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從《世上最美麗的離別》與《最後的禮物》看見韓國不同形式的「家」
世界脈動.何撒娜:11 Oct, 2018韓國電影與電視連續劇裡,「家」一向是重要的主題,「母親」也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很少有電影像《最後的禮物》(下稱《最》)與《世上最美麗的離別》(下稱《世》)這二部電影一樣,呈現身處在不同的家庭...

器官移植爭議:檢察官火速傳喚葛特曼,柯文哲也有司法特權?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8 Oct, 2018根據報載,《屠殺》一書的作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日前來台,在公開場合指控柯文哲騙子,因而遭柯文哲委託律師向台北地檢署提出告訴。針對此次事件,多數網友沒太大意見,既然有爭議,檢察...

台灣一定要#MeToo嗎?不公開說出口的,不一定不勇敢
社會文化.陳心怡:08 Oct, 2018#MeToo風潮爆發至今,也延燒好一段時間了吧!無論是2006年的#MeToo發起者,塔拉娜・布克(Tarana Burke)、2017年串燒歐美的推特標籤、還是一直被批判做不到#MeToo的台灣社...

你的案件不是你的案件:一個司法倫理的省思
公共政策.孫健智:05 Oct, 2018讀者們或許注意到,中秋節之前那個禮拜,法界掀起一股「連署風」,主要是針對前幾週台北律師公會做成張靜律師不予處分的決定,司法官群體共同投書〈律師自律的「真實」惡意〉一文,批判決定理由與律師自律制度的缺...

監獄成打卡聖地?天堂與地獄的假象
公共政策.王子榮:04 Oct, 2018近來台中地區多了個拍照打卡的新景點。位於台中監獄邊,一處原規劃作為「性侵害刑後強制治療專區」的空地,因遭遇在地居民的強烈反彈,遂將原址改建為「矯正教育館」,於日前盛大風光地正式啟用。而法務部矯正署也...

我沒去過草原自治區,我去過華山文創園區
社會文化.吳思鋒:05 Oct, 2018我沒有去過「草原自治區」,但在發生了那些事件之後,我想,我沒辦法再說「我沒有去過草原自治區」這種話了,因為我去過華山文創園區。身為一個從台北開始接觸劇場、另類文化的小劇場工作者,華山從90年代以降就...

即將邁向法治化的「限制出境、出海」
公共政策.陳明呈:04 Oct, 2018日前拜讀林鈺雄教授〈虛晃一招的限制出境修法〉一文,針對《刑事訴訟法》新修正第八章之一「限制出境、出海」(以下簡稱限制出境)條文草案加以針砭,嚴正指出草案關於「最重本刑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下稱輕罪...

林均翰/823水災後,看見「代謝」與「被代謝」的農場動物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4 Oct, 2018今年8月23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暴雨陸續襲擊台灣中南部,導致多處地方淹水,並造成嚴重的畜產及農作物損失。據8月31日農委會發布的《107年0823熱帶低壓水災農業災情報告》,受害的畜禽共...

永采烘焙坊重罰大逆轉:打假球的台中市勞工局沒資格表示遺憾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3 Oct, 2018▍前言:筆者認為台中市勞工局局長黃荷婷對於永采裁罰案違反《行政程序法》之行政行為明確性此一重大原則,並無資格表示遺憾。如此重大行政瑕疵若不被懲處,這才令公眾深表遺憾。 去年2月,台中市七期一間在網路...

睡前滑手機8分鐘,真的讓你失眠了嗎?
時事觀察.黃俊儒:03 Oct, 2018這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日前,一位學生轉傳一位家人傳給他的訊息,內容提及台大學者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睡前滑手機8分鐘,將會防礙睡眠1小時,使用越久影響越大,所以要謹慎為之,以免傷眼又傷身。學生雖然...

柯文哲要把什麼樣的中華文化當作重要資產?
公共政策.蕭文杰:02 Oct, 2018今年的928教師節,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上任後二度參與祭孔大典,並在致詞時表示,「要把中華文化當作重要資產」,在這層基礎上,發揮台灣的軟實力,走向一個更民主自由、開放多元的國家。對筆者而言,中華文化是台...

「無良變態惡老闆」停止羈押交保,再犯誰負責?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2 Oct, 2018去年一起引發台灣社會嘩然的虐童案,被告王姓老闆因種種惡行,後依強制性交、強制猥褻、凌虐幼童等罪遭檢方起訴並求刑20年。王男自去年11月遭羈押後,日前向桃園地院聲請具保停押,並於上月26日開庭後以20...

劉仕傑/體育局升格,棒球如何升格?——談台北市成棒隊宿舍事件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1 Oct, 2018(※ 文:劉仕傑,前外交官、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士林北投區參選人。)日前一名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匿名向我陳情,希望我可協助發聲,爭取改善宿舍環境。在我以官方臉書發佈消息後,獲得媒體的回響,但同時,球隊居...

繪製一張「打假」地圖:假新聞的類型與攻略
時事觀察.黃俊儒:01 Oct, 2018這陣子因日本關西風災的救災爭議,造成我國外交人員的折損,引發社會對於假新聞的熱議。這段期間,國內也有媒體研究工作者提出許多遏止假新聞現象的看法,但也因議題的複雜性,而膠著在立法管制及言論自由之間的拉...

為打假新聞?或為奪回監聽權?——談法務部提議修正通保法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Sep, 2018近來假新聞的議題甚囂塵上,9月18日行政院指示由通傳會和內政部研議修法,在保障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如何對於假新聞進行管制。原本與此關係不大的法務部卻意外地出了聲,表示為了「打假」,有必要修正103年通...

台灣菁英高中生搶赴陸?談中國假新聞與輿論戰
時事觀察.陳方隅:26 Sep, 2018就在九月中旬,中國各大媒體陸續放出與台灣相關的台諜案報導。「小心台諜就在你身邊」瞬間成為熱門標題,也在社群媒體上引發關注,一時蔚為風潮。先不談這系列報導的真實性,也不說其內容和劇本編寫的離奇程度,筆...

「打柯粉」是好招?為什麼他們會有柯粉症?
時事觀察.周偉航:25 Sep, 2018本次台北市長選戰有個很特別的戰術或現象,不妨就從林飛帆對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不滿談起。林飛帆在國際媒體上撰文反對「兩岸一家親」這說法,然而其立論和多數獨派批判「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未有太大出入,柯文...

憂鬱的青春與熱帶氣旋——紀實漫畫刊物《熱帶季風》書評
社會文化.李志銘:21 Sep, 2018日前剛收到慢工出版社寄來最新一期的《熱帶季風》,果不其然展現令人驚艷的閱讀手感:乍見其封面滾燙的字體印銀,搭配裝幀背景如腳下土地般的深褐底色,細膩的幾何線條對比封底高彩度的亮橘色塊,展現了既沉穩又搶...

假新聞的真與假:癱瘓台灣民主的,不只中國因素
時事觀察.許伯崧:20 Sep, 2018九月中燕子颱風侵襲日本,海上機場大阪空港連接陸橋遭運輸船撞上,斷絕陸路聯外道路,因援救台灣受困機場旅客而遭質疑「救援不力」的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啓誠,幾日後留下遺書表示「不堪外界嚴苛批評,感到痛苦」,...

正視常民歷史:以景觀設計,保留具文資價值的古墓
公共政策.蕭文杰:21 Sep, 2018普遍上,台灣人對「死亡」有特殊的文化禁忌,即對住家附近有墳墓、火化場、殯儀館、靈骨塔等大多是排斥的。幾年前,台北市捷運「善導寺站」被要求改名為「華山站」,提出者的理由有點奇特——善導寺內有靈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