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小丑的母親,與那些在電影裡被殺掉的女人
時事觀察.V太太:25 Oct, 2019電影《小丑》(Joker)勢如破竹,頂著國際大獎的光環席捲票房,也立刻不出所料地吸引許多評論與分析。儘管小丑究竟是反英雄(antihero)還是反派(villain),這個問題可能仍爭論不休,電影可...

《大潮》迎面而來,要隨波逐流還是奮力一搏?
社會文化.潘怡豪:22 Oct, 2019那些握不住的都是虛空,哪怕濾出生活的雜質,人對命運也總是逆來順受,只能掙扎。戲劇作品想要引起共鳴,獲得迴響,總得滿足市場的口味,切合觀眾的價值觀,因此除了創作者的努力,影劇環境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公視...

《小丑》:超級英雄只是,一個凡人自願選擇瘋狂
社會文化.林運鴻:22 Oct, 2019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執導的《小丑》上映後,票房佳績,好評不斷,但也有一些評論指出,《小丑》沒有走出1976年《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的影子。沒錯,兩部電影主題...

當《生活大爆炸》的片頭歌詞,成為諾貝爾獎的開獎台詞
時事觀察.黃俊儒:15 Oct, 2019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加拿大學者皮博斯,以及兩位瑞士天文學家麥耶與奎洛茲共同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得獎者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讓我們理解宇宙在大爆炸之後如何演變,以及擴展人類對行星的瞭...

王鼎棫/是怎樣的孤立無援,讓整座城市變成製造「小丑」的化學池?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Oct, 2019配樂響起,進入正片,收音機播著收垃圾工人打算長期罷工的消息。主播形容街上惡氣沖天,不分貧民區及高級住宅區,路人紛紛走避。這則消息,反射出高譚市正處於貧富懸殊,從內到外都腐敗到臭不可聞的境地。主角亞瑟...

李志銘/台灣影劇中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從《返校》談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Oct, 2019今秋適逢「九二一震災」20周年前夕(2019年9月20日),挾著高度的娛樂性(知名電玩遊戲賦予恐怖片包裝),加上話題十足的政治禁忌和師生戀,電影《返校》甫上映兩週即破兩億。片中忽明忽暗的影像燈光,成...

以槍桿拳頭拾回身體自主權——從《沙膽英》初探邵氏艷情電影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12 Oct, 2019女性電影,或許是現代電影關注的趨勢潮流之一,以女性為角色的電影,在近幾年的產量也大為提升。而在今年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便策劃「狂女起駕,復仇來襲:亞洲篇」,單元挑選於1960至1980年代初,聚焦以...

樂觀後的政治現實——《小太陽大願望》的隱藏劇本
社會文化.蔡宜文:07 Oct, 2019前幾天看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小太陽大願望》的試映,其實我一直對影展片有點恐懼,因為多數關於女性或性少數的影展片,看完之後都讓人覺得很抑鬱。這些抑鬱都是真實的,但在這個已被亡國感充斥的現在,實在不...

官大偉/民族誌影展(二):誰的土地?從「人」的視角省思主權意義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05 Oct, 2019(※ 文:官大偉 ,泰雅族,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主權,是自17世紀以來與歐洲民族國家之興起相伴發展出的觀念,它在政治學上的意義,是國家作為一政治主體,對特定領土之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威,其正當性...

羅素玫/民族誌影展(一):她們在自己的身體情慾裡,跨境流離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03 Oct, 2019(※ 文:羅素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2019年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看見主權」作為主題,在視覺的民族誌影像敘事上,再一次開展了令人期待的觀影歷程,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自己」主題之下,三部...

李行與瓊瑤電影(八):春來春自去,花開花自落——談《浪花》
社會文化.陳煒智:02 Oct, 2019《浪花》的三生三旦加上一位母親,每個角色的性格都極其立體清楚,拍成電影,如果選角選得對,必定事半功倍。然而,當年在瓊瑤和李行之間的不愉快,竟然是因選角而起的。在瓊瑤簽下小說授權時,便有附帶條文,說是...

李行與瓊瑤電影(七):來時春已老,去時花謝了——談《浪花》
社會文化.陳煒智:02 Oct, 2019不顧世俗眼光,大膽去愛的女藝術家,身陷情網,介入知名畫商的家庭,掀起兩代之間「代溝」裡的滾滾浪花。就在畫商的家庭可能要因此破碎之前,屬於「下一代」的年輕人跟她懇談,希望她放手。她並未多做承諾,只是坐...

周芷萱/《生活大爆炸》:令人著迷的不只是金髮波霸的幸運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Sep, 2019《生活大爆炸》(又稱《宅男行不行》,但我個人偏好《生活大爆炸》這個譯名)是美國情境喜劇,以四個科學家和一位服務生為故事中心,以嘲弄刻板印象和美國文化為主要笑點。這部影集在台灣相當受歡迎,日前的〈《宅...

李行與瓊瑤電影(六):《碧雲天》的三位主角
社會文化.陳煒智:24 Sep, 2019張艾嘉的俞「碧」菡,清澈,纖小,楚楚可憐;林鳳嬌的蕭依「雲」,知性,青春,明朗大方;還有秦漢的高皓「天」,三位主要演員,支撐起整部《碧雲天》百轉千折的情節。他們三位的表演,最亮眼的是全片前半個小時的...

李行與瓊瑤電影(五):《碧雲天》的「一屋二妻」
社會文化.陳煒智:24 Sep, 2019李行導演的《碧雲天》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現在的觀眾可能很難想像,一部問世於1970年代中期的瓊瑤電影,居然在開拍前劇本差一點無法通過審查,後來經過有關單位提供「修改意見」,創作團隊考慮之後同意接受,...

《宅男行不行》:喜劇大爆炸如何爆破社會不平等?
社會文化.林運鴻:12 Sep,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台譯《宅男行不行》的美國電視劇The Big Bang Theory,播出12年、長跑279集之後,終於在2019年5月畫下感傷句點。這部大受歡迎、獲獎無數,且讓主要演員...

李行與瓊瑤電影(四):《海鷗飛處》,潮來潮往掀起浪
社會文化.陳煒智:10 Sep, 2019李行導演和他的電影團隊,在1973年推出的《彩雲飛》和《心有千千結》,不僅把「瓊瑤電影」推到一個前所未見的高度,更讓文藝片在李小龍的年代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1974年夏天上映的《海鷗飛處》則達到...

你們可以說我已經死了——紅色高棉大屠殺紀錄片《無名之墓》
社會文化.林木材:05 Sep, 2019出生於1964年的柬埔寨裔法籍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是當代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他在童年時期經歷了赤柬(法語Khmer Rouge,亦稱「紅色高棉」)大屠殺(1975-1978),家...

葉靜倫/《午夜行者》:煙硝中記錄難民日常,用盡全力抵抗集體失憶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5 Sep, 2019「難民」(Refugee)這個詞,放在現代臺灣人的成長脈絡中實在太遙遠了,如今7旬以下的年輕人,既不曾經歷當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的歷史,又無法想像逃亡無家的感覺,短短數十載成長於海島臺灣的生命經歷,也讓...

李行與瓊瑤電影(三):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
社會文化.陳煒智:03 Sep, 2019海難枯,情難滅,與君既相逢,何忍輕離別;問天何時老,問地何時絕,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每次聽到這首歌,嘴角都忍不住要泛起微笑。這是電影《心有千千結》的主題曲,也是尤雅的首本名歌之一。俗到極點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