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部

的結果:共找到 393筆 約 0秒

科技部「博後六年條款」,是立意良善還是自以為良善?

公共政策.顏聖紘:10 Aug, 2018

科技部在7月31日修訂了「科技部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其中有關博士後人員的部份明訂「總補助期間最長為六年」。此外,「同一計畫以延攬一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為原則。申請延攬二位以上人員者,第二位以...

苦練決勝負,人格定未來——談技能競賽國手養成教育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Jul, 2018

過去我曾報導〈為國爭光 社會卻容不下他〉,介紹一位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國手,付出多年青春投入培訓與比賽,並在國際賽事奪下室內配線優勝獎而保送台科大就讀的故事。也許讀者會猜想,這名國手的未來或許...

柯甯予/德沃金的憲政式民主:多數決就能否決同婚權利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Jul, 2018

中選會於今年4月17日通過三項公投提案,提案涉及同性婚姻是否應受到民法保障的問題,引起廣泛討論。多數人的疑問是,這組公投案是否牴觸司法院釋字748的釋憲內容?若牴觸,誰具有更高的效力,是代表多數人意...

如果姆巴佩也獲博士學位:運動員拿金牌換學位,成就還是將就?

社會文化.陳子軒:17 Jul, 2018

狂賀!世界盃冠軍法國隊姆巴佩等23名選手榮獲博士學位!這當然不是真的。但是你知道嗎?如果依照四月底行政院所通過的《學位授予法》修正草案,之後在立法院通過後,這卻可能是真的。依此辦法,藝術類、應用科技...

無教化之可能?從富少超速撞死工人看人民的法感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Jul, 2018

日前,一名實踐大學的李姓教師於蘋果日報發表一篇名為〈加害人的策略正在考驗法官的智慧〉的投書,不能不說深具洞見,確實讓筆者看到人民情感需透過法律服務來加以滿足的需求,且「六法全書唯一死刑」如何成為一種...

文大宿舍爭議:是誰養出大學周邊的「侯友宜」們?

公共政策.陳柏謙:22 Jun, 2018

已獲國民黨正式提名的新北市長候選人、前副市長侯友宜,近日被爆其家族與文化大學校方簽約,將位於學校附近的整棟集合式住宅長期承租給文大,而文大校方再將建物內每戶約五坪的空間重新隔間,安排四名學生入住,並...

一定要選出最優秀的學生嗎?是時候廢除「市長獎」了

時事觀察.陳方隅:20 Jun, 2018

日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在畢業典禮上,邀請「白狼」張安樂上台頒發「市長獎」,引發軒然大波,這顯然是因為張先生過去各種前科和組織犯罪的紀錄而引起爭議。所謂的「市長獎」對多數的學校來說,是頒給...

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草案,真能落實轉型正義嗎?

社會文化.謝若蘭:12 Jun, 2018

1998年,《原住民教育法》(2004年更名為《原住民族教育法》)三讀通過,並於同年由總統公佈實施,此後,奠定了原住民族教育法制的基礎至今。然而,距離上一次《原住民族教育法》全文修正迄今也逾十餘年,...

十二年國教課綱你搞懂了嗎?——關於「素養」的三個關鍵字

社會文化.朱宥勳:11 Jun, 2018

「素養」是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最重要也最令人困惑的概念。蔡清田教授稱「素養」為「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而這確實成為課綱裡揭櫫的共同目標,所有教學活動最終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的「素養」。到...

祝你好走,望你早歸?——吳茂昆請辭與團結台灣的政治隨想

時事觀察.倪世傑:30 May, 2018

提到不死鳥郭泓志,相信許多讀者不論是不是球迷都多少聽聞郭泓志「佈局投手」之威名——以「左投剋左打」的優勢、只投一個人次達成「階段性任務」後就下場換人接手。但球場上的佈局策略放在內閣閣員身上,恐怕就讓...

統測考場大停電:延長考試時間為何惹議?

公共政策.黃偉翔:21 May, 2018

近日教育相關議題的討論一波又一波:延燒了幾個月的台大校長遴選案、會考幾分才能考上建中北一女、前教育部長在一片嘩然下卸任,而新教育部長甫上任即退回台大校長一案等,幾乎每天攻占新聞媒體版面,引起社會大眾...

傅志男/只練登山技術,不重人文生態?——台灣戶外教育的反思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1 May, 2018

(※ 文、圖:傅志男,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合歡群峰,由於擁有迥異於平地潮濕炎熱的氣候、高聳的山峰及雲霧繚繞的環境,讓生活在平地的人們趨之若鶩。我二十幾年來多次來到合歡山,也為...

先就業同時科大進修——台灣技職未來新模式

公共政策.黃偉翔:15 May, 2018

當社會在教育的討論上仍聚焦在國中會考、大學學測、指考等「傳統」的高中升大學模式時,技職教育這一兩年多來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技職相關政策逐步推進,「技職先就業,並在職讀科大進修部」,是我認為接下來...

「管中閔現象」:打開潘朵拉盒子的五十道陰影

公共政策.范疇:09 May, 2018

管中閔先生該不該、能不能接任台灣大學校長這件事,從一開始的「話題」,逐步形成「議題」,然後觸發了「論戰」,繼而發展為正反雙邊的「對幹」。這種事態發展,在台灣並不鮮見,然而在過去,這類事件不管再熱鬧,...

走味的升學榜單:教育心態若膨風,改革只能做虛功

公共政策.黃偉翔:08 May, 2018

這陣子各大學招生管道陸續放榜,許多高中職亮出榜單證明他們的教學成效,也有不少大學透過媒體強調,有多高分數、多高級分的考生來申請,但各位知道嗎,這些四處放鞭炮、高調宣傳的訊息其實有些是假的、做出來的。...

大學的高牆何時倒下:沒有校園民主,何來大學自治?

時事觀察.賴伯琦:08 May, 2018

我不挺管、也不反管,我挺大學自治的精神!1何謂大學自治?大學自治為何重要?此議題可以政治學、社會學、行為學、哲學等學術面向進行論述,我相信相關的論述成果頗為豐碩,但結論卻也總莫衷一是2。此話的意思並...

大學自治神聖不可侵犯?拔管事件看見與不被看見的事

公共政策.吳明孝:04 May, 2018

自從管中閔「卡管」事件伊始,到日前教育部正式駁回、並退回台大遴選委員會要求重新遴選的「拔管」後,關於大學自治、校長遴選、兼職同意、組織迴避與校園民主等爭論沸沸揚揚、暫且難休。而「大學自治」在這起台大...

高教亂象(二):只有校董做主,何來校園民主?

時事觀察.賴伯琦:04 May, 2018

針對臺大校長遴選風波(媒體口中的「卡管」或「拔管」事件),教育部終於在4月27日晚間發佈聲明做出以下決議:無法接受臺大遴委會此次的遴選結果並駁回臺大遴委會的決定,本部亦要求臺大及臺大遴委會要重新在符...

黃頌竹/品格教育能不能取代同志教育?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30 Apr, 2018

有些人反對國中小的同志教育,呼籲應該由「品格教育」取代之,不過這些人對品格的想像恐有不足,忽略了品格不僅僅需要善良,也需要知識。中選會於本月18日發佈新聞稿,公告其決議通過三項由下一代幸福聯盟(簡稱...

鼓勵更多技職生參加技能競賽,然後呢?

公共政策.黃偉翔:30 Apr, 2018

一年一度技能競賽分區賽再度展開,全國共有3,095位青年參賽,今年起有許多具體變革,看得出勞動部的努力與決心。然而變革前,我們還是得把事情想清楚。日前在政府舉辦的某論壇上,一位熟識的學者看見我,急忙...

TOP