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持續發生,台北在你手中?淺談柯文哲與丁守中的文化政見 | 許伯崧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改變持續發生,台北在你手中?淺談柯文哲與丁守中的文化政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雖然說「看政見投票」這件事,無論是在政治科學的研究或是生活經驗中,不太是多數選民投票的參考依據;在台灣,國族認同、政黨傾向甚或省籍才會是左右選戰勝敗的關鍵(雖然往往又被包裝成「拚經濟」的選舉語言)。不過,既然參選人行禮如儀地提出政見白皮書供選舉市場的消費者端詳,那麼,這樣的用心不容抹煞,值得一一檢視。

以台北市主要的市長參選人來看,現任市長柯文哲尋求連任,其所擘劃的政見白皮書擁有一定程度的主場優勢,過去四年的執政成績,理所當然地成為最好的宣傳素材,如柯市長的《我們的台北藍圖》不僅以文青雜誌感的形式包裝,在線上也成立Medium部落格宣傳市政理念。此外,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也頗有勢頭,他捨棄傳統的市政白皮書形式,將市政的龐駁資訊量濃縮以酷卡呈現,希望這樣的市政理念,可以被更「懶人」地被認識。

在這次選戰中,柯文哲競選團隊承接2014年的口號「改變成真」,訴諸「讓改變持續發生」的延續性;所謂的改變,應溯及柯文哲首度參選時所提的「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口號。而丁守中則因小野事件另闢文化門神的戰場,「文化」對參選陣營來說,可以是競選策略也可付諸文化政見,到底他們提了什麼,又反映出什麼樣的文化願景呢?

柯文哲文化政見,態度轉趨保守

關心文化的公民,或許你會記得2014年時,首度參選的「白色力量」柯文哲面對藝文團體提出的《台北市民文化宣言》連署行動,他藉〈以文化建立台北的文化價值〉一文回應相關訴求,提出文化自治、文化優先、文化影響評估等原則性宣示,並主張積極保護言論自由,對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間的衝突,表態不能犧牲原有的文化資產,並宣示上任後會盡快推動《台北市文化自治條例》,並重申他會將「文化優先」落實到施政中。

此外,那年的柯P,除以堅定的態度回應民間藝文界的連署活動,他另簽署支持嘉禾新村以及南港瓶蓋工廠全區保存案,這些表態與承諾,皆誠懇地表達出他對台北市未來的文化想像。「光榮城市」一時間似乎近在咫尺。

選前柯文哲才簽署《台北市市民文化宣言》,選後馬上改口:「古蹟保存要錢很麻煩」。 圖/取自柯文哲臉書專頁
選前柯文哲才簽署《台北市市民文化宣言》,選後馬上改口:「古蹟保存要錢很麻煩」。 圖/取自柯文哲臉書專頁

然而,柯文哲上任至今所繳出的文化市政成績不如人意,如嘉禾新村與南港瓶蓋工廠全區保存跳票,《台北市文化自治條例》下落不明,「文化優先」變奏成了「文化恐怖份子」,數次面對文化的議題,柯文哲動輒以輕浮的態度公開大發厥詞。最有名的莫過對嘉禾新村與南港瓶蓋工廠全區保存跳票的金句:「以前說要反攻大陸也沒有反攻大陸啊。」

當然,台灣選民也不是第一天選舉,多少能理解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是,柯文哲此般揶揄嘲諷,甚或忽視自身巨大的網路聲量,率爾對文資守護團體扣上「文化恐怖份子」大帽,更招引支持者奚落賤斥、捉弄玩笑,這是所謂的「改變成真」?

除此之外,北投洲美街汾陽居的「誤拆」事件,退一萬步來說,真的是水利處的失誤好了,那是否表示四年來「文化優先」事實上並未於各局處間落地實行?「文化影響評估」也流於選舉口號?

又以社子島的開發案來看,洲美里殷鑑不遠,台北市政府是否已依《文資法》著手進行當地的文資普查?社子島擁有百年歷史的民俗活動「夜弄土地公」,儘管民間希望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但台北市政府對此顯無作為。如果柯文哲把文化影響評估當一回事,那麼,在未來高容積的社子島上,夜弄土地公是否會因為聚落紋理、地理空間與社會脈絡的改變,而使民俗信仰、儀式與地方文化產生斷裂?都市化後的社子島,在面臨秩序與信仰的對峙時,恐怕爆發衝突也是在所難免。

社子島傳統民俗活動「夜弄土地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社子島傳統民俗活動「夜弄土地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其他在柯市長任內被拆除的文化資產不勝其數(參1參2),不是列冊追蹤不知下文,或是列冊追蹤遲遲未送進審議大會(《文資法》規定半年內送審),而文資審議會經常被詬病的黑箱程序、主席裁量權不知節制,或是外界過度干預專業審查、拒絕公民參與現勘,甚至是技術性地將現勘通知前一天才送抵提報人手中。「公開透明」不是超級瑪莉中的無敵星星,隱藏在華麗口號下的,盡是對公開透明的各取所需——實情是公開旁聽,中間卻是隔了道透明的玻璃。

恐怕是因為文化施政的困窘,柯文哲得找來文化人小野為他補足文化論述,或也囿於這樣的施政困境,在2018年的文化政見中,柯文哲不若上回參選時殷勤地回應藝文界:沒有連署、沒有表態,也沒就台灣文化政策研究會的要求具體回應;甚至對待婚姻平權的議題,更以「不表態的自由」敷衍帶過。

對關心台北市文化願景的市民來說,柯文哲對「文化」的想像究竟是什麼?是高不可攀的典藏藝術,是文創商品,還是一種從生活世界中所學習、體會、感受且累積的生命底醞與觀看方式?若是,那麼多元、開放、包容、尊重等價值,是不是台北市的城市文化?若這樣的文化被柯文哲肯認,那所謂的不表態的自由,恐怕僅是落入過往藍綠政治的選票計算而已。這稱不上什麼新政治。

「文創」文資審議規則的丁守中

另位國民黨籍參選人丁守中,在官網上更是連文化政策都不見蹤影。直到投票日當月2日,才偕同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發表文化政見,媒體報導多聚焦在「一年576場文藝活動」上,而細看其內容,多是原則性的宣示,而少有細節的具體設定。例如,要做到一年576場活動,台北市政府將編列多少文化預算?這些文化預算又該如何分配到藝文活動、文化資產的調查研究與修復?

此外,在關於文化資產審議上,丁守中提出個令人困惑的政策方針。他表示,他上任後,將改變現有文資審議路徑,改採「策展」方式,邀請各界針對文資重大保存案件,提出內容明確的最佳解決方案,透過集體智慧的協力合作,創造文資保存的最佳內容。

其次,丁守中認為,目前許多「文資館」(有這種說法?)淪為蚊子館,因此在審議時就要將未來使用方式納入討論。例如文資提案的時候,(提報人)便要說明未來將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經營、有無自創財源的空間。這些以營運導向的文資審議想像,實在令人捏把冷汗。

換言之,在丁守中的思維中,是否意味暫無活化計劃、缺少商業模式的文化資產便無保存之必要?但文化資產的提報與保存,從來就不是「商機」優先,而是文化資產與地方歷史、城市記憶的連結,以及時代所象徵的藝術與美學價值才為重要,如北門彰銀位居台北城與大稻埕間要道,對於台北城的歷史與空間意義有其代表性(但在柯市長任內遭拆)。同時《文資法》第1條更是清楚指出,其立法精神在於「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第3條則指,文化資產所指的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換句話說,文化資產從來就不是以活用為優先考量,更不以自創財源為保存審議之依據。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丁陣營針對文資審議所提出的集體智慧與協力合作,具體作為是「邀請各界」集思廣益創造文資保存的最佳內容。然而,查《文化資產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規定,文資委員為「有關機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而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則應具備該審議會所涉「文化資產類別」之相關學術專長或實務經驗,並在該辦法明訂各自的委員人數比。

是以,文資審議委員必須是特定文資類別的專業工作者,而這些委員不必然具有營運與市場專長。更別說丁守中在政見會上不忘批評柯文哲在嘉禾新村全區保存的跳票事件,事實上,嘉禾新村保存運動中,反對最力的就是國民黨的同黨民代,丁守中真有辦法承受黨內同志的選區壓力嗎?

就算文化政見發表會上,劉維公前局長問「現在誰還在看政見」或許是事實,但違背文資保存精神與自設審議規則的政見,恐怕不是對待台北市文化的理想態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丁柯兩人的文化核心價值為何?

13日,台北市文化局發佈新聞稿細數柯文哲任內的文化政績,多數與《我們的台北藍圖》相去不遠,除了文化資產登錄數達400多處、全國之冠,另外便是不斷複述「公開透明」、東移51公尺的三井倉庫、北門以及「樣品屋」新北投車站等「文化政績」。

事實上,台北市政府擁有全國最多的資源,文化資產登錄數量多不足為奇,反而「登錄」一詞在專業用語上指的是「歷史建築」,其保護的效力不及古蹟,只要保留立面,經審議通過後即可拆除。屢屢提及的公開透明相較過往已有進步,但就跟共融遊戲場在公共記憶中成為柯文哲的「德政」般,反而忽略這背後是公民團體多年來的倡議,以及與公部門不斷周旋、遭受冷言冷語所換來;「公開透明」不是柯市府的英明神武,是多少文資血淚與文化恐怖份子一步一步爭取來的。

作為挑戰台市長大位的丁守中,在論述文化政見的發表會中,僅用了約莫七分半的時間談他對台北市的文化願景,而文資審議改採「策展」方式則又昧於文化資產保存的精神,儘管提及台北市府將搭建平台,媒合文化藝術工作者連結資源,但關於機制、政策、資源、預算等細部設定與落地方式,目前不見相關論述。再者,即便丁守中留意到藝術工作者的低薪問題,然而解決方法卻是採「簽名鐵粉」的群眾募資方式。然而,其實目前市面上已有募資平台從事相關計畫,並不缺台北市政府再做一個類似甚或重複的平台。

即便登錄為歷史建築,然審議通過的話還是可拆。圖為登錄歷史建築的台大鍋爐室。 圖/陳滿地提供
即便登錄為歷史建築,然審議通過的話還是可拆。圖為登錄歷史建築的台大鍋爐室。 圖/陳滿地提供

雖然以上用了較多篇幅談及文化政策中的文資議題,然而,某種程度上也勾勒出柯文哲與丁守中兩人對於台北文化的核心思維。

柯文哲對文化政策態度的保守退縮,以及在都市更新、社子島開發與文資保存間進退失據,失去了過往「文化優先」的承諾,又在選戰進入白熱化後,對攸關人權與平等的議題,始終堅守不表態的自由,光榮城市始終有光線照不進的黑暗角落。而丁守中的文化政見白皮書則成為一張張酷卡,真能承載台北的文化重量?讓人有所保留。

政治人物對城市歷史來說如流水的官、來來去去,如柯文哲曾言,「政治是一時的,信念是永恆的,有一天人都會離開,但會留下的是信念與制度」,但究竟信念的形成是「由上而下」的指導作風,還是「由下而上」翻轉過往文化治理的模式?那樣的信念又是如何形成、「誰」來模塑?信念制度化又該如何具體操作?在柯文哲與丁守中的文化政見中,除看見現任者的掙扎,挑戰者更缺乏文化視野。面對未來的都更議程,該如何解決都市改造與文化保存的歧見?在他們的文化藍圖中,沒有答案。

丁守中自詡為「都更市長」,然而都更一旦面臨文資議題該如何取捨?丁守中的文化政策沒有回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丁守中自詡為「都更市長」,然而都更一旦面臨文資議題該如何取捨?丁守中的文化政策沒有回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