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造勢歌曲與聲音政治——當音樂作為競選工具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Nov, 2018

音樂不僅反映政治(意識形態),它本身其實就是政治。根據橫跨當代法國文壇與政界的音樂學者賈克.阿達利(Jacques Attali)指出:所有音樂與任何聲音的編制,都是締造或鞏固一個社群與團體的工具。...

不讓孩子成為加害或受害者——性別平等與同志教育的意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Nov, 2018

我在澎湖地方檢察署服務時,檢察官每年都要到各中、小學進行法治教育,也包含搭船去二、三級離島,如果是比較遠的離島,船班無法配合當日往返,還必須過夜。這工作看起來好像與一般人心目中檢察官的「核心業務」沒...

獻給高中生的「正義課」:選擇法律這條路前,該思考什麼?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Nov, 2018

高中母校北一女中開了一門公民科特色課程——「有罪無罪誰說了算」,據老師告知,這門課非常搶手,選上的同學都是以第一志願選上,可見法律系在高中生們心目中是非常熱門的選擇。日前回母校幫學妹們上課,短短的2...

刀尖上的聲音:納粹軍歌與戈培爾的收音機

社會文化.李志銘:20 Nov, 2018

日前(11月8日),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旗山造勢晚會帶領現場群眾高唱軍歌〈夜襲〉,意外引發爭議。隨即又有知名樂評人在臉書發文指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在三天後(11日)的造勢場合所播放...

改變持續發生,台北在你手中?淺談柯文哲與丁守中的文化政見

時事觀察.許伯崧:19 Nov, 2018

雖然說「看政見投票」這件事,無論是在政治科學的研究或是生活經驗中,不太是多數選民投票的參考依據;在台灣,國族認同、政黨傾向甚或省籍才會是左右選戰勝敗的關鍵(雖然往往又被包裝成「拚經濟」的選舉語言)。...

博物典藏或政權法統?從整修爭論再探「故宮」政治性

社會文化.李孟學:19 Nov, 2018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在11月12日質詢時,拿出故宮內部人員提供的會議資料,質詢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要在2020年封館整修三年。陳其南承認此事正在評估,但強調文物會遷到南院展出,並沒有所謂閉館的問題。消息一...

被扭曲抹黑的性平教育,老師您為什麼不生氣?

公共政策.陳民峰:16 Nov, 2018

公投將至,性平教育也在所謂「愛家團體」(下稱反同團體)的大力鼓吹下備受全國關注,然而從發起公投連署、成案到宣傳,過程中反同方不斷地斷章取義、栽贓與不實指控,不僅讓假資訊鋪天蓋地地滲入你我生活,也重創...

本該遷出的蘭嶼核廢料,何須公投?

公共政策.蔡中岳:15 Nov, 2018

今年公投由於綁九合一大選之故,無論是中選會或由媒體籌辦的公投辯論會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公投第16案「以核養綠」的反對方,接連幾日與提案領銜人黃士修就本案進行正反辯論,並在過程中學習辯論技巧甚多。收看...

警察也要「做業績」?績效制度下被犧牲的司法與民眾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5 Nov, 2018

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警政署針對不同時間,因應不同社會脈動提出各種績效,例如趁暑假期間,看準詐騙集團會吸收有打工需求的少年成為取款車手,因此發動「斬手行動」專案績效。舉凡...

小野莫為政治批評難過,請為被毀滅的台北文化哭泣

公共政策.蕭文杰:13 Nov, 2018

11月6日丁守中在臉書貼文批小野與吳念真等人是民進黨的文化門神,引發小野三度痛哭,之後小野召開記者會,也在臉書以千字文回擊,怒斥丁守中人身攻擊,強調他沒那麼卑鄙!筆者雖然無法認同丁守中言論,認為「民...

「魯蛇選民」造就高雄川普?韓國瑜到底動員了誰?

時事觀察.陳方隅:12 Nov, 2018

韓國瑜在數月來造成一股旋風,震驚各界。有不少人拿美國總統川普來做比喻,例如有位大學講座教授投書媒體,以〈輸家選民 造就韓流川普〉一文指出:「韓流得以興起與他誠實直白的語言、自然不矯情的人格特質,透過...

牽車也算駕駛行為?員警濫權執法,新店分局斷章取義!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Nov, 2018

日前媒體報導,一名林姓男子於新店中興路一家薑母鴨店與友人聚餐,席間貪杯多喝了幾杯酒,餐會結束後,因擔心騎乘的機車違規停車遭拖吊,又擔心酒駕出事或遭罰,因此決定將機車「牽」到合法車格停放。 林姓男子在...

備戰2020:台日兩國的東京奧運棒球國策

社會文化.鄭仲嵐:12 Nov, 2018

11月7日,日本九州福岡縣的巨蛋球場,湧進了28,143名球迷觀看中職聯隊與日本武士國家隊的交流賽,兩隊也打出了一場令人激賞的賽事。前8局,中職聯隊在統一獅投手江辰晏的先發帶領下,僅讓日本隊敲出1隻...

司法天秤傾斜了嗎?——揭開「緩刑」的神秘面紗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Nov, 2018

近日一件酒駕撞死人的案件在第一審1和第二審2出現了不同的判斷結果,這次並不是在有罪、無罪之間出現歧異,而是在法律效果上有所不同而引起媒體關注。一審法院因被告賠償被害人家屬900萬元,所以動用刑法第5...

活著就要不斷與藝術創作搏鬥——論紀錄片《草間∞彌生》

社會文化.李志銘:08 Nov, 2018

她,終其一生不斷和自己內心糾纏,像是野草般頑強,平日每每遊走於幻覺與現實之間,許多信手拈來、輕而易舉所勾勒出的畫作,都成了一種神祕的符號。憶想我最初之所以開始接觸、並且喜愛上草間彌生(Kusama ...

客訴三萬次的奧客,與醫院裡的怪獸病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7 Nov, 2018

本章要討論的是,那些希望他人能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存在,且這樣的慾望強烈到失控的自戀怪獸。對企業、店家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奧客;雖然沒有攻擊行為,但長期跟隨他人的跟蹤狂,都是典型的例子。這類型的自戀怪獸比較...

「意識形態」是髒話嗎?談韓國瑜與台灣常見的誤解

社會文化.梁靧:06 Nov, 2018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在媒體專訪表示,他選上後:「所有高雄街頭,政治的抗議、意識型態的請願,全部不准。」韓國瑜所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似乎有特別指稱,所以他說:「環保可以抗議、教育可以抗議,治安不...

不准政治抗議?該放下的是對集會遊行的限制思維

時事觀察.許仁碩:06 Nov, 2018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若當選將禁止「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抗議、請願,引發侵害人民集會遊行權利的批評。面對批評,同黨的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也以「台獨無助台灣發展」聲援。也...

佐渡守/用台灣的文學態度走向國際——專訪台文館館長蘇碩斌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Dec, 2018

國立台灣文學館日前舉行館長交接,由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接任館長。Openbook特別專訪新任館長,暢談關於台灣文學的界定、文學的未來圖像,以及台文館政策和執行面的諸多擘畫。台文館的15年與102年身...

拿刀砍人就是殺人?你的刑法只有殺人罪?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Nov, 2018

日前媒體報導,彰化一名廖姓男子因捲入打架糾紛,李、朱兩名男子為了報復便約他到桃園談判,卻遭廖姓男子持西瓜刀凶狠攻擊,李男的三根手指筋遭砍斷,朱男則左手骨骨折。警方到場逮捕廖男後,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