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三):司法精神鑑定的任務及法院澄清義務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Mar, 2022近年來,因為精神疾患犯罪的議題在我國屢屢成為輿論焦點,在某些媒體片面的標題、社群網路欠缺專業又流於情緒化的渲染下,不少人民對於「司法精神鑑定」帶有偏見與誤會,甚至發生網路言詞攻擊鑑定人的「獵巫」亂象...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二):德國偵查中的司法精神鑑定如何進行?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Mar, 2022不論是我國《刑法》第19條或德國《刑法》第20、21條1,均規定關於被告精神障礙與心智缺陷狀態的判斷時間點為「行為時」(bei Begehung der Tat),也就是法律理論上所謂的「責任能力與...

吳介祥/讓世界看見台灣:故宮作為一種國家符號的文化外交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Mar, 2022(※ 文:吳介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目前擔任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因為其歷史和組織架構而具有政治符號性,無論是從自身的政策或是外來的投射,故宮的國際交流很容易激起民族...

讓世界看到中國挺俄羅斯?星火燎原的跨國「大翻譯運動」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Mar, 2022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中共明推默許之下,中國網路社群出現大量挺俄仇烏極端言論,鼓吹中俄結盟,積極複製俄國官方假新聞,多國網友對此不以為然,串連發起「大翻譯運動」(The Great Translati...

林子立/是澤倫斯基的無知還是普丁的野心?俄烏戰爭的國際體系分析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Mar, 2022(※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為數不少的國內輿論,甚至是政治人物,對於烏俄戰爭的認知有很大的誤解,認為是烏克蘭挑釁俄羅斯,將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稱NATO)寫入憲法,導致普丁以武力方式...

烏克蘭帶給台灣的啟示(下):傾聽一個民族的靈魂與血淚
社會文化.李志銘:10 Mar, 2022▍上篇:烏克蘭帶給台灣的啟示(上):捍衛家園的覺悟與勇氣一般來說,迴避戰爭、害怕流血,原是人的天性。開戰之前,人人都不想讓自己成為犧牲者。當敵人真正打來了,槍砲無眼,一旦造成身邊的親友手足流血傷亡、...

阿莫多瓦從叛逆小子到電影大師(上): 盡情騷動觀眾的腦袋與生殖器
社會文化.漢斯黃:03 Mar, 20222019年前推出的《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令合作多次的影星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化身垂垂老矣、飽受...

《我是你的完美男友》:探問人性課題的德式科幻愛情喜劇
社會文化.彭紹宇:02 Mar, 2022單身的女性考古學家Alma,一天突然受邀參與一項測試計畫,該計畫讓她與一位由人工智慧開發而成的機器人Tom一同生活,並在有限的相處時間結束後撰寫體驗報告。有趣的是,機器人從外形、腔調、興趣和生活習慣...

吳宗翰/普丁為何最終一戰?民族主義與現實主義交會的憤恨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1 Mar, 20222月24日,就在普丁(Vladimir Putin)一聲令下,俄國正式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揭開了2014年俄烏進入軍事紛爭以來,同時也是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再次發生於歐陸且最大規模的戰爭。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延燒將導致全球新危機的開始?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1 Mar, 2022烏克蘭的戰事仍在進行中,這是歐洲在二戰之後最嚴重的安全危機,北約(NATO)及美國雖然持續警告俄國將發動反制行動,並調動包括作戰艦艇、戰機、戰車及部隊推進至波海三小國、波蘭、羅馬尼亞等北約會員國境內...

通姦除罪化的下一步是外遇合法化嗎?反思「配偶權」司法實務
公共政策.寇德曼:23 Feb, 2022去年年底,台北地院一則外遇免賠的民事判決引起大眾關注,承審法官表示既然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791號解釋認為通姦除罪化,就不該再承認被出軌方對出軌方主張「配偶權」來請求損害賠償。判決在司法院法學資料檢...
居家檢疫是「拘禁」嗎?疫情下的司法考驗與《提審法》適用範圍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Feb, 2022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我國的防疫措施向來在世界各國以嚴格著稱,長達兩年的嚴管措施,使得我國在染疫數字上有著神話似的奇蹟,據報載,如此嚴厲的邊境管制與隔離措施,導致桃園機場受災慘重,去年旅客數只剩下2...

無視人權爭議參加北京冬奧等同助紂為虐?這部電影告訴你沒這麼簡單
社會文化.翁煌德:18 Feb, 2022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運在北京開幕。這不僅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季奧運,也使得北京成為史上首座舉辦夏季與冬季奧運的城市。但國際各界(中國媒體除外)對這場運動盛會的討論卻鮮少在運動本身,而完全聚...

海中殺手與反制之道: 歐美水雷發展及獵雷方式的演進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6 Feb, 2022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期間,水雷是唯一造成美軍和多國部隊艦艇損害的武器。而在2003年第二次波灣戰爭中,伊拉克的水雷雖然未給美英聯軍造成任何損害,但是水雷的威脅也牽制聯軍行動,聯軍不得不採取反水...

孫中山的文資悲慘史(中):台北中山橋拆解20年追悼文
公共政策.蕭文杰:11 Feb, 2022▍上篇:孫中山的文資悲慘史(上):銅像與建築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台灣教科書經常提到孫文,他為了革命,一生當中用了六十多個名字,他在孫家族譜上的名稱是德明;因為家族信奉玄天上帝將其乳名取為「帝象」。私...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一):淺介德國刑法精神障礙責任能力判斷
公共政策.吳忻穎:09 Feb, 2022專題前言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關於《刑法》上責任能力的判斷、司法精神鑑定等議題,也在...

好萊塢的「懷舊進行式」(下):IP文化已經敲響喪鐘了嗎?
社會文化.漢斯黃:07 Feb, 2022▍上篇:好萊塢的「懷舊進行式」(上):無止境重開機、拍續集、搞多元宇宙自嘲懷舊IP文化的經典系列續篇——反思「懷舊」意義何在?好萊塢已經沒有好題材,我們就給它新的題材。——《驚聲尖叫》(2022)現...
鄭也夫呼籲中共武統派:別再帶給中國人民災難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Jan, 2022近日北京大學退休教授鄭也夫為台海情勢發表率直有力的短文,反對中共武統以及武力威懾台灣,引起中外輿論熱議。然而也因為鄭也夫異於以往的謹慎態度,凸顯目前中共言論管控高壓氛圍。1月22日,歷年來曾經多次撰...

憲法訴訟法來襲(三):如何自行提起憲法訴訟
公共政策.張淵森:14 Jan, 2022《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於今年1月4日起跑,該法未強制規定提起憲法訴訟須由律師代理,但提起憲法訴訟具有高度專業性,甚至針對案件該如何撰寫都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然而實際上也只有極少數律師具有提起...

如果能選擇,你還要「居家辦公」嗎?那些未浮上檯面的交織經驗
社會文化.許恩恩:10 Jan, 2022國外不少調查指出,即使疫情趨緩,員工仍想保留一定比例的天數在家工作,無法接受回到過去「每週五日進辦公室」的生活。誠然,並非所有職業類型、工作內容,都有辦法居家處理。然而,也存在許多行業組織僅是為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