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奚浩/府城古都的盧米埃效應——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巡迴放映推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0 Aug, 2019(※ 文:奚浩,「in臺南・無影藏」2019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評審)一百二十年前,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s)用自製的放映機,在法國咖啡館的牆面布幕上投射了一段「活動影戲」,許...

《炫目之光》:在歷史、族群與世代之間掙扎的年輕靈魂
社會文化.賈培德:23 Aug, 2019今年有許多部與音樂有關的電影,《炫目之光》(Blinded by the Light)與《靠譜歌王》(Yesterday)的敘事方式較為接近,都是以一組音樂人的作品對故事主角的影響,串起整部電影。《...

李行與瓊瑤電影(一):從「健康寫實」到「夢幻寫實」
社會文化.陳煒智:21 Aug, 2019前人論李行導演,無不強調他的「儒家道統」本位:家庭關係、親子人倫,從而推及社會國家;人性的鏤刻、美德的彰顯,形成李行導演近50部電影作品的總體印象。李行導演的作品,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觀眾,且自海隅小...

李行與瓊瑤電影(二):《彩雲飛》的千言萬語
社會文化.陳煒智:22 Aug, 2019記得多年前聽編劇大師張永祥老師聊起,他接下瓊瑤小說《彩雲飛》的劇本改編工作,初時深覺彆扭不已,想盡辦法要讓它劇情「合理」,對白「自然」。初稿完成後李行導演並不滿意,他堅持「那就是瓊瑤啊!」張永祥豁然...

記陳俊志最後一支影像作品:《用性命去拚搏》
社會文化.鄭秉泓:16 Aug, 2019第六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已於8月15日登場,呼應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確定同性伴侶可在5月24日之後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的重要歷史時刻,本屆酷兒影展以「逗陣」(Tog...

中國式和諧的「江湖」秘密:重看徐皓峰反武俠電影《師父》
社會文化.林運鴻:15 Aug, 2019最近,兩岸三地的「江湖」,似乎有點熱鬧。在台灣,先是白狼犯罪集團熱烈擁戴的韓國瑜少俠(?)正式問鼎總統寶座;而在香港呢,武藝高強的元朗黑道與官府黑警結盟,大街小巷濺滿了和平示威民眾的鮮血。不過台灣香...

父親存在的模樣:有沒有這樣一部片,會讓你想起他?
社會文化.曾麗心:06 Aug, 2019父親節線上影展系列文章為公視+與鳴人堂合作,描述影劇作品中的父親形象。說到父親啊,想起的時候總是有點親近但又有些遙遠,比起母親形象的溫暖包容、充足供給、體貼關懷,傳統父親形象大多是嚴肅謹慎、賺錢養家...

《我的爸爸是流氓》:從那些不完美的大人身上,學會不一樣的愛
社會文化.潘怡豪:06 Aug, 2019父親節線上影展系列文章為公視+與鳴人堂合作,描述影劇作品中的父親形象。家庭關係的好壞總牽動著人生的喜怒哀愁,在缺憾的成長環境,讓我們提前學會看見世界的不完美。那些曾在成長過程中礙手礙腳、為我們畫上許...

《回家路上》:反轉父親陽剛形象,卻因支線龐雜而有遺憾
社會文化.賈培德:07 Aug, 2019父親節線上影展系列文章為公視+與鳴人堂合作,描述影劇作品中的父親形象。這是一部訊息量比山高、比海深的90分鐘電視電影。《回家路上》出自2015年的公視人生劇展,是一部主要描述父女關係的作品,在第50...

《靈異街11號》:從生死遺憾到修補親情,殯葬業父子的完滿路
社會文化.潘怡豪:02 Aug, 20192017年台劇《通靈少女》,以靈媒索非亞的人生經歷為藍本,描述一位具有通靈能力女孩的故事,播出後引起觀眾熱烈討論,收視更突破播出平台歷年收視紀錄。近期在LINE TV與八大電視上映的《靈異街11號》...

《人生消極掰》:如果自知死期,你會如何面對?
社會文化.賈培德:29 Jul,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人生消極掰》現在正式的英文片名是《The Professor》。不同於這個平平無奇的片名,它首次在蘇黎世電影節(Zurich Film Festival)上映時的片名是...

奉俊昊的階級想像與空間遊戲——關於《寄生上流》的思考
社會文化.Alfredo:26 Jul,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寄生上流》(기생충/Parasite,2019)5月在法國坎城影展奪得韓國影史第一座金棕櫚大獎,6月底在台灣上映後旋即熱賣。原本納悶坎城金棕櫚效應真有如此威力?細想應該...

《噬罪者》:更生人身上,那些不因刑滿而消失的罪
時事觀察.許伯崧:23 Jul, 2019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首開探討無差別攻擊事件、司法精神醫學、修復式司法與媒體如何報導重大刑事案件先河的影視作品,那麼,上週完結篇的《噬罪者》可以說是接力延續《與惡》的劇情軸線,進一步鋪展那些...

台北電影獎改制(下):思慮欠周的遊戲規則,以及被犧牲的台灣電影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ul, 2019▍上篇:台北電影獎改制(上):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電影獎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東西,無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奧斯卡,還是被尊為電影藝術最高殿堂的坎城金棕櫚獎,或者全球化網路時代名稱千奇百怪...

台北電影獎改制(上):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ul, 2019無論有沒有特別關注金馬獎,每年金馬獎一頒完,只要國產電影(也就是台片)獲獎結果不如預期,網路上馬上就會出現一股聲音:「給我台灣電影獎、給我國家電影獎,其餘免談!」但是多數高喊這句話的鄉民、藝文工作者...

靈異劇談的都是人性——專訪《靈異街11號》劇組
社會文化.潘怡豪:11 Jul, 2019生命無常的悲愁,反映出人們心中許多的悔悟與脆弱,但關於死亡,仍是大多數人避而不談的問題。正因如此,戲劇常透過生死議題,展現人們如何在矛盾的心結中找到出口。7月19日將在LINE TV及八大電視播出的...

彷彿若有光——評奉俊昊《寄生上流》
世界脈動.何撒娜:09 Jul,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今年坎城影展的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頒給了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上流》,這是韓國首度獲得這座獎項的肯定。奉俊昊導演的作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以《殺人回憶》、《駭人怪物》與...

女裝癖大叔教你如何做人——日劇《我的裙子,去哪了?》
社會文化.李志銘:03 Jul, 2019日前(6月29日)第30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在台北小巨蛋盛大登場,其中出現了頗令人動容的一幕:向來關注性別平權議題的歌壇天后蔡依林,憑著致敬葉永鋕的歌曲〈玫瑰少年〉奪下「最佳年度歌曲」。得獎者哽咽表示,...

《靠譜歌王》:全世界都忘記「披頭四樂團」,有可能嗎?
社會文化.賈培德:04 Jul, 2019如果一覺醒來,發現全世界只有你記得「披頭四樂團」的歌怎麼唱,其他所有人都完全不記得他們的存在,你會怎麼做?這並不只是忽然中了樂透那麼簡單,因為那些歌畢竟不是自己的創作,所以會產生道德危機。就像是從1...

你聽過「不孝訴訟」嗎?《幸福一家人》的五大看點
社會文化.潘怡豪:02 Jul, 2019家庭劇的動人之處在於不玩技法,不說大道理,寫實中還必須增添人情的動容與趣味。就算不是新鮮的故事軸線,但將眼前最平實的浮世繪串成人生走馬燈,觀眾也能感受到劇中的溫暖情懷。由李立群、邱澤和董潔主演、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