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黃宗潔/動物議題無國界,世界的浪浪在找家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5 Jul, 2018《世界的浪浪在找家:流浪動物考察與關懷手記》為日本動物法學者本庄萌在走訪八個國家二十五所動物中途之家後,對各國動物處境所勾勒出的一幅幅素描。提到「收容所」或「中途之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以貓狗為中心...

零工經濟是好經濟?——工作自主與勞動保障的拉扯
公共政策.張烽益:03 Jul, 2018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個代表人們對既有工作牢籠解放的新名詞出現,然後誇大、吹捧、販賣它。那可能是一種打造出來的解放慾望,一種虛幻的生活想像,就像旅行業者打造出的度假小島觀光商品一樣。當前最火紅的名詞是...

廖育廷/快樂是什麼?快樂是一種感覺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3 Jul, 2018快樂很基本,我們通常不會問「為什麼要追求快樂」,而是問「怎麼樣才能更快樂」。哲學家比較奇怪,他們會問「什麼是快樂?」一般人或許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畢竟「快樂不就是一種心理狀態嗎?」但這個回答有點空...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日本無賴作家太宰治的厭世人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Jun, 2018從人性與作家生涯的角度來看,太宰治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這個日本現代文學「頹廢派」的代表人物,被視為日本文壇上為數不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那獨特的「自我毀滅」及文學體裁,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那...

《黑土》:納粹是什麼?——從庸常到屠殺實驗場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Jun, 2018◎ 文:黃哲翰,《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我們正處於全球化的歷史高峰。週期性金融崩潰、貧富差距極端化、氣候變遷、資源逐漸枯竭、大規模遷徙流亡、族群衝突……等危機,也以史無前例的規模衝擊著人們的認知。危機...

美麗的宜蘭,醜陋的官僚——礁溪天主堂建築群強拆事件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Jun, 20182016年間,曾有旅遊業者舉辦全台最美家鄉風景的票選活動,在50萬人的投票參與中,宜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之最。然而,不過幾年過去,宜蘭人或許覺得曾經的家鄉變得陌生,即便回到故鄉,卻仍像異鄉人般。現在...

低電價、低綠能:非核家園只能「用肺發電」?
社會文化.黃益中:05 Jun, 2018用全世界第二低的電價,換取2025年的非核家園;用佔比20%的綠色能源,來取代核能發電。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非核家園這麼容易就能達成?可以的。這件事可以成真,但不是用愛發電,是用肺發電,而且是用中南...

性侵?假性侵?——那些被誣告的「加害人」
公共政策.寇德曼:31 May, 2018去年10月美國溫斯坦事件,掀起了一場名為「Me too」的女權運動,鼓勵過往違反性自主的被害人站出來,勇敢揭發加害人,避免不幸再次發生。受到此影響,諸多原本素有名望的人士,在醜聞被揭發後紛紛中箭落馬...

葉多涵/別再挪用「文化挪用」了——為什麼我們不該再用這個詞?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9 May, 2018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通常指一群相對強勢的人未經同意下,使用另一群相對弱勢的人的文化(例如服裝、語言、音樂等等),且不在乎被挪用的文化本來的意義。各種文化議題裡,偶...

十年熟成,亞熱帶台灣新音樂(下):破地獄、Vooid,洪申豪
社會文化.簡妙如:24 May, 2018在亞熱帶台灣新音樂上文,介紹了十年熟成代表團:落日飛車與傷心欲絕。而這股浪潮中的轉捩點,在於獨立樂團與傳統唱片公司脫勾,完全捨棄過去由唱片公司發掘的「出道」路線,在地下的DIY獨立音樂文化場景中,長...

時瑋辰/國民法官人民怎麼看?解讀「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民調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May, 2018(※ 文:時瑋辰,司法院調辦事法官。)司法院上週(5月9日)公布了一份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關於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民調報告。這份民調報告總頁數高達160頁,包括了兩次電話及網路民調,題目相當多...

先就業同時科大進修——台灣技職未來新模式
公共政策.黃偉翔:15 May, 2018當社會在教育的討論上仍聚焦在國中會考、大學學測、指考等「傳統」的高中升大學模式時,技職教育這一兩年多來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技職相關政策逐步推進,「技職先就業,並在職讀科大進修部」,是我認為接下來...

最高問題製造公司:大法庭會是統一見解的解決方案嗎?
公共政策.王子榮:10 May, 2018日前,最高法院法官黃瑞華發表〈大法庭制度是進步立法還是落後立法?〉一文,讓司法圈內議論紛紛。該文立論指出,即便大法庭制度推動在即(同時修正《法院組織法》與《行政法院組織法》),此一制度仍必須再商榷。...

陳思帆/為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不該採陪審、參審兩制併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May, 2018(※ 文:陳思帆,臺北地方法院法官)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式的決定,應由政策決定者提出明確的政策方向,以真實個案做「試驗」的方式,無助解決制度模式所衍生的爭議,只會製造更多的新問題。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是近...

黃文鈴/波蘭媒體革命:不再依賴廣告收入,新舊媒體出招反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May, 2018(※ 文:黃文鈴,獨立記者,現定居德國柏林)「這是報業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面對波蘭政府強加箝制媒體、非親政府媒體的廣告收入急遽下滑,數家波蘭媒體以建立訂閱付費牆、加強與地方社群連結、利基菁...

白人可以穿旗袍嗎?——「文化挪用」規範了誰?
時事觀察.周偉航:08 May, 2018近日在美國,有位白人女性因為穿著旗袍出席活動並拍照上傳,引發廣泛的網路爭議。某些亞裔人士認為她不該穿著旗袍,因為她沒有尊重旗袍背後的文化意涵,並認為這是種「文化挪用」,可能傷害該符號(旗袍)所屬的少...

陳文琳/虎之輓歌:失語的中亞大地,與滅絕的圖蘭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May, 2018當你存在時,我們生活在互信之中。——《虎之輓歌》(The Haunted) 倘若你欲搜尋圖蘭虎(Turanian Tiger),得先繞路找到牠的別名,比方裏海虎(拉丁學名:Panthera tigr...

民主正當性不是司法改革的萬靈丹
公共政策.孫健智:02 May, 2018針對前法官陳鴻斌涉嫌性騷擾助理案,林孟皇法官提出長篇投書〈台灣人民對法官太慷慨?強化院長問責才能淘汰不適任法官〉,標題就說明了一切:類似陳鴻斌的行為,本應由所屬法院院長善盡職務監督之責,不該恣意放任...

中國式表現主義:華湧與鼻血下的六四
社會文化.李政亮:27 Apr, 2018徐若濤的作品《表現主義》,片名就讓人好奇。表現主義是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藝術風格,表現主義電影的經典開山之作是1920年的《卡利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

「中壢李姓客倌」:民主政治思想的三個關鍵字
時事觀察.二谷:13 Apr, 2018講到政治,很多人會說自己是中立理性選民。但這句話非常空泛,聽的人不知道聽到了什麼,講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久而久之,這句話就變成「幹話」,甚至被鄉民用諧音改成「中壢李姓客倌」,凸顯出這句話涵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