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女子花式滑冰的愛恨情仇
如果談到女人從事運動,通常不是她們不被當成「真正的」女人,不然就是她們所從事的不被當成「真正的」運動。
女性主義學者楊恩(Iris Marion Young)在1980年出版的女性主義經典論文《像女孩那樣丟球》時如是說。
這麼說來,花式滑冰這麼一項看似不是「真正」的運動裡,卻無疑充滿著無數「真正」的女人。畢竟,在男性陽剛特質主宰的運動場域中,女子花式滑冰可說是極為少數由女子選手壓軸的項目——今年平昌冬奧花式滑冰項目,在男子項目由日本選手羽生結弦成功衛冕的一星期之後,才在閉幕前兩天由女子花式滑冰項目寫下句點。
「真正的女人」的運動
1968年法國格瑞諾柏(Grenoble)冬奧女子花式滑冰金牌得主,美國的佛萊明(Peggy Fleming)可說是將這項運動與好萊塢公主形象完美演繹的始祖。在美國整個世代的花式滑冰好手幾乎在1961年的布魯塞爾空難喪生下,佛萊明的崛起,彷彿美國花式滑冰的救世主,同時也讓女子花式滑冰與公主形象就此結合。她上遍各大電視節目,為她量身打造的耶誕與新年電視特集不勝枚舉,優雅的談吐與精緻如洋娃娃的外貌為這項運動定下難以撼動的完美典型。
這樣的形象到了冷戰尾聲,一名來自東德的美豔卡門——薇特(Katarina Witt)——成為了女子花式滑冰的新女神,也融化了東西方冷戰的界線。
繼1984年塞拉耶佛冬奧,薇特擊退世錦賽冠軍,美國的桑納斯(Rosalynn Sumners),奠定她在世界冰壇的地位之後,1988年卡加立冬奧更將薇特推向不朽。薇特一身火紅色洋裝,完美演譯喬治‧比才筆下性感與撩撥的卡門,硬是把同樣選擇卡門組曲的美國選手湯瑪斯(Debi Thomas)給比了下去,薇特的經典演出,也正是台灣首度得以透過電視轉播,見證冬奧魅力的一屆(詳見本人〈史上最近,但離台灣依舊遙遠的冬季奧運〉一文)。
薇特一個人扭轉了全世界對於東德的冷硬刻板形象,德國甚至藉此拍攝由她領銜的《冰上卡門》(Carmen on Ice)花式滑冰歌劇電影行銷世界。一名東德女人卻成了法國作曲家筆下西班牙卡門形象的最佳代言,如此奇異卻真實。
冰上卡門敵不了的滑冰肥皂劇
1990年代初期,冷戰隨著東歐共產政權紛紛垮台畫下休止符,與此同時,國際奧委會決議將冬奧與夏奧錯開,如此一來1992、1994僅僅間隔兩年就有接連的冬奧舉行;另外,職業選手也在國際奧委會解禁下,得以在此人類體能最高殿堂中競逐不朽的金牌,年屆30的女神薇特也在此天時下重返奧運冰場,讓世人得到驚喜的安可演出。然而,1994年1月,一起震驚全世界的攻擊案,不但使得薇特復出相形失色,更造就了花式滑冰史上最大的肥皂劇。
1992年阿爾貝冬奧銅牌得主,也是1994年里耳哈默冬奧美國最被看好問鼎金牌的選手凱莉根(Nancy Kerrigan),竟然傳出她在準備美國花式滑冰錦標賽練習後被襲擊的消息,在遭受棍棒猛擊膝蓋之後,她痛哭失聲的喊著「Why?」的新聞影片傳到全世界,成為90年代的全球集體記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之一。更扯的是,在FBI調查後,赫然發現此攻擊事件是凱莉根最大競爭對手哈汀(Tonya Harding)的前夫吉魯力(Jeff Gillooly)教唆同夥所為。至此,「惡女」哈汀與「公主」凱莉根「兩個女人的戰爭」在嗜腥的新聞媒體炒作下,使得女子花式滑冰頓時成為全世界茶餘飯後的共同話題。
在美國花式滑冰協會的運作下,讓當年因攻擊事件受傷缺席全美錦標賽的凱莉根得以與獲得冠軍的哈汀一同代表美國出賽,連一向對冬季運動冷感的台灣,都由中視緊急安排了當年女子花式滑冰長曲的轉播。凱莉根無疑是全球觀眾齊聲支持的冰上公主,希望她的表現能有好萊塢般的完美結局。在此氛圍下,哈汀則是無疑的邪惡巫婆,而她在比賽中因為鞋帶問題暫停比賽,讓賽事平添令人窒息的戲劇張力。
最終,千夫所指的哈汀僅獲得第八名,凱莉根以些微差距敗給年僅16歲的烏克蘭選手白烏兒(Oksana Baiul),面無表情的凱莉根站在頒獎台上,未竟的童話結局,成為里耳哈默冬奧的最終定格。
冬奧落幕後,哈汀以「妨礙司法調查」認罪,美國花式滑冰協會將哈汀處以終身禁賽,但哈汀始終堅持對於教唆攻擊案並不知情,雖然今年奧斯卡提名電影《老娘叫譚雅》(I , Tonya)試圖為哈汀翻案,但多年以來,哈汀的惡女形象已難以撼動,與溜冰場緣盡的她僅能靠著背負的汙名,轉戰摔角與拳擊,將其「反派」的剩餘價值消耗殆盡。
姑且不論事實真相,也就是整起攻擊事件裡,哈汀的角色為何,畢竟這也只有她本人知曉,但《老娘叫譚雅》一片中確實提供了許多我們思考的面向。其中,來自失能、家暴的藍領家庭,個性大而化之的哈汀,與女子花式滑冰自佛萊明之後深植人心的公主形象大相逕庭,運動關乎階級、關乎形象,在評審主觀評分的運動如花式滑冰尤甚。
關穎珊未竟的奧運金牌夢
哈汀與凱莉根的紛擾落幕後,之後三屆的冬奧女子花式滑冰,對於台灣、香港以及全世界的華人而言,聽到關穎珊(Michelle Kwan)這個名字,或許就只能抱以三聲長嘆、惋惜作結。
儘管是五度世錦賽冠軍、九度全美冠軍,但關穎珊卻總與奧運金牌緣慳一面。1998年長野冬奧,在一片看好聲中,敗給了完美演出的16歲美國小將里萍斯基(Tara Lipinski);2002年鹽湖城冬奧,短曲後領先的她,在最終的長曲項目,卻兩度在三轉跳發生失誤,也將金牌拱手讓給另一位17歲的美國選手休斯(Sarah Hughes),最終僅獲銅牌;2006年杜林冬奧,當時已26歲的她決心三度進軍冬奧,無奈臀部舊傷加上鼠蹊部的新傷,使得她不得不含淚宣布退出奧運舞台,留下未竟的奧運金牌夢。
儘管關穎珊無疑是女子花式滑冰史上最大的遺憾,但她卻啟發了許多美加華裔移民的滑冰夢。在關穎珊長野冬奧初登場整整20年後,本屆平昌冬奧華裔花式滑冰大軍湧進,美國有Karen Chen(陳楷雯)、Nathan Chen(陳巍)、Vincent Chou(周知方)、加拿大亦有Patrick Chan(陳偉群)等華裔選手承接起由關穎珊點燃的火炬。
在杜林與溫哥華兩屆賽事,日韓選手開始引領風騷,荒川靜香、金妍兒先後摘金,上屆索契冬奧,俄羅斯地主索尼柯娃(Adelina Sotnikova)挾地主優勢,在爭議聲中擊敗試圖衛冕的金妍兒。而此屆預料會是兩位俄羅斯選手梅德韋迪娃(Evgenia Medvedeva)與薩姬托娃(Alina Zagitova)之爭,在俄羅斯與國際反禁藥組織之間戰雲密布的此時,女子花式滑冰或將開啟屬於俄羅斯的黃金世代。
或許冬奧離台灣始終遙遠,但女子花式滑冰卻總有那樣的魅力,似乎能讓我們離世界近一些,就讓我們抓住平昌冬奧的尾聲,一同欣賞這場由一群真正的女人、真正的運動員,所帶來真正的冰上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