柯的《任逍遙》(2002)如同1990年代的終結,快速的工業化...

中國電影裡的青年苦澀與幻夢(上):改革開放後的價值反思與邊緣凝視
社會文化.李政亮:02 Jul, 2021近日,主張「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的「躺平主義」成為中國社會的熱門詞彙。「躺平」源於過度競爭的反彈,不過,維繫自我合理的生活世界,卻也成為官方媒體所說的「躺平可恥」。中國目前是世界...

疫情下法庭旁聽難題:「網路法庭直播」是解方還是製造更多問題?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1 Jul, 2021COVID-19疫情從2019年底延燒至今,已經造成全球超過1.8億人確診,390萬人喪命。而在台灣,因為疫情的快速延燒,也從今年5月15日起雙北地區進入三級警戒,19日起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疫情也讓...

時瑋辰/《街頭》:走上街頭的我們,成為了怎樣的大人?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02 Jul, 2021這是一部關於318運動的電影,但與其說是一部紀錄318運動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紀錄幾位318運動參與者的電影。導演主要的目光,不是放在318運動整體過程的紀錄和呈現,反而圍繞在幾位年輕的運動參與者...

奇蹟背後沒有光:被黨犧牲的數億農民工,與他們處身的《低端中國》
社會文化.林運鴻:01 Jul, 20211949年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本身就是近代史上的神奇事件。與傳統馬克斯主義理論相悖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並非依靠有組織有思想的都市產業工人,而是動員了廣大而分散的鄉村農民,最後成功擊敗國民黨這...

台灣疫情趨緩中?Delta病毒入侵添變數,檢驗不應鬆懈
公共政策.翁銘佑:30 Jun, 2021Delta變種病毒在近日入台,不明感染源案例已產生,讓台灣疫情再度出現變數,許多讀者應疑問,目前在台灣傳播的英國變種病毒,和這次的印度Delta變種病毒真正的差異是什麼?筆者想用簡單的圖文說明,本次...

從國光戲院到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見證傳統話劇的最後風華
社會文化.陳煒智:29 Jun, 2021▍中篇:艷舞禁片、冒犯電檢、金馬獎初登場——國光戲院的黃金年代日前讀畢文資專家蕭文杰教授的宏文,一時衝動,原本只想接續蕭文,多寫幾句關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揭幕之初、國光戲院時代的「想當年」,不料懷古短...

當「新好男人」們參與家事,家務分工不平等已經是假議題了嗎?
時事觀察.V太太:30 Jun, 2021隨著全台因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有些人開始居家遠距工作,另一群人卻面臨延長的工時及更不友善的勞動條件;有些人笑稱自己熱愛「宅在家」時,則有人為了各種有形無形勞動的增加...

黃彥棻/《禍駭》:個人、企業到國家,一場打不完的資安戰爭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Jun, 2021(※ 文:黃彥棻,iThome電腦報資安主筆)如果你想知道過去十多年來,全世界發生哪些左右世界變局的資安事件,你可以從讀《禍駭:網路犯罪世界的第一手紀實》這本書開始,看看書中的主角們怎麼利用既有的「...

因病而犯罪的人:鐵路刺警案定讞,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省思
公共政策.劉潤謙:28 Jun, 2021嘉義鐵路刺警案於民國110年6月23日定讞,被告被判17年有期徒刑,並於刑期執行完畢或赦免後,施以法定最長監護期限5年的強制治療。這個結果,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的結局。但...

周逸濱、魯忠翰/開台直播玩遊戲,實況主能享有著作權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un, 2021在約莫十年前,如果玩遊戲時遇到卡關,玩家通常都會上網看攻略(年輕讀者還有看過所謂「攻略書」嗎?),現在則幾乎都改看遊戲直播。遊戲實況主會在直播當中一邊解說遊戲設計概念及技巧一邊跟粉絲互動,同時進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