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福島核災無法承受之傷:生活重建比硬體重建更困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8日本原有17座(含廢止的福島第一核電)核電廠,42個反應爐,僅次美國、法國,大部分集中在福井縣、新潟縣和福島縣等東北地方。311受災縣中還有一個在宮城縣的女川核電廠,所幸因海嘯高度未及,逃過一劫。核...

龍緣之/愛動物所以零皮草?時尚產業的「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8 Mar, 20182017年底開始,一波「零皮草」的風潮席捲歐美,對時尚趨勢與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刺激。緊接著,2018年3月20日,舊金山市立法禁止全市販賣任何皮草製品,成為現今全美最大的「零皮草城市」。兩天後,國際知...

德國能源轉型面臨瓶頸?——走鋼索的電力供需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8上一篇文章提到德國能源轉型面臨的瓶頸,包括陸地風車已飽和因而開始建設海上風力發電所,電費在兩年內上漲了兩倍等課題。此篇延續提出再生能源電力供需如何協調,以及緊急狀況時仍燃煤發電迅速補位的現實。走鋼索...

誰的翻譯?誰的權力?——從小牛更名獨行俠談起
社會文化.陳子軒:21 Mar, 20182018年1月份,在中國網友票選之後,NBA達拉斯Mavericks籃球隊決定以「獨行俠」這個名稱改正過去「牛」頭不對隊徽上「馬」嘴的狀況;經過了兩個月的適應期,各大媒體幾乎也都景從。翻譯是非常困難...

邁向零核能的荊棘路——德國如何實踐能源轉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Mar, 2018德國的「能源轉型」,目前卻碰到很大的障礙。如何抑止電費上漲、如何維持穩定的電力供需系統、2022年之前能否全面廢核,都在在令人擔心。伴隨著能源轉型而來的這些陣痛和疑慮不安,其實正反映出德國人一味追夢...

透視:廢除中正紀念堂,是轉型正義還是加深對立?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13 Mar, 2018隨著民進黨政府上任,轉型正義的選舉政見兌現在即,中正紀念堂存廢兩派意見僵持不下,並多次引發肢體衝突。聯合新聞網秉持公共對話與理性思辨的精神,在三月十日下午兩點鐘,於臺灣大學舉辦「中正紀念堂保留或廢除...

習近平稱帝?中共政治「制度化」的背景脈絡與其影響分析
時事觀察.陳方隅:09 Mar, 2018(※ 本文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中共的第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1,中共中央發布訊息建議修改憲法,欲取消國家主席僅得連任一次的限制,這樣的建議在全球引發相當大的討論,很多人甚至用「稱帝」來形容這...

瘋狂簡史: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監禁」瘋人的?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7 Mar, 2018療養院興起前,瘋人被「監禁」在家裡或教堂 把瘋人監禁在專為他們設計的機構這樣的理論與實作開始得較遲。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此之前,瘋人未曾接受任何規範與控制。希臘與羅馬的法律都立法防止他們毀壞生命、身體...

何宗興/道德上,有些事情人可以做,但機器人不行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7 Feb, 2018隨著AlphaGo、自動駕駛車的發展,像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那樣,廣泛應用智慧機器人的社會,似乎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想像。然而,為了讓社會接受,我們勢必得確定機器人不會做出壞事。例如...

哲人的身後:二二八事件中的林宗義與林茂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7 Feb, 2018(※ 文:曾婉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林茂生(1887~1947)是臺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宗義(1920~2010)則是臺灣精神醫學的先驅。兩位臺灣頂尖的人才,林茂生在日本時代即抗拒日本...

冬奧女子花式滑冰的愛恨情仇
社會文化.陳子軒:21 Feb, 2018如果談到女人從事運動,通常不是她們不被當成「真正的」女人,不然就是她們所從事的不被當成「真正的」運動。女性主義學者楊恩(Iris Marion Young)在1980年出版的女性主義經典論文《像女孩...

被柯文哲忽略的波蘭文化資產與轉型正義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Feb, 2018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波蘭,跟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請教如何處理「轉型正義」,關於這一點,柯市長在臉書「出訪筆記」是這樣表示的:波蘭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國家,每一棟古老建築的背後,都經歷了或多或少的歷史。我...

王鼎棫/幸福盟的公投列車,誰的幸福被遺落在月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an, 2018昨日(1月24日),幸福盟以「你是否同意婚姻應限定為一男一女?」為提問,宣告啟動公投列車,意圖將婚姻定義限縮在一男一女,認定同志若要取得親密關係的保障,可透過「同性伴侶法」等方式取而代之。然而,此舉...

以「技職本位」討論技職教育,真的好嗎?
公共政策.黃偉翔:17 Jan, 2018通常社會談論技職,大多認為要增加更多實作課,更為貼近職場。站在這種主流意識上,任何改革只要表面看似不遵循這方向,就會被貼上「消滅技職」的標籤。但這樣究竟是為了國家整體發展而討論技職,還是以技職本位討...

未完成的轉型路:台灣還是已開發國家?
時事觀察.二谷:11 Jan, 2018台灣勞動條件的議題,來自經濟持續低迷的問題,而「低迷」,基本上是轉型不成功的問題。這個「轉型」的定義,我認為是「從開發中國家轉型成為已開發國家」之後,無法維持已開發國家狀態的失敗。在二次大戰之後的數...

新黨青年涉諜案:「反獨促統」是門好生意?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Jan, 2018沸沸揚揚的新黨青年軍搜索案,台北地檢署於一月二日偵查終結,查出「共諜」陸生周泓旭從2015年開始,與新黨青年組成「星火秘密小組」,籍此結識台灣軍方人員,拓展人脈。其中具體作法包括成立「燎原新聞網」,...

林育立/德國書的豐收年:納粹與納粹以外的德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5 Jan, 2018台灣的街頭到處可看到德國車,台灣人提到轉型正義,喜歡借鏡德國經驗,連德國進口的洗衣精,最近也開始在超市開賣。表面看來,德國離台灣似乎很近,可是當校園出現了納粹扮裝秀,媒體與社會大眾卻又不知所措,正如...

龍建宇/不是你的,就不要拿——華航案與禁搭便車條款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Dec, 20172016年6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動華航空服員罷工,要求提高外站津貼,且非會員不得享有(即「禁搭便車條款」),當時華航董事長何煖軒應允,但事後卻給沒有參與罷工的員工更優的待遇,此舉被勞動部裁決為...

現實惡臭土壤中所綻放的「非現實」花朵──導讀《原爆詩集》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Dec, 2017(※ 文:翁稷安,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日本時間上午八時十五分,一枚代號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從三萬多英尺的高空投向廣島,巨大的能量瞬間摧毀整座城市。三天後,...

複眼的法庭:斷人生死,國民法官夠資格嗎?
公共政策.蔣維倫:19 Dec, 20171999年,台灣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集結了上百位各界重要代表,留下超過1,800頁的會議紀錄。但司法需釐清、梳理的議題何其多,此時的改革並沒有落實,也未讓未民眾和司法人凝集共識,司法改革就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